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還是原諒你了……”眼前這個女人如是這般說著,毫不客氣直接往對面的張不凡身上安了一個原諒帽。

“我,我的意思是說……哎,等一下,你的話是什麼意思?”他有一些遲鈍於這個答案的出現。

生活就這樣子,從沒想過讓人準備好,總是在你還在考慮怎麼辦的時候這個事情就會以一種你想不到的方式解決了!

就像是年夜裡面大家一起吃餃子,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餃子裡面有沒有銅錢。

可能當你還在思考到底是哪一個裡面會有的時候,沒準你旁邊的那個人嘴巴里面就傳來一個清脆的牙齒咬到銅錢的聲音。

對你而言,遊戲還沒開始,早已結束了!

張不凡剛剛想為了自己而進行一番辯論,就像當初那個養鳥的傢伙一樣的故事。(這是晏子諫殺燭鄒的故事)

看來和加菲混久了,張不凡都有了一些諧星的傾向了!

如果是之前那個張不凡的話,想到這裡的一定是先發制人

然後在使用“花言巧語”,使得她那個小鹿亂撞,撲通撲通地狂跳就像是離開地球表面了!(五月天的《離開地球表面》歌詞)

最後來一個嘴角微微上揚,最好要把自己右臉仰角四十五度的表情給她展示出來,再加上自己身上的陽剛之氣,好讓她心中那個小鹿直接撞死了!

按張不凡之前的狀態,就是再來十個這樣子的少女,張不凡也是可以為你們展示一下什麼叫做坐懷不亂柳下惠,情場馳騁真情聖。

儘管來吹牛逼吧,反正這個世界上只有牛逼是不需要繳稅的,也不需要證明的!

然後再看看這個張不凡幹了什麼?居然是像普通加菲一樣無所作為,正是太丟臉了!

“什麼什麼意思,難道你還想要我向你的小學語文老師一樣叫你逐字翻譯嗎?”

鄧惠用手捂住臉一副挽尊的樣子,實際上卻是為了不讓張不凡發現自己像《蝙蝠俠》裡面小丑一樣咧開的笑臉。

老實說,鄧惠也不是什麼惡魔,也就是玩弄一下張不凡,然後在張不凡身上感受到那種他人口中的快樂。

如果張不凡知道之前出現的夏星皓的話,估計會有一番話題可以聊聊了。

雖然鄧惠開始理會張不凡了,但是似乎愈發朝某個方向發展了,而那個方向的最終產物,夏星皓年輕時候就已經遇到過了,就是年輕時候的唐夫人唐秋。

“我……”張不凡剛想說些什麼,就立馬被自己的手給捂住了嘴巴。

這個情況的發生,我們要理解現在這個張不凡叫什麼,現在這個傢伙叫做舔哲學狗張不凡。

現在因為在鄧惠面前害怕鄧惠就此別過不見了,所以舔狗這一面佔了上風。

而此時此刻,鄧惠就是放鬆了對張不凡的壓力,這個舔狗模式也壓不住了哲學模式。

哲學張不凡何許人也啊!那不就是一個三胡人士嗎?將胡言亂語,胡說八道,胡攪蠻纏集結於一身的胡作非為的騷話之王!

要是真的那個版本的張不凡放出來,那不就是剛剛好轉的局面一下子迴歸解放前,那不就是一副氣力盡付東流嗎?

但是呢就像是鬼故事電影裡面,總是你的朋友是有這麼一幫人才,他們熱衷於作死,習慣於把別人的話正的當反著聽,反的當正的玩!

他們一大把年紀了,就喜歡冒充年輕人一樣搞青春期,弄叛逆。以為那個是所謂的酷,結果每次做出的事情就是哭,每次犯事我來衝鋒,有事了我將率先逃跑。

鄧惠現在就是這個樣子,張不凡的身體已經很明確告訴她了,不要讓嘴巴離開手的控制範圍,她還是這樣子說道。

“你為什麼要捂著嘴巴?是長了什麼東西嗎?”

她的語氣很溫柔,絲毫看不出來剛剛她是生氣的樣子。當然了,現在處於狀態不明又是在刻意壓制哲學張不凡的張不凡是不會注意到這麼一點的。

雖然張不凡很感動鄧惠能夠關心自己,這個無疑就是給了張不凡這隻舔狗莫大的動力,讓他用更大的舔力繼續去跪舔鄧惠。

但是呢張不凡不希望是在現在這個時候,因為毫無疑問張不凡聽出來了鄧惠的言下之意就是讓張不凡把手放下,將自己的嘴給解放了!

開玩笑,你能讓哲學張不凡開口講話嗎?這個傢伙講起騷話以來就是人畜不分,自己和別人一起傷害。

你看看他之前所說的東西,說什麼愛情不過是化學反應,有膽子你真的自己這麼做。

我相信你小子還沒有跑到家裡,你的好妹妹張嫣會給你進行一番“愛的教育”。

那麼我們也就可以順利進入到下一個世界線的故事裡面了,一個張不凡被張嫣給圈……咳咳,不宜透露太多東西,畢竟我們還是純潔的白色,這裡還是有一些年紀上還是孩子的人在,不宜開車。

那我們再可以看一看,之前那個張不凡向月夕說了這些話之後,他會有什麼樣子的反應結果呢?

月夕情不自禁給了他一發正義鐵拳,教會了他什麼叫做心酸與苦楚。

那麼這個可想而知,如果真的把這個傢伙給釋放出來了,那麼這個不就是性感張不凡,線上被打嗎?不斷白給給對面嗎?

張不凡現在是十分的難受啊,他現在的情況不亞於當初決不決定拔牙的故事一樣。

拔牙無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如果不拔牙被妹妹所擔心是同樣子痛苦的事情。

可是呢如果張不凡去了醫院,那麼不出一個小時,張嫣就會知道張不凡去了醫院,然後就會用溫柔的語氣“質問”張不凡到底去醫院幹了什麼了!

而每一次都是張嫣找出張不凡的謊言裡面的漏洞,於是張嫣每次問,張不凡總是如是回答。

結果你猜猜,張不凡怎麼做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自知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