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時期,各基地紛紛出臺適用於本區的各種規章制度。《變異人檢查標準》《日常活動監察表》《正常人類行為守則(分為男、女兩種執行標準)》《區域日常作息制度》等等。”

“所謂制度和執行標準,說穿了其實就是對民眾的管理手段。當然出發點是好的,尤其在特殊情況下能夠迅速平定混亂,維持穩定的秩序。可隨著時間緩緩流逝,來自外部環境的威脅逐漸淡化,甚至消失,避難所的權力執掌者們也紛紛產生了更多的念頭。”

“他們變得不那麼公平,利用手中的權力改變食物分配原則。起初是分給孩子的牛奶、糖、肉類分量縮減了三分之一,理由是能源不足,室內農場產能受到影響。”

“民眾接受了這種說法,沒人對此提出異議。因為大家都知道時局艱難,必須齊心協力才能共度難關。”

“按照正常標準,每個成年人(無論男女)每天的食物配給量是:木薯餅乾一千五百克、西紅柿一百克、綠色蔬菜(具體品種根據農場供應而定)一百克、根莖類作物一百克(蘿蔔、馬鈴薯、蕪菁)二十克植物油、鹽十五克、糖十克。”

“所有這些配給品分散到一日三餐,其實就是一塊經過合成技術處理的木薯餅乾,鹽、糖和油脂在其中都含有一部分。至於包括西紅柿在內的各類蔬菜,直接分配給各個居住區的領隊或組長,以五十人為一組,在大鍋裡混煮成濃菜湯,然後分配到各人。”

“我看過電腦儲存的相關資料。說實話,蔬菜濃湯的賣相很不錯,紅紅綠綠的一大鍋分配量也沒有問題,每人都是滿滿當當的一大碗,喝完不夠還可以再加。木薯餅乾貨真價實,無論分量還是質量都沒有摻雜使假,足夠填飽肚子,如果是食量大的人還可以向組長提出要求,酌情予以滿足。”

凌子涵一直眉頭緊皺,聽到這裡他實在忍不住了:“他們怎麼能這樣,這幫人難道沒有腦子嗎?”

維多利亞眼裡目光閃爍:“你指的是什麼?”

“基地首領,我指的是上面這幫所謂的管理人員。”凌子涵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對民眾食物的供應量實在太多了。至少應該縮減三分之一,甚至減半。”

維多利亞沉默了很久,緩緩點了點頭:“你說的沒錯,可那時候已經難以更改長期執行的配給標準。”

凌子涵不解地問:“有一件事我不明白。早在舊時代,液體栽培技術就已經成熟。可為什麼避難所的室內農場仍然以木薯作為主培作物,而不是水稻或小麥?”

“難道,僅僅是因為木薯的產量高嗎?”

維多利亞笑了:“產量只是一方面。事實上,避難所最初供養的食品主材的確是大米和麵粉。但在月球碎片撞擊事件之後的第十二年,隨著新生人口激增,各個避難所也紛紛改變政策,將每天供應的配給品從米飯和麵包改為木薯餅乾。”

“人口激增?”凌子涵頗感興趣地問:“增加了多少?”

維多利亞神情開始變得嚴肅起來,這顯然是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問題:“我之前說過,避難所內部狹窄的空間引發了各種問題。所謂的居住區,其實是一個個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分隔開的床鋪,以及單間。建設之初為了儘可能的節省和利用空間,對所有進入避難所的人進行了嚴格的身份核查。單身男女的居住區實際上就是集體宿舍。一張床,一個櫃子,根本談不上所謂的私密空間。”

“家庭套房聽起來感覺很不錯,卻是按照兩個大人兩個孩子標準建造,面積狹窄,兩邊是床鋪,中間僅有一條狹窄過道的封閉式格子間。獨立衛生間這種事就不要想了,按照執行標準,每五百人公用一套洗浴、排洩、活動系統。”

