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陣營,在南北兩個方向,以不同的戰鬥方式對魘疫沙蝗蟲群展開攻勢,看似互相抬扛,其實在客觀上起到一些互補作用。

若不是北線的“大隊”以大規模正面戰吸引了大量蝗蟲的注意力,南線“聯盟”這批“木牛流馬”也不能如此順利地衝進蟲群之內;如果“聯盟”的斬首行動獲得成功,“大隊”所面臨的壓力也會大幅降低。

在這裡,必須說明一下由武侯學院製造的這些“木牛流馬”。

位於成都的武侯學院之名,正是源自於蜀漢丞相、武侯諸葛孔明!

當然,之所以取這樣的名字,並非僅僅為了紀念一位優秀的古代人物。對於諸葛亮所留下來的智慧結晶的研究,才是武侯魔法學院建立的初衷。

就讀於武侯學院的學員,都或多或少對當年武侯留下的八陣圖有些瞭解;另一個更為深入的研究,就是一種名為“木牛流馬”的自動戰爭兵器。

雖然現在的各種戰鬥無人機遊獵於戰場的每一個角落,但要知道,在漢末三國時代,卻能夠用木頭和牛皮筋為主要原材料,透過簡單而又複雜的機括原理,製造出那般巧取天工的器具,本來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到了大魔法時代,武侯學院將“木牛流馬”復原,使用能夠吸收法力的特殊木料為原材料,又加以魔法為驅動能量,透過小型化的八陣圖刻印,將各種不同屬性、不同功能的魔法能量封印在“木牛流馬”內部,賦予了這種古老的神奇工藝新的輝煌。

相對於起源於熱兵器時代、以金屬為原材料、以電力為驅動能量的傳統無人機,使用木質材料和機括原理製造出來的“木牛流馬”,與魔法結合得更加緊密;至少不會因為魔法能量和精密儀器互相干擾,而變成一堆無用的廢物。

武侯學院隊伍中,最為擅長使用“木牛流馬”的隊員,正是他們的防禦型法師耿剛。

為了應付這場國內選拔賽,耿剛總共準備了12具經過魔法道具化處理過的“木牛流馬”,作為壓箱底的底牌存在。

之前在連場激戰中,耿剛都捨不得把這些“木牛流馬”拿出來使用,為了保留實力,同時也是避免自己的底牌過早的暴露;然而,如今情況緊急,已經容不得他藏著掖著了。

此時,耿剛不僅把所有12具“木牛流馬”全部貢獻出來,甚至還允許其他隊伍的成員進入裡面,這就相當於把“木牛流馬”的內部機密完全露暴在競爭對手眼前——這是參加國內選拔賽之前的耿剛根本不敢想象的。

但耿剛已經這麼做了,說明當前情況到了極度危急的關頭。

包括耿剛在內,十二名選手,分別躲藏在十二具“木牛流馬”裡面,衝進魘疫沙蝗蟲群之中,執行著與虎謀皮的危險任務。

依靠著覆蓋在“木牛流馬”外圍的小型結界,抵擋著高頻震波和瘟疫病毒的不斷衝擊,在遮天蔽日的蟲群之中艱難前進。

十二名躲在“木牛流馬”內部的選手,分別來自“聯盟”的十二支隊伍,大多數由防禦型和衝鋒型法師來擔任。

就是為了應付一旦“木牛流馬”出現破損、失去防禦力之後,這些選手們要依靠自身強大的防禦力硬生生地殺出重圍;雖然這種突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過,羊城學院隊伍進入“木牛流馬”裡的人,竟然是脆皮的凌詩詩,這確實讓人意想不到。

原本這項任務該由丁勝男或程旭來執行。

程旭的防禦能力非常出眾,缺點就是缺乏機動性,跑不快,很容易成為一個慢吞吞的活靶子;而丁勝男的防禦力不如程旭,但勝在擅長突擊,與程旭正好相反。

雖然以實力來看,丁勝男比程旭更合適一些;但程旭想要在心儀的美女面前呈英雄!

他跟百戰學院的胡馨已經好上了,自然不想在胡馨面前留下一個膽小怯懦、靠別的女孩來保護的印象,於是他便硬著頭皮,搶在丁勝男之前鑽進“木牛流馬”。

然而,讓程旭沒想到的是,在他與丁勝男互相爭搶之時,凌詩詩已經搶先一步鑽進裡面,並且不管其他人怎麼勸,她就是不肯出來。

凌詩詩給出的理由非常理直氣壯,她認為“木牛流馬”雖然具備一些抵禦高頻震波的能力,可是畢竟防禦極限並不高,而她的琵琶琴聲,能夠盡最大限度地削弱蟲群高頻震波的威力。

眾人見拗不過凌詩詩,只好聽之任之。

出發之前,程旭將一大堆保命用的符籙,還有8面“乖離六菱盾”給了凌詩詩,增強她的自保能力。雖然無法融化她那顆冰凍的心,但畢竟是自己曾經追求過的女孩,又是同隊的隊友,程旭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凌詩詩出事。

隨著一曲悠揚的“清心普善咒”旋律,從凌詩詩所搭載的那具“木牛流馬”內傳出,12具“木牛流馬”,分別搭載著12位勇敢的選手,衝進了鋪天蓋地的蟲群之內。

“木牛流馬”內部空間非常狹窄,但仍然能夠容納下一位嬌小的姑娘和一把古箏。為了增強“清心普善咒”的效能,凌詩詩並沒有使用那把普通的法具琵琶來彈奏,而是召喚出魔琴“焦尾”。

雖然以她現在的修為和實力,無法解除她哥哥凌天擇施加在“焦尾”上的封印,但只要利用到其中極小一部分能量就足夠了。

事實上也正如凌詩詩所言,她使用魔琴“焦尾”所彈奏出來的“清心普善咒”,確實可以大幅度削弱蟲群高頻震波的影響;現在“木牛流馬”的防禦結界只需要抵抗瘟疫病毒的入侵。

其他十一位選手,也意識到了凌詩詩在此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紛紛自覺地聚集到凌詩詩身邊,以她所在的那具“木牛流馬”為中心,結陣行進。

有了其他人的拱衛,凌詩詩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躲在“木牛流馬”的肚子裡,凌詩詩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外面蟲群衝擊在“木牛流馬”的外殼上所發出的“叮叮咚咚”的聲音,正在大幅度減弱。

對於外面發生的事,凌詩詩絲毫不予理會,專心致置地彈奏著平放在她面前的古箏——魔琴“焦尾”。她甚至連自己的“木牛流馬”的控制權,都交給了別人。

走在凌詩詩正前面的,正是這批“木牛流馬”的所有者,武侯學院的耿剛,他接手了凌詩詩的“木牛流馬”的控制權,一個人控制著兩具“木牛流馬”行動。

左側是百戰學院的隊長鄺明強,右側是冰城學院的馬寶根,兩人如護花使者一般,一左一右地守護在凌詩詩兩側。

後方則是洛邑學院的高梨婷。

五人的“木牛流馬”保持菱形,組成隊型的核心,另外的七人則守在外圍,與他們保持一段距離,同步前進。

其中,走在最前方那具“木牛流馬”裡的人,是12人之中唯一能夠識別出意識載體蝗蟲的、天山學院的隊長:馬力乞。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去正道當臥底

自成一派

末日危機的流浪生存之旅

帝國的黎明

大千印象

千佛山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