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杏被太子妃說的愣了一下,然後突然大哭了起來:“大姐姐,真的……真的是你,我那麼信任你……你……你為什麼要……你明明知道鎮國公府曾經那樣對我……”

太子妃看著親妹子這樣的哭法,也不好受,只是冷著臉說道:“為了你同鎮國公府的婚事,我做下了多少努力,你說不要就不要,還看中了紀家,你又對得起我嗎?”

龐夫人眼看著兩個女兒起了爭執,忙勸道:“好啦,都少說上兩句,鎮國公府有國公府的好處,紀家卻也不差……”。國公府嫁去是嫡次,能不能承到爵位還看天意,紀家卻是直接為世子夫人,可是若能嫁進皇室……龐夫人當然還是想小女兒嫁的更高,只是看大女兒這副模樣,她也不敢多說。

“各有各的好處?”太子妃冷哼道:“母親竟然能說出這種話來,也怪不得杏杏被你教的不知所謂,連大房的李蘭蘭都比不上,李家立族之本便是女兒賢德,這賢德不只說性情,更是見識,你們這些年難道只在心裡看誰家兒郎適合婚配,都不多看看人心變化嗎?當真就一點沒有看出來,紀家已有同太子離心之意?”

龐夫人同李蘭蘭都吃了一驚,抬起頭來看太子妃,太子妃才沉著臉說道:“紀家早年確實是同太子親近,那是因為紀家是依附姑母起勢的,紀家的後臺,唯有姑母一人,姑母還將自已的親侄女指給了紀家,紀家當然被視之為太子一黨,可是這些年……太子在朝中越發的無力,紀家……早生了異心,否則他們怎麼敢算計李蘭蘭,你以為真的是有心想娶杏杏?你們看不到她們後來又求親永明縣主嗎?”

“可是……可是永明縣主這不是死了嗎?”龐夫人小聲說道:“紀家的計劃打了水漂,不還是得重新加回來求娶蘭蘭……而且,而且我看紀家,也對太子很恭敬啊。”

“這世上……”太子妃苦笑道:“誰人面上對太子不恭敬呢?便是晉王楚王那些皇子,哪一個面上不恭敬,可是背地裡又誰都想在太子心窩上插一刀呢。雖然沒有證據,但紀家生了外心,寧安侯紀嶺被報常在外有人密會,對太子也不似以往的恭敬了,只是不知道他們家在諸王中選了誰,總之已經久不同太子親近了。你們上趕著拿熱臉去貼,只怕人家心裡別有想法,根本不會再想娶李家的女兒,就算勉強應下了婚事,也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罷了,你們覺得紀家就會對杏杏好?說不定陳家一事,又要再重演一遍,總之,紀家的婚事,我絕不同意。”太子妃說完,李杏杏伏在龐夫人懷中抖了一下,龐夫人心疼的拍著她,又忍不住的說道:“那就……那就更應該讓杏杏嫁給燕王了啊。”龐夫人一邊說一邊去看太子妃的臉色,見大女兒明顯現出了怒容,她抖著身子還是又再說道:“誰能想到……誰能想到太子一手好牌,會打成這麼一幅模樣,棠棠,你是太子妃,也是李家的女兒,你也……你不能只為太子考慮,也得為李家考慮,更得為自己考慮啊。”

太子妃頓了一下,又悲又怒又恨,但最終也沒有再開口怒吼。

太子不受寵,實在是已經定了的。

當初李皇后臨病死前,給自己的兒子又定下了李氏女,一方面是要孃家扶助兒子,另一方面也是要孃家再出一位皇后,李家後族要同這任家皇族,永永遠遠的走下去。那時候的李皇后大約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會這麼沒有能力吧。

如今的皇帝年號啟聖。

啟聖帝當年也並不是太子。

這位皇帝,文韜、武略、隱忍、洞察、無論能力心性,皆優於常人,諸位皇子沒有誰能比得上,除了不是嫡長,可謂完人。

先皇去後,他帶兵奪宮,算得上是奪位。

其所出皇子,各有各的特點。

晉王,擅武略,少年時便跟隨其外祖,多次征戰疆場,從無敗紀,軍中喻為軍神,軍部多有支持者。

韓王,擅經商,外祖為皇商,財思敏捷,為人圓滑大方。與戶部常有往來。

魏王,擅文,經史子集、學貫古今。是禮部的常客。

齊王,擅農工,耕耘樹藝、奇技淫巧,屯田水利皆為內行,乃是工部的座上賓。

這其中更有楚王,擅政,排程人事、安排諸方、權衡利弊,是諸皇子中最受大臣們欣賞,也最得寵的。在隨太子觀政六部的時候,幾乎是每一部的觀政之績都圓滿,其為人行事與啟聖帝頗多相似,連啟聖帝都曾誇過他深肖朕躬。

這些皇子不論哪一位,在朝堂上都有自己的支持者,先不論人數多少,至少都有自己堅定的支持者。

就連燕王,身份最卑,朝堂影響力幾乎沒有,但也有所擅長者,燕王擅畫,頗有與當年肖婉兒比肩的文名。

諸皇子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像當年的啟聖帝一般,樣樣出眾,可是至少,每個人都自我出眾的一項。

而太子呢……

太子擅長和稀泥,打圓場。

人人說起太子,都要道一聲“好人”,絕沒有人質疑過太子的品性。

但是說起太子,又要嘆一聲“好人”,除了人品,太子幾乎樣樣不行。

更可怕的是,一個人能做好人,一定心性柔軟,而一個必性柔軟的人,則很大機率的優柔寡斷。

優柔寡斷+品性純良+能力勉強=啟聖帝越來越看不上這個太子了,明明對其它的兒子都還好,面對太子卻極容易發火,甚至幾次將太子從勤政殿中趕出來,下旨讓其居太子府自省,啟聖帝明顯的不喜,使得太子這些年的生存環境也越來越惡劣。

大家其實心裡多多少少也有些明白,太子的太子之位,可能會有些危險了。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去灌籃吧,少年

丘丘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