“那是一個類似於禮堂的地方。中間的空曠部分擺著被固定的桌椅,平時分發食物在這裡排隊。兩側的牆邊安裝有多達上百個水龍頭可供洗漱,禮堂正面有一個很小的平臺,供領隊和組長們召集民眾,宣佈重大事件與各種規則。左邊的小門通往淋浴室,所有人定期領取淋浴票,人均一個月四張,用完就得等到下個月。右邊的小門通往公共衛生間,門口有武裝巡查人員,裡面還有二十四小時監控,一旦發現有排洩完沒有沖水之類的情況,懲罰是當眾鞭笞,並清掃公共區域一個月。”

凌子涵問:“你剛才說到以家庭為單位安置難民。那種兩大兩小的套間,如果是夫妻倆只有一個孩子的情況,就空出一張床,這不是浪費了嗎?”

維多利亞搖搖頭:“在避難所里根本不存在浪費這種事。如果出現你說的這種情況,管理者會安排別的孩子住進來。災難降臨的時候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太多的孩子變成了孤兒。當時幾乎所有的家庭都不完整,所以對於同樣失去家人的孩子,無論是誰都不會抱有拒絕的態度。”

“然而問題就在這兒……因為沒有血緣關係,住在一起的時間長了,無論孩子還是成年人之間都產生了感情,進而變成了超乎正常的親密關係。”

“失去丈夫的妻子需要新的情感寄託,失去妻子的丈夫需要愛人彌解悲痛。成年人之間的組合很正常,但因為各自所在的空間狹窄,不要說是身體層面的親密接觸,就連線吻這種行為的私密空間都沒有,四周都是眼睛,需要的時候甚至廁所隔間裡都擠滿了人。”

“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即便是在避難所這種地方也不例外。家庭套房裡有四張床,於是人們開始私下聯絡,夫妻與夫妻,熱戀中的男女,總之是互相喜歡想要嘗試更深度接觸的異性雙方,在約定時間進入指定的套間,關上門……該發生的都發生了。”

凌子涵對此覺得實在是難以接受:“八個人,四對?就這樣在各自的床上……這怎麼可能?”

“有需求有就有可能。”維多利亞神情冷肅:“我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秩序混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因為面對面毫無遮攔,夫妻與外人之間最後的秘密蕩然無存。男人清清楚楚看到其他女人的身體,女人也對其他男人產生了更多的延續幻想。”.

“在避難所,“交換”是富含另類意義的詞。這種可怕、骯髒、無恥的行為很快衝破了應有的道德底線,很多人因此陷入了自我麻木的沉淪。”

“更糟糕的是,這種行為很快對孩子產生了影響。電腦資料顯示,那一時期早孕現象特別嚴重,甚至出現過九歲女孩懷孕的記錄。”

凌子涵難以置信地問:“這一切都沒有人管嗎?”

“管過,但管不了。”維多利亞再次發出沉重的嘆息:“在生存面前,所有問題都必須排列在後。再就是月球碎片撞擊和戰爭導致人類數量大幅度縮減,誰也不知道倖存者能否重新撐到輻射消散,離開避難所的那一天。對於這種在我們看來可怕的性混亂,管理者們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二十年過去了,各地避難所的總人口數量足足增加了四倍。你可以想象,在這種封閉狹窄的環境裡,放眼望去幾乎所有能看到的都是嬰兒、兒童、少年;耳朵裡聽到的聲音充斥著爭吵、哭喊、叫罵;到處都瀰漫著汗液、奶漬、口臭等氣味。找不到任何一個安靜的場所,男女摟抱甚至肉體接觸這種事也可以肆無忌憚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

“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那些主動離開避難所的自由者。換了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當然掌權者就不存在這樣的困擾。他們擁有專屬的個人房間,甚至擁有獨立衛生間。總之普通民眾夢寐以求的一切他們全都擁有。”

“偏偏他們是被選出來的……這才是最滑稽,最搞笑的事情。”

