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張曉在一陣清脆的鳥鳴聲中醒來。他穿好衣服,洗漱好。奶奶已經把香噴噴的荷包蛋煮麵條端上桌。

張曉今天要去學校報名,起來早一點。他吃過早餐,跨上摩托車,向著鎮中學的方向駛去。一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等張曉前往學校時,保忠也騎著摩托車,後座上帶著張衛中,揹簍裡載著要送往湘市大酒店的甲魚,往湘市駛去。

張曉到了學校,他將摩托車停在辦公樓前,然後朝著辦公室走去。他輕輕地敲了敲門,聽到裡面傳來一聲“請進”後,他推開門走了進去。辦公室裡顯得有些凌亂,20多平米的空間裡,放著七八張辦公桌。

一個戴著眼鏡30多歲的女老師,看見張曉問道:“同學你找誰?”

“老師您好!請問一年級班主任徐老師在嗎?”張曉問道。

女老師用手指了指,裡邊靠窗的那張辦公桌。桌上堆了一大堆書,也看不見人。張曉走了過去,看見徐爺爺正低著頭在桌上寫東西。

張曉喊道:“徐爺爺您好!”

徐爺爺抬起頭看到張曉,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張曉來報名啊。”徐爺爺說道。

“我今天來報名,還有就是捐款的錢,我也帶過來了。”徐爺爺說道:“你先把名報了,我帶你去校長辦公室。”

張曉很快填完資料,完成了報名手續並交了學費。徐爺爺帶他前往二樓的,劉校長辦公室。

到了門口,徐爺爺輕輕敲了敲門,得到允許後,他們走進了辦公室。劉校長熱情地起身迎接,徐爺爺向劉校長介紹了張曉,並說明了他的來意。

劉校長熱情地握著張曉的手說:“歡迎你來我們學校就讀,我們會盡一切可能給予你方便。”

張曉說道:“非常感謝學校,謝謝劉校長。”說完從書包裡掏出一個信封,“我這裡有3千元錢,捐給學校盡一份綿薄之力。並承諾,每學期都會捐出3千元。

劉校長接過信封,對張曉的善舉表示感謝,並稱贊他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張曉說道:“我也是學校的一份子,現在有能力盡一份責任也是應該的。”

劉校長表示會妥善使用這筆捐款,為學生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資源。隨後,張曉向劉校長提出了請假的請求,希望能夠得到學校的理解和支援。

劉校長爽快地批准了他的請假,並鼓勵他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張曉再次感謝劉校長的支援,然後和徐爺爺一起離開了辦公室。

“張曉,我帶你去把書領了。”徐爺爺帶著張曉領了新書。“中午要不要去我那裡吃飯?”徐爺爺問道。

“不吃了,我還要去市裡。”張曉說道:“謝謝徐爺爺,再見!”

張曉騎著摩托車,離開了學校。經過鎮上的肉攤,他瞥見了表哥和小叔,他們剛從市裡回來,正站在肉攤邊邊買肉、買豬肝。

張曉停下摩托車,對錶哥說道:“多買點肉,等下去小姑家裡。”

張曉去供銷社買了零食、糖果。三人決定一起去小姑家。

兩輛摩托車剛上了江堤,看見小明跟小強在前面往家裡走。兩輛摩托車趕上前,張曉按了按喇叭。聽到喇叭聲,小明和小強轉過頭,欣喜的看見表哥保忠、張曉和小舅三人騎著摩托車,在他們身後。

兩人喊道:“小舅、表哥,你們都來了。”

張曉說道:“兩個人都坐上來。”

小明、小強高興地爬上了張曉的摩托車,兩輛摩托車往漁村駛去。

兩輛摩托車停在小姑家門口,引來了一群看熱鬧的小朋友。張曉怕他們爬摩托車,不安全,叮囑小強看好摩托車。

姑父姑母正在家中,突然看到三個人一同走了進來。姑父姑母心中湧起一絲不安,暗自揣測著三人的來意。

張曉率先開口,“姑父、小姑你們現在這樣做漁民太辛苦,又賺不到什麼錢。現在教你們一個方法又輕鬆又賺錢,不知你們感不感興趣。”

姑父姑母靜靜地聽著,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他們意識到,這三人的到來可能與張曉賺錢的計劃有關。

小姑說道:“我早就不想捕魚了,晚上沒覺睡,又辛苦又賺不到錢。但是沒辦法啊!你姑父身體不好,幹不了什麼重活。又沒有田地,不打魚飯都沒有吃。”

張曉拉著小姑的手,這是一雙粗糙的,被魚線勒得滿是傷痕的手。小姑才30多歲,看起來像四五十歲的老婦女,滿臉滄桑。

張曉心疼的說道:“小姑你跟著侄兒幹,不用兩個月我就讓你們翻身,再也不用靠打魚為生。”

小叔接著說道:“二姐,曉曉沒有騙你。”

小姑激動的說道:“曉曉只要不違法,說什麼我們都跟你幹。”

“放心好了,不是違法的事情。”張曉說道:“表哥今天甲魚賣了多少錢?”

