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與之告退離開,趙竑親自送到營房門口,溫和親切,令崔與之受寵若驚。

皇帝如此厚待,只有賣上這條老命,以報君王了。

目光掃到對面的西夏使者營房,趙竑眉頭微微一皺。

羅世昌說金人使者隨後就到,看來還需要些日子。不過他諸事繁忙,恐怕是等不到了。

那個銷魂的傍晚,幾度纏綿,魂牽夢繞,一輩子都忘不了。

一宵春夢了無痕,也不知道,完顏春來了西北邊塞沒有?

“陛下,朝廷有摺子上奏,淮東路和揚州也有軍情上奏!”

董宋臣跟了進來,雙手呈上幾份奏疏。

趙竑接過奏報,一一看來,眉頭又是一皺。

西夏這邊,蒙古兩路大軍齊舉,誓要滅了西夏。而山東那邊,蒙古大軍孛魯部,又要對山東用兵了。

孛魯,蒙古帝國中原國王木華黎的兒子,看來是要繼承父輩的榮耀,繼續攻略中原了。

“陛下,李全此刻還待在山東青州,要不要讓他率部南下,避開韃靼大軍?”

董宋臣小心翼翼地問道。

蒙古大軍從河北南下,一旦攻破金兵在山東的防線,就要和李全部交鋒了。

“你以為朝廷下旨,李全就會聽從嗎?韃靼大軍南下,他難道不知道嗎?”

趙竑不由得一聲冷笑。

遊離於宋、金、蒙三國之間的李全,駐守山東青州,猶如獨立王國,什麼時候把宋廷放在眼裡?

聽調不聽宣,只想獨霸一方,從不在乎任何一方的拉攏,也不懼怕任何一方的攻打。大不了到時候搖身一變,待價而沽。..

按照歷史上的記載,蒙古大軍圍城青州,李全投靠蒙軍。隨後楚州內亂,李全部自相殘殺。李全和宋廷,就是在那個時候決裂。

既然李全會投蒙軍,他又何苦自作多情,多此一舉讓李全部南下?

“陛下,四川這麼多大事,殿試的事情,不如讓其他大臣,比如薛極和真德秀代辦。陛下就不用千山萬水,這麼操勞了。”

“董宋臣,你是有所不知。”

趙竑搖搖頭,否決了董宋臣的想法。

“朕創辦金陵講武堂和金陵大學堂,朝中已經是人心惶惶。要是殿試還不回去,恐怕眾人疑心更重。皇帝,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啊!”

無論如何,他都不得不回臨安城一趟。

科舉取士,那可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事關天下讀書人的心思,不可怠慢。

而且,來年出兵增援西夏一事,還得要大臣們的同意。他可以乾坤獨斷,但大宋是一個國家,國家大事,還是要按規制來。

“陛下,西夏的羅相公來了。”

“讓他進來吧。”

趙竑微微一笑。這個春日的夜晚,人人都是躁動難安。

“羅相公,朝廷科舉取士,國家大事,朕巡視完蜀口,恐怕就不得不先行一步,返回臨安城了。”

羅世昌不由得一愣,脫口而出。

“陛下,那發兵增援的事……”

“羅相公,稍安勿躁,發兵增援的事情,自有曹友聞和餘玠他們,到時火器備齊,自會和你同往。”

趙竑溫和鎮定,羅世昌雖然無奈,也只能接受。

趙竑是一國之君,他說了出兵,不會來敷衍自己。

“羅相公,有幾句話,我要和你說說,讓你安心。”

趙竑示意了一下,董宋臣趕緊退了出去,房間裡只剩下了羅世昌和趙竑二人。

“羅相公,朕要告訴你的這幾個咒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到時候,千萬不可洩露,否則,你的大夏,可就在劫難逃了。”

羅世昌精神一振,趙竑已經說了下去。

“這第一個咒語,就是你的大夏皇帝李德旺和太上皇,會在夏日先後離世。皇侄李睍即位。”

歷史上,成吉思汗攻入西夏,大夏皇帝李德旺和太上皇李遵頊先後病死,前半年為西夏乾定四年,後半年為保義元年。

這些歷史上的大事,對於趙竑這個歷史愛好者,大概知道。再結合當前的時局,判斷出的八九不離十。

“這第二個咒語,就是韃靼大軍會在冬日由成吉思汗統領,兩路合圍靈州城,圍點打援。中興府的夏軍千萬不要增援,朕派去的大宋將士,會幫著靈州守將守城。”

羅世昌心驚肉跳之間,趙竑繼續說了下去,讓他悵然若失。

“明年夏日,中興府會有地震,大夏君臣要早做打算。靈州城有大量的大黃,羅相公返回大夏時,可從靈州帶大黃到中興府,以應付中興府城中的疫病。另外,韃靼大軍想要攻破靈州城,乃是因為韃靼軍中疫病流行,急需靈州城的大黃。因此……”

“陛下放心,老臣會帶大量大黃去中興府,剩下的用不了也會毀掉!”

