上湖閒泛艤舟石函因過下湖小墅

平皋望不極,雲樹遠依依。

及向扁舟泊,還尋下瀨歸。

青山連石埭,春水入柴扉。

多謝提壺鳥,留人到落暉。

中峰

中峰一徑分,盤折上幽雲。

夕照前村見,秋濤隔嶺聞。

長松含古翠,衰藥動微薰。

自愛蘇門嘯,懷賢思不群。

中峰行樂卻望北山因而成詠

拂石玩林壑,曠然空色秋。

歸雲帶層巘,疏葦際滄洲。

固自堪長往,何為難久留。

庶將濠上想,聊作剡中游。

乘公橋作

晚峰橫碧樹梢紅,數榜漁罾水影中。

憶得江南曾看著,鉅然名畫在屏風。

予頃得宛陵葛生所茹筆十餘筒其中復得精妙者

江南秋兔老毫疏,數字鐘王尚賈餘。

因讀退之毛穎傳,可憐今日不中書。

予頃得宛陵葛生所茹筆十餘筒其中復得精妙者

神鋒雖缺力終存,架琢珊瑚欠策勳。

日暮閒窗何所似,灞陵憔悴故將軍。

傷朱寺丞

妻女飄零五嶺頭,為君南望涕橫流。

浮榮暫得衣朱紱,遠宦尋聞喪白州。

天與聲名還自折,瘴侵編什有誰收。

朝中交舊知多少,應惜無兒似鄧攸。

傷白積殿丞

吏散門牆轉寂然,疏狂投分向生前。

苦無名位高今世,空有文章出古賢。

遺傳得誰修闕下,孤墳應祇客江邊。

池陽渺渺堪垂睫,莫罷秋枝一叫蟬。

偶書

一任塵欺古鹿盧,聖經窮爛更何圖。

磻溪老叟能閒氣,八十封侯不似無。

偶書

閒看是斯文,無秦擬自焚。

病來兼萬事,休去負深雲。

直語時多忌,幽腸俗不分。

如何麋與鹿,猶此傍人群。

僧有示西湖墨本者就孤山左側林蘿秘邃間狀出

泉石年來偶結廬,冷挨松雪瞰西湖。

高僧好事仍多藝,已共孤山入畫圖。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一院掩蕭森,晨涼又夕陰。

鶴應舒靜立,蟬合伴清吟。

著壁雲衣重,通簾竹翠深。

臥屏來看否,天姥雪千尋。

冬日衛樞至

冷話復長吟,俱非俗者心。

寧齋留並宿,幾度夢相尋。

鳥亂槐枝折,煙微雪氣侵。

如何急前去,贏馬萬山深。

三三兩兩自相隨,檀頸回看{左發右色}赩衣。

野水無波秋色淨,不知何事忽驚飛。

出曹川

詩懷動嘆嗟,驢立帽陰斜。

雨濼生新{左滷右兼},茅叢夾舊槎。

午煙昏獨店,岡路透誰家。

幾日江南興,扁舟泊岸沙。

出泉水驛

曉城寒水共蕭蕭,溼碧吹青路一條。

煙靄濃間出山驛,林蘿深裡過溪橋。

閒情謾會吟兼畫,隱事猶輸釣與樵。

多謝孤村人落外,酒旗風急更相招。

初夏

乳雀啁啾日氣濃,雉來交影日重重。

秧田百畝鵝黃大,橫策溪村屬老農。

北山晚望

晚來山北景,圖畫亦應非。

村路飄黃葉,人家溼翠微。

樵當雲外見,僧向水邊歸。

一曲誰橫笛,蒹葭白鳥飛。

華陽洞

華陽山雨拂輕塵,獨步煙霞訪隱真。

笑傲太平雲外客,安閒清世夢中身。

金章名重人稱貴,布褐才高道不貧。

吟罷洞天風正淡,自知凡骨定逢人。

即席送江夏茂才

與君未別且酣飲,別後令人空倚樓。

一點風帆若為望,海門平闊鷺濤秋。

歷陽寄金陵衍上人

蘚暈莎叢古石房,寺和松竹背秋岡。

騷吟未斷雲生褐,梵偈重開月照得。

五老舊遊應悄默,六朝閒事肯悲涼。

西州獨客心搖甚,抹碧江天鳥一行。

又和病起

展轉匡床乍起來,縹缸湘帙亦慵開。

三年一尉湖東住,誰識神仙本姓梅。

又詠小梅

數年閒作園林主,未有新詩到小梅。

摘索又開三兩朵,團欒空繞百千回。

荒林獨映山初盡,晚景相禁雪欲來。

寄語清香少愁結,為君吟罷一銜杯。

陰沉天氣連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珠繁楊氏果,翠耀孔家禽。

天寒絡緯悲向壁,秋高風露聲入懷。

印文生綠經旬合,硯匣留塵盡日封。

句(

秋聲動群木,暮色起千山。

隱非秦甲子,病有晉春秋。

風回時帶笛,煙遠忽藏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年代文軍婚甜蜜蜜

熊貓犬齊

本是一片廢墟

你的劉少

各世界合集

予君墨

紅魚

永遠的斐利希亞

官途漫漫,從鄉鎮邁向巔峰

愛吃雞蛋肉餅

校霸大佬別挨著我呀

果糖喵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