“今天賣了56斤甲魚,一共5600元。”表哥說完從口袋裡掏出一沓錢,遞給張曉。

張曉接過錢放進書包裡,說道:“咱們來安排今天的事情。姑父,村裡有魚船賣嗎?”

“有賣,比我們家大一點的漁船,七八成新。早兩天田老頭說要賣掉,他報價1200元,還沒賣出去。

張曉從包裡拿出錢,數了12張遞給姑父。說道:“姑父你馬上去辦這個事情,談下幾十塊錢你自已留著買菸抽。”

姑父接過錢,“我馬上去辦。”說完站起身來,向外走去。張曉叮囑道:“買船的時候,找一箇中間人。”姑父點了點頭。

“小姑,我記得你們這附近有一個造船廠,裡邊有木材賣嗎?

“有賣,我們修船用的木頭都是船廠買來的,我帶你們去看一看。沒多遠,走路5分鐘到了。”小姑說道。

三人跟著小姑,沿著江邊的小路走了幾分鐘。江堤邊一個佔地十來畝的院子,大門上掛著國營河口船廠的牌子。

小姑走到船廠門口,跟門衛打了個招呼,幾個人跟著進了船廠。船廠內,兩邊的避雨棚堆滿了木頭,顯示出船廠曾經的繁忙景象。在建的新船隻有兩艘小漁船,看來廠裡生意不怎麼好。

早些年,江裡跑的大部分是木船。現在木船越來越少,而大鐵船則象徵著現代運輸的力量和效率。木船廠遲早要被淘汰。

幾人來到辦公室,小姑喊道:“肖廠長,又在下象棋。”

只見兩個50歲上下的男人,正在棋盤上殺得難解難分。兩人抬頭看了一眼小姑,左邊的男人說道:“小張,又來買木頭嗎?”

“肖廠長,我弟弟侄子他們要買木頭。”小姑說道。

肖廠長聽說生意上門,棋一推,站了起來。說道:“要什麼木材。”

張曉說道:“肖廠長,我們要6根7米長、寬20厘米、厚12厘米的方木。”

“我這裡有是有,但是長度有9米、寬22厘米、厚15厘米的東北紅松木,價格也比較貴。”

張曉說道:“什麼價格?”

肖廠長說道:“你要買6根,250元一根,一共1500元。”

張曉說道:“行,我要先看看木材。”

肖廠長帶著他們來到一個避雨棚,張曉看見裡邊的方木,筆直一根,是正宗的紅松木。張曉說道:“木材質量上乘,肖廠長能不能幫我搬到我小姑家裡去。”

肖廠長說道:“這個好說,你付了錢,讓廠裡的工人幫你抬過去。”

張曉握住肖廠長的手,說道:“謝謝肖廠長,下個月我買木頭還來找你。”

張曉去財務室付了款,又跟肖廠長打過招呼,幾個人往小姑家走去。

的甲魚養殖計劃有關。或許他們是來尋求合作,或者是來提供建議和幫助的。

江上的漁排,甲魚的暫養,這個想法在姑父姑母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畫面。他們可以想象到江水悠悠,漁排上甲魚遊動的情景。這個計劃或許有著潛在的商機,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和挑戰。

姑父姑母的心中既懷著對張曉創業的關切,又對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存在一些疑慮。他們決定與張曉進一步商討,瞭解更多的細節和考慮因素。

整個場景瀰漫著一種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氛圍,三人的到來引發了姑父姑母對未來的思考和期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得勝歸來娶平妻?我直接另謀高嫁

語墨凌霄1

當暖暖來到葉羅麗

墨淑婭

進擊的巨人:無歸的路途

香煎糯米雞

沒有系統也當大佬

書文白筆

純陽天師,我很正經的好嘛!

虛假的真實的

女主她內心戲超多

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