“在固定的地方住久了,就會產生習慣,進而變成依賴。”

“早在新地球歷的元年,掌權者體系內就有人提出“增加動物脂肪供應”的方案,卻在第一時間被否決。理由是不能給予民眾太過於優越的生活待遇,只要把物質供應維持在目前的基準,讓他們吃飽,可以攝取到足夠的營養成分就已經足夠。”

“對於吃飽和吃好這種事,我的看法與你是一樣的。人只有餓著的時候才會產生動力,吃飽了就會的麻木,避難所里人口數量激增也是源於這一點。過量的體能和精力必須找地方釋放。儘管在避難所裡有著大量工作崗位,清潔、農場工、警衛、科研……但就整體人口基數看來,無業者還是太多,最終導致對區域內的整體社會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很多激進的年輕人開始形成組織。各種亂七八糟的黨派出現了。現在看來,這些所謂黨派的背後,都有著各種宗教組織暗中操縱。因為他們提出的口號均與宗教有著各種聯絡,甚至喊出了“教權至上”的口號。”

“避難所首領們對此焦頭爛額,強勢鎮壓勢必要大批次殺人,可是這樣一來又擔憂引發內訌,導致事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凌子涵問:“人工技術早已成熟,量產受精卵應該不是問題吧?”

維多利亞回答:“胎兒可以量產,但意識灌輸這個問題即便是現在也無法得到解決。沒有穩定的社會綜合配套產業,新生兒就算成年,也只是一群沒有獨立思想的行屍走肉。”

“我之所以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伱,大規模虐殺事件在當時情況下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地表訊號發射站的設定工作已經完成,各基地與避難所之間的網路互相連通。雖然有著來自各地管理層的加密限制,但民用網路之間的正常資訊流通卻無法禁止。”

“娛樂行業在任何時代都至關重要。電影電視,各種不同型別的文藝作品,對廣大民眾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這不是口號,而是現實。”

“如果全面斷絕民用網路,最多不超過半小時,各個基地與避難所就會發生大規模騷亂,進而升級為可怕的暴力衝突。”

凌子涵對此深有感觸,微微點頭。

試想一下,把一群人禁錮在狹窄的空間內,每人發給一部手機,有網路覆蓋的時候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娛樂專案。電影、短影片、島國動作片、電子書……可一旦掐斷網路,再沒有第二種精神世界的撫慰方法,他們會變得焦躁不安,進而激烈的肢體衝突。

維多利亞繼續道:“總而言之,在“殺人”與“維持秩序”的問題上,基地首領們很難做出單一選擇。他們傾向於對鬧事為首者進行抓捕,然後公開處以鞭笞之類的懲罰,以此對民眾產生震懾效果。”

凌子涵理解地說:“所以在各地山脈頂峰出現大面積黑雲,臨近區域內的避難所人口大量失蹤,也就成為了不解之謎?”

維多利亞神情變得有些複雜:“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也沒有準確答案。”

凌子涵敏銳地問:“準確?”

“你的意思是,已經找到了部分解答?”

維多利亞面色陰沉:“我們只能透過常理進行推測。”

“還是回到地下世界的形成這個問題上吧!山脈頂峰的黑雲引發了全面關注,各基地都派出大量無人機,以及在當時可供使用的所有飛行器械,前往各自選定的目標進行勘察。然而就在即將抵達目標上空區的時候,所有飛行器紛紛失控,墜落損毀。”

“後來查明,當時發生了大範圍的電磁暴,導致所有器械受到影響,頃刻之間喪失功能。”

“透過照片對天頂黑雲進行分析,確定那是粘土、砂子、岩石組成的混合物。”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者澤川

愛吃開胃羹的李郎

我的前半生我的趣味童年

南少林惠空北少林惠通

那隻旅行蛙崽

洛歲戎

年華一刀

君笑齡

我有一面青銅鏡,可通修仙世界

望生煙

沒人相信我們會結婚

晚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