羅世昌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緊接著趙竑的話說到。

連靈州城有大量大黃都知道,趙竑的咒語有些邪乎。

“羅相公,這最後一個咒語就是……”

趙竑等羅世昌靠近了些,在他的耳邊輕聲細語,徐徐道來。

“陛……下,你是說,成吉思……”

羅世昌臉色煞白,嘴唇哆嗦,卻被趙竑臉色凝重,直接一口打斷。

“羅相公,朕再說一遍,天機不可洩露,在每個咒語發生前一個月,千萬不要洩露。否則,萬事皆休,你的大夏就真沒救了!”

趙竑殺人誅心,一字一句,羅世昌汗流浹背,連連點頭。

如果後面幾個咒語真能奏效,那麼大夏真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大宋天子,他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的事情?莫非他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羅世昌出來,滿懷心事,恍恍惚惚,腳下一絆,差點摔倒,卻被人扶住。

“多謝!”

羅世昌站穩身子,看到扶他的人,不由得一怔。

“公主,你怎麼還沒歇著?”

原來扶住他的除了隨行的衛士,還有西夏公主李惟名。

“羅相公,宋皇確定出兵的日子和人數了嗎?”

李惟名急切地問道。

“大概確定了,應該會在七月最熱的時候。大宋天子金口玉言,應該是一萬之數。”

羅世昌擺擺手,衛士趕緊退到一旁。

“七月?那我大夏的河西,豈不是全被韃靼給攻陷了!”

李惟名脫口而出,滿臉的焦急。

“公主,事已至此,又有什麼辦法?”

羅世昌看了看晦暗不明空蕩蕩的教場,除了來回巡邏的軍士,一片寂靜。

“公主,你看過這些宋軍沒有,個個龍精虎猛。訓練有素、火器兇猛,可為軍中虎賁。宋皇之能,未卜先知,真是讓人驚歎啊!”

羅世昌幽幽一句,似乎想起了什麼,有些失神。

“羅相公,什麼未卜先知?”

李惟名懵懵懂懂問了出來。

“公主,你知道嗎,大宋天子親自創辦了金陵講武堂,又自己造出了火器。大宋天子文章海內第一,你跟著他,郎才女貌,一對佳人啊!”

羅世昌臉上浮起笑意,顧左右而言他。

“羅相公,接下來,我該怎麼辦啊?”

果然,李惟名臉上一紅,小聲問了起來。

“公主,宋皇雖然答應出兵,但明年他能不能御駕親征,才是決定我大夏存亡的根本。因此……”

羅世昌的心裡,已經預設了趙竑的那些“天機”。

“宋皇不是答應來年親自率兵救援大夏嗎,怎麼,他會反悔嗎?”

李惟名的疑惑看在眼裡,羅世昌不得不耐心解說。

他倒是希望趙竑如約而至,但一年的時間,什麼可能都會發生。

“羅相公,你是說,宋人的朝中大臣,他們會阻撓宋皇出征?”

果然,羅世昌的話語,讓李惟名一頭霧水。

趙竑不是大宋天子嗎,他要出兵御駕親征,那些大臣還能阻撓?

“公主,大宋是以文制武,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些大臣的厲害,非同小可。因此,到了臨安城……”

羅世昌在李惟名耳邊輕聲說著,片刻才分開。

“羅相公,你的口水!”

李惟名埋怨一句,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跟著低聲問道:

“羅相公,非要這麼做嗎?”

雖然這些做法並不害人,但怎麼都覺得有些太小人。

“公主,為了大夏,你必須這樣做!”

羅世昌一本正經,一副過來人的姿態。

“紙包不住火,大宋朝臣勢力太大,你要將大宋天子出兵之事早些傳出去,讓宋皇早些決斷。要是臨行前還猶豫不決,恐怕我大夏真就要亡了。”

羅世昌看著李惟名,目光灼灼。

“公主,宋皇喜歡你,老臣看得出來。趁熱打鐵,你現在已經是宋皇的妃子,還是早些和宋皇行夫妻之事。夫妻之間,床頭之事,比散佈謠言更加有效。”

羅世昌沒羞沒躁的話,讓李惟名面紅耳赤。她低著頭,半天才說了出來。

“羅相公,非要這樣嗎?”

“公主,你要一直待在宋皇身邊,直到他御駕親征,率兵救援大夏為止。這是我大夏最後的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否則,你我就是大夏的千古罪人!”

羅世昌鄭重其事,李惟名悄然不語。二人立於夜色之中,不由自主向著西北的方向看去。

“羅相公,大夏和韃靼接壤,即便是宋人能救了大夏這次,能救得了下次嗎?”

良久,李惟名才惆悵地一句。

“公主,事在人為。事到如今,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羅世昌眼神裡,同樣充滿了憂傷和迷惘。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子爺逆襲質子人生!

四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