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三年,易驍川帶著秦兵一鼓作氣繼續深入匈奴地界。

直將匈奴人逼進貝加爾湖再無其他可逃之路,將冒頓單于斬殺於馬下,向北繼續深入征服屈射、丁零、呼捷、鬲昆等國,途中與領軍攻打胡人的蒙恬匯合,兄弟二人一合計便決定繼續打下去。

這些年一路走來,降軍加上秦軍人數已超120萬,多虧了高要的靠譜還有秦始皇的大力支援,讓他們沒有半分後顧之憂。

易驍川蒙恬二人索性帶領大軍西攻河西走廊的月氏,月氏不過一小國,不過數日軍隊便被殺的所剩無幾,月氏國王見敗局已定只好主動遞上降書。

隨後又帶領大軍征服東瀛、高句麗、烏孫、樓蘭、夫餘、箕子朝鮮諸國,秦朝疆域擴大了不是一點半點。

時年公元前212年,易驍川蒙恬二人帶領120萬大軍凱旋而歸。

【叮咚,檢測到宿主將大漢朝疆土整整擴大一倍,檢測到宿主再次收穫俘虜60萬,獎勵600000兌換點,餘額為1143500兌換點,請宿主再接再厲。】

易驍川自豪不已。

還有最後三年,這大秦就要變成大漢了,說大漢朝倒也沒錯。

而此時,秦始皇憂心忡忡。

最初他是相信蒙恬兄弟二人的,只是隨著他們二人的兵力越來越多,即便易驍川還有蒙恬時不時的就要傳信咸陽向他索要勝仗獎勵,彷彿是在向他表示忠誠,但是他還是犯了天下皇帝都會犯的錯誤。

覺得臣子功高震主!

他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身體原因,再加上李斯屢屢彈劾蒙家兄弟二人擁兵自重,意欲顛覆江山,故而始皇帝現在十分惶恐。

終於,易驍川蒙恬班師回朝了。

大殿之上,秦始皇將兄弟二人誇了又誇,可易驍川使用讀心術符將秦始皇心裡的想法聽的一清二楚。

易驍川冷笑一聲。

他屢屢向秦皇要戰功獎勵是因為那是他該得的,且不過只是個障眼法罷了。

忠誠?忠誠個屁!

大軍糧草、衣物、吃食等等總得有人負責啊。

他就是藉著始皇帝的錢來養自已的兵罷了。

........

雖然秦皇懷疑易驍川功高震主,然到底是恐懼那120萬大軍,並沒有戳破這層窗戶紙,之後依舊是一副十分看重易驍川和蒙恬的樣子。

某日。

李斯得知始皇帝因為皇陵工程屢屢延誤而怒斬了監造官,思索片刻便又進宮給始皇帝上眼藥了。

“陛下,微臣看您最近臉色不太好,可是有何煩心事?不如說出來微臣幫您想想辦法?”

始皇帝嘆氣。

“丞相,你說朕怎麼就找不到一個得力的人來督造皇陵呢?”

李斯眸中閃過一絲笑意。

機會來了。

“陛下,臣倒是有一個好的人選。”

始皇帝瞬間不喪了,看向李斯,“丞相說說看。”

“蒙恬督造長城直道還有馳道都如時竣工,那想必蒙毅應該也有兄長的風範,不如就派蒙毅去督造皇陵好了,如此一來工期和質量應該都是不成問題的。”

李斯很會揣測聖意。

“而且如今蒙毅擁兵自重居功自傲,讓他去督造皇陵工程也能趁機削去他的兵權,讓他遠離朝堂,如此一來對陛下也是大大的有利啊。”

始皇帝覺得李斯真是說到了他心坎上。

“蒙毅平定匈奴等國家,還帶回了用於修建長城的幾十萬俘虜,立下了赫赫戰功,現如今正是如日中天,突然奪去了他的兵權,恐怕會軍心不穩吶,不可不可!”

李斯繼續勸說,“陛下,如今蒙毅聲名在外,可謂功高震主,他們兄弟二人手下那120萬人蒙家軍真是荒謬,只認蒙恬蒙毅,卻不知陛下啊,時間久了必定會成為心腹大患,若是不盡早除掉將來怕是沒有機會動手了——”

始皇帝點頭,也是滿臉愁緒。

“丞相所言極是,可督造皇陵只需蒙毅一人即可,如此一來,這120萬大軍豈不是都落入蒙恬手中了?”

“陛下,臣的兒子李由驍勇善戰,也曾打過許多勝仗,或可分擔一部分兵力為陛下解憂,且他是蒙恬大將軍的學生,由他接手一部分蒙家軍應該是可以的。”

始皇帝想了想,便答應了。

第二日就去蒙家軍軍營頒佈了這道旨意。

易驍川聽到這個倒也並不意外,他本就要去驪山皇陵的。

那70萬修建皇陵的民伕可不能死,將士殉葬自然也是不可以的,他要救下他們,這次有他在,為這座皇陵死的人只會是少之又少。

他不能保證的那麼絕對,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

易驍川十分爽快的就將自已的兵權交給了李由,對於他來說兵權令牌根本就沒有用,這浩浩蕩蕩的120萬軍隊全部都是效忠於他一個人的。

只待他振臂一呼,他們便會向他飛奔而來。

交出兵權後沒幾日,易驍川就去了驪山皇陵工程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