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評論時刻!]

好好好,不愧是擁有“忠臣鑑別器的男人”,又下獄了一個!

這也不能怪他,他現在錦衣衛啥都沒了,他怎麼可能會了解清楚,再加上小時候明光宗,對他幾個兒子都不待見!

他不多疑,誰多疑啊?

他用盡一生也沒能爬得出小時候的陰影!

可惜了,我皇皇大明朝啊!還有我們的孫提督,嗚嗚!

大明最後的良將啊!

崇禎末年!

剛被下獄的孫傳庭看著天幕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他什麼都不怕,哪怕被皇帝處死也好,沒有實權也罷,但他怕,他這一身功績不被後人所承認。

當初天幕出現皇帝自掛樹上的那一刻,他心大概已經是冰涼的。

後更是聽到外族入關,他就覺得自已或許就要被永遠釘在恥辱柱上!

他當時握緊拳頭咆哮著!

他想告訴所有人,他們不是歷史的罪人,他也曾用盡全力去守護這最後的大明!

可最後的結果卻差強人意,但是現在他不怕了!

他的功績,他的歷史被後人銘記!

這位提督再一次展現了他當年初入官場的意氣風發!

這時崇禎皇帝朱由檢默默的走入到了牢房,他看著面前的這位將軍!

他再也不負之前的驕傲,他過去緊緊握著這位將軍的手!

他說道:是朕負了諸位愛卿,這大明首當其衝的罪人是我啊!

說完,朝著孫傳庭躬身一拜!

是我負了將軍,是我負了大明!現在賊兵已然在城門外叫囂!

我已無臉在求將軍救我大明!

說著命令手下解開枷鎖,將軍走吧,不必再為大明而征戰了 。

孫傳庭看著這個皇帝,他的淚水也漸漸流了下來!

他搖搖頭,陛下這是臣的家,臣哪裡也不去!

如果不是深愛著這個國家,他又為何從老家不遠萬里奔赴陝西?

先前的鬧脾氣,無非是覺得皇帝不信任他,可是現在皇帝親自來看望自已!

他又怎麼能不為面前這位皇帝效忠,說到底他也不過是一個年幼被推上帝位的孩子罷了!

[天幕繼續運轉!]

訊息迅速傳到全國,而在四川的張獻忠更是殺了當地的藩王——襄王朱翊銘!

[畫面一轉!]

襄陽城中,襄王朱翊銘看著周圍都是張獻忠的起義軍兵馬!

還在剋制不住心中的恐懼,開始破口大罵,而張獻忠則是笑眯眯道:吾欲斷楊嗣昌頭,嗣昌在蜀,今當借王爺頭一用,使嗣昌以陷藩伏法!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襄王朱翊銘,靜靜的等待他生命的終點!

另一邊的李自成率兵攻破洛陽,殺害了福王!

而崇禎皇帝一直任命的忠臣,他心裡的親臣!

這個時候得到訊息的他,身子骨逐漸軟了下來,甚至在他家中,他隱約聽到了那句“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

一邊是自已的生命,另一邊是崇禎皇帝對自已的信任,這時,他做出了他的選擇!

臣楊嗣昌,有愧皇帝聖恩!

本想救國,卻沒想到是我大明落入到如此地步,臣有愧!

隨後自殺而亡!

在他死後,他的一生如同走馬燈,在他的腦海中響動!

天啟年間被魏忠賢壓制,而到後來,崇禎皇帝繼位自已提出的理念,總算有一位志同道合的人!

皇帝對自已的信任遠遠大於其他,自已也恪守著清官之路,可是為什麼大明還是走到現在這個地步!

他想不通,也想不明白。

[楊嗣昌此人史書算不得一個好評價,但是無疑對崇禎皇帝而言,這是一位真正的忠臣。]

[他先後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治理念,他時常把自已標杆成於謙那樣,挽狂瀾於大廈的人物!]

[可他最終的信念,對農民起義軍過於殘暴的碾壓使他在人民的心中沒有絲毫輕重!]

[而他又因為理念不合 ,故意坑害了另一位將軍盧象升!]

[他是忠臣或是奸臣現在已經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帝需要什麼。]

而訊息傳到崇禎皇帝那裡,群臣都在指責楊嗣昌請求皇帝追究他的過錯!

而崇禎皇帝又一次壓下了所有,追封其為太子太傅!

而在李自成的軍隊已經逼近京城的時候,崇禎皇帝想起了那個被關在獄中的將軍!

他連忙下令,讓孫傳庭出獄,總領全國兵馬!

而孫傳庭臨危受命,這個時候的大明已經逐漸缺錢少糧的情況!

崇禎也知道這種情況,但是這次他實在是拿不出來,他無奈向朝臣大臣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借錢計劃!

一位皇帝既然要向臣子們借錢,才能維持著唐朝的生命大明或許真的已經到了盡頭!

崇禎本以為自已的借錢之路會是一帆風順,可是他的那些臣子以東林黨為首!

他們以“名流名士”自稱!在崇禎借錢的時候,更是表明自已乃是清官,家中餘糧更無一分!

並且他們還故意散播出訊息,讓崇禎誤以為,是自已一直打仗,勞民傷財所導致的國庫空虛!

這一次借錢計劃失敗!

並且朝中大臣不以此為恥,還瘋狂的命令手下黨羽在民間宣傳!

此時,就連普通百姓不知道這位皇帝借錢的事了!

他們想象中的皇帝形象徹底破滅,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闖王的陣容!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到靖康:抽它一萬次!

紅塵初哥兒

小兵的我改變了歷史ding

雲野刀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