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的所為讓很多人不齒,認為他假清高,也讓很多老師佩服,認為他正直。但王浩就是王浩,既然大家都跟著他做了,王浩也無所顧忌,想明白就好了,其實大家本來都沒有損失什麼,找回來的卻是尊嚴。

為師當有浩然正氣,否則怎麼傳道授業解惑呢?

王浩成了京師名人,大家都知道有個京師一中的王浩與眾不同。

正當王浩在一中譭譽參半,要大展身手的時候,王浩的機會又來了。

“王浩,局裡有個年輕幹部培訓計劃,校長室研究決定推薦你去,這次咱們學校的名額是到雲貴州掛職兩年,你可要抓住這個機會啊!”蔣進之坐在他的大板椅裡,意味深長的對王浩說道。

“感謝校長,我一定不辜負組織上的培養,”王浩坐在蔣進之對面,面色淡然,他知道蔣進之在想什麼,把他送走,還要以一種體面的方式送走,這樣既不得罪王浩,又眼不見心不煩,相安無事。其實王浩也樂意去雲貴州掛職,這確實是上級部門培養幹部的一種方式,年輕幹部到邊遠地區鍛鍊兩年,回來都會升職,這個機會很多人掙還掙不來呢。

“好吧,那就這樣,這幾天你把工作交接一下,好好準備準備,該買的買齊了,有什麼困難對組織上提,組織上會盡力為你解決,”蔣進之站起來,你開大班椅,王浩知道自已該走了,也起身站定,蔣進之伸出手,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雲貴州條件艱苦,王主任去了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啊!”

蔣進之用力的握了一下,然後放開,王浩看著他,笑了笑說:“蔣校長要保重啊!”“保重”兩個字特別用力,“等我回來再跟著蔣校長好好工作。”

蔣進之也笑了:“當然,一中是你的家,回來後再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只是到時候就是王副校長了。”

王浩不再言語,告辭離開。

半個月後,王浩和京師市的援助雲貴州省隊伍一起,經過兩天半的路程來到了雲貴州省的首府雲明市,大家將在這裡分道揚鑣,奔赴各自的援助學校。

王浩幾人和其他老師不同,普通老師是支教,要到這裡的學校裡去從事教育工作,一般被分到偏遠山區,改變那裡識字力量不高的現狀。王浩幾個中層幹部是來掛職鍛鍊的,一般去當地較大的學校參與教學管理,負責把京師的教育教學方面的先進的管理理念帶下來,因此去的學校是當地條件較好的,師生人數也較多。

王浩被分到雲貴州省下面的彩雲市第一高階中學擔任掛職副校長。他萬萬沒想到這次行程會給他帶來那麼多的問題。

雲貴州省教育廳派車把王浩送到彩雲市,彩雲一中的一個老師已經在那裡等著他了,兩人又坐上彩雲一中的車顛簸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到達彩雲一中。

看著面前的彩雲一中,王浩深深地震驚了,確切的說是被驚到了。眼前的彩雲一中,應該是處在彩雲市的郊區,四面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白雲飄浮於藍天之上,小河環繞在群山之間。鳥鳴陣陣,婉轉動聽。山歌聲聲,猶如天籟。

太美了!王浩深吸一口氣,神清氣爽。

只有一條路通向山外,學校在路的右邊,王浩感覺再往前走就沒路了。學校裡沒有樓房,全是平房,從門口望去大約有六七排,紅磚青瓦,看上去有些年頭了,有些破敗,但掩不住他古色古香的厚重。

在大門口處,屹立著一座巨大而莊重的石碑,它高聳入雲,幾乎與那扇巍峨莊嚴的大門齊平。這座石碑通體由潔白如雪、晶瑩剔透的大理石雕琢而成,其表面光滑如鏡,散發著淡淡的光澤。

令人惋惜的是,歲月的侵蝕使得原本鑲嵌在石碑上那些金光閃閃的字跡已經變得斑駁陸離,有些甚至完全褪色,但從殘留下來的筆畫中仍能依稀辨認出昔日輝煌時所銘刻下的深深印記。這些古老文字彷彿承載著歷史的記憶,靜靜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它們見證了無數的風雨滄桑,也目睹了世間萬物的興衰榮辱。每一道刻痕都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讓人不禁對逝去的時光產生無限遐想。

王浩上前看去,頓時被吸引了,瞭解到了彩雲一中的歷史。原來上面記載的是彩雲一中建校的故事。

“彩雲第一國立專科學校成立於1939年12月。民國27年,華北遭戰火,華北七市教育界為青年計,共十一校南遷,幾經輾轉,於民國28年12月到達彩雲,經各校賢達共同商定,決定合作成立彩雲第一國立專科學校,培養青年,為國強大努力不懈。”

原來彩雲一中是這麼來的,有如此悠久的歷史,王浩感嘆道。

走進彩雲一中,校長早已等在門口,熱情的歡迎幾位領導的到來。雲貴州省教育廳的人很快就走了,沒留下吃晚飯。

校長親自給王浩安排了宿舍。

“王校長,這裡比不得你們大城市,條件差,有什麼需要你儘管提,”校長姓陳,是當地人。五十歲左右的矮瘦漢子,人顯得有些沒精神。

“沒事的陳校長,我是來鍛鍊的,能吃苦,”王浩說道。

陳校長顯然對王浩的態度很滿意,這個王校長看起來比以前幾個要好伺候。

說話間走到了王浩的宿舍,陳校長搶先推開門,王浩走進去一看,一張木床,一張簡易桌子,地面還是土的,倒也平整乾淨。

王浩把行李放在床上,對陳校長說:“陳校長,怎麼就你一個人?”

“今天學校休息,禮拜天,”陳校長道,“還有三個老師,今天都回家了,我也是剛來迎接你的。”

“哦,原來這樣,你看我都忘了幾天是週末了,”王浩笑道,“那真不好意思讓您跑一趟,耽誤您休息了。”

“沒事沒事,”陳校長忙不迭地說,“你能來這裡工作,我們歡迎還來不及呢,你千萬不要客氣。”

“哦對了,王校長以後吃飯就在學校自已做著吃,今天你剛來,先洗把臉休息一下,我給你做一頓拿手菜。”陳校長說完就往外走,顯然是去做飯了。

王浩趕緊跟上,邊走邊說:“陳校長不要忙了,我自已對付一頓就行了。”

“沒事的,今天就當我為你接風洗塵了,只是沒什麼好東西做給你吃。”陳校長走進旁邊的小屋,王浩看裡面有一張桌子,上面鍋碗瓢盆一應俱全,收拾得倒也乾淨,不禁對陳校長好感起來,心道這人倒是個利索人,能幹活的人。

陳校長並沒有讓王浩親自動手做飯,而是動作嫻熟、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兩道菜餚的烹飪。其中一道是炒製得鮮嫩可口的竹筍,另一道則是王浩從未見過的青菜。那熱騰騰的米飯尚未出鍋,便已飄散出誘人的香氣,令人口齒生津。

陳校長盛出一碗米飯放在桌子上,對王浩說:“學校條件差,你將就著吃點吧,明天有時間我去給你買只雞來補一補。”

不等王浩回話,陳校長說了句我先走了就離開了,剩下王浩一個人有點發愣。

這就走了?這麼大的學校就我一個人?

王浩也實在是餓了,吃了兩大碗飯,兩個菜新鮮的很,也吃了個底朝天。

第二天王浩起了個大早,出門走了一圈熟悉環境,回到院子練了一會玄功,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走到門口準備看學生返校。

三個老師來的倒是還早,兩女一男。大家互相介紹了一下,都很有禮貌。男的叫李阿明,年輕一點的矮個女老師叫李碧,人如其名美得很。五十多歲的女老師是張帆。

“學生們怎麼還不來?這都幾點了?”王浩問李阿明。

“哎呀,不知道今天來幾個人嘞,校長不是又去叫了吧?”阿明說道。

“李老師說的什麼意思啊,我怎麼不明白?”王浩疑惑地說道。

一旁的李碧倒是願意說話,她解釋道:“這裡三個年級,最多的一個班19個人,人很少呢。有些孩子還經常不來,我們也是沒辦法,校長也是每次都去催的。”

“為什麼會這樣?”王浩大吃一驚。他瞪著眼睛急切地說,他是真的急了,學生有學不來上,還要校長親自去催,什麼道理嘛。

“還不是因為窮,”李碧拖著長腔說。

“窮?”王浩疑惑道,“窮就不來上學了?”

“這裡的孩子全是山區的孩子,彩雲市城裡的孩子都上實驗高中去了,”阿明說,“咱們學校的學生家長都出去打工了,留下這些孩子在家裡,大都輟學了,還在學校裡的,都是想學習的好孩子。”

阿明說著眼睛溼潤了,“留守兒童沒人管啊!”王浩以前也聽說過留守兒童,但沒想到今天自已才知道原來他們如此不易,留守兒童,留下的是一大堆困難,一大堆社會問題啊!

“他們不來上學都到哪去了?”

“有的幫老人幹活,有的沒錢了去給人幹活了,”阿明顯然很瞭解,“可是我們幫不了他啊!”

王浩這才明白,學生們不是不來,是有問題來不了,不是不想學,是有難處學不了。想想京師一中的學生條件那麼好,卻有人厭學,王浩不禁難受了。

“你知道他們的家嗎?我們去看看吧,”眼看已經九點多,學生才來了一半多點,高二本來十個人,只來四個,大家都同意,於是留下兩個女教師看家,王浩和阿明去找學生。

阿明帶著王浩向前走去,來到路的盡頭王浩才發現,原來不是沒有路了,而是路在上面掛著。

只見這條路走到頭就是一座懸崖,王浩的目力看去大約要四十米高,因為樹林遮擋的原因,從遠處還真看不出來。王浩從下往上看去,一條黑乎乎的鐵梯子從上面垂下來,離地大約半米,其餘全掛在懸崖上,要從路的盡頭繼續走下去,王浩兩人就要爬上去。

筆直的懸崖,光滑的鐵梯子,原來孩子們從山裡出來上學全靠爬上爬下啊!王浩嘆口氣。估計民國時候剛合校的時候,學生都是華北七市過來的,當時建在背靠大山的地方,也是出於安全考慮,沒想到現在卻難為了這些孩子們。

王浩想到當時的原因,不由苦笑,真是此一時彼一時,此時還是先幫他們解決了交通問題吧。

看著阿明已經率先攀上梯子,王浩在想以什麼樣方式解決交通才能不驚世駭俗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情竇初開暗戀成真

嬌妻小瑩

在海洋裡的你

翻鬥花園小雪

魂穿之我成為女帝這件事

褐色烏鴉

七星覓瑤

寓意橄欖

我是外星人,我沒有心

了猶未了

皇上他變明君了

饅頭le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