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塢,是指修造船用的塢式建築物,灌水後可容船舶進出,排水後能在幹底上修造船舶。

船塢可分為幹船塢、注水船塢和浮船塢三類。幹船塢應用較多,一般所稱的船塢即為幹船塢。

船塢由最初的“船坑”發展演變而來,在有潮海岸,人們利用水位的漲落來升降船舶。

即在漲潮時將船舶引入一個三面圍以土堤的“船坑”裡,落潮時船舶即坐落在預置的支墩上,然後用圍埝封閉缺口以進行修理工作,船舶出坑時,將圍埝拆去,趁漲潮時出坑。

後來逐漸將土堤改為塢牆圍埝改為塢門,利用水泵控制塢內水面的漲落,逐漸演變發展成為幹船塢。

當然,魯斌是沒有水泵的,所以只能利用旱雨兩季的潮水水位差來使船隻浮起來。

而且魯斌連塢門也難以建造,主要原因是缺乏水泥等粘合劑,難以保證塢門的強度。

所以,魯斌只能建一個一次性的塢門,類似農場水壩一樣。

綜上計劃裡是建造一個最原始的船塢,即三面圍以土堤的“船坑”,不過可以用磚頭進行加固。

……

———————————————

來到海灣的河口處,這邊因為旱季的原因,雖然現在是平潮期,但河道水位已經很低了。

走在岸邊礁石上,魯斌需要在河口一側尋找適合當作船坑的地點。

這個地址需要包含兩個必要點:

一是旱季漲潮時不能淹沒塢門,這樣船塢裡能保持相對乾燥,方便船隻的組裝。

二是當雨季來臨時,降雨量導致河道水位上升,船坑裡至少能浮起船隻。

經過反覆觀察,魯斌終於在已經乾枯的河床裡發現了一個合適的位置,這個地方緊臨河口。

應該是河道的一個支流,豐水季節小河的徑流量增加,在這形成了一個小的沖積三角洲,這裡是一個最大的河道岔口。

因為旱季的原因,河水在這裡斷流,河床裸露了出來,河床上幾乎是沙地,挖掘起來會比較省力。

四周堤岸和確實是會從這裡匯入海灣。

船的吃水線設計在1米以內,只要把“船坑”安排在河堤旁邊,把河床再往下挖個一米,應該足夠浮起船隻了。

不過由於河床是沙地的原因,雖然比一般土壤容易挖掘,但是非常容易坍塌。

得把磚頭運過來加固塢牆,至於出塢口可以暫時不管。

設想是挖出“船坑”後,四面用磚塊砌出塢牆,然後直接在裡面組裝船隻,等船隻組裝完成之後,把塢口的泥土向外挖掘,聯通海灣,最後撤掉塢口的磚頭,等待雨季的到來就好了。

把“船坑”的位置確定之後,魯斌馬不停蹄地趕往磚廠去搬輸磚頭。

磚頭全部到位後,魯斌直接開工建設船塢,船塢規劃的尺寸,長10米,寬5米,深一米。

呃,其實還可以蓋的再小一些的,但是由於沒有龍門吊等工具,在船塢裡面組裝船隻需要很多腳手架、立柱。

並且很多零件要在裡面搬運、掉頭,所以不可避免地要把船塢的面積加大。

……

——————————————————

魯斌先在河床上打下兩面10米長、一米深,兩面5米長一米深的木樁,整體圍成一個長方形盒子。

然後直接在內側開始挖掘泥沙,泥沙堆積在河道外側,這樣可以減小河道的寬度,反向提高將來的水位。

當挖到樁底時,把磚頭沿著木樁向上砌,砌到一米高再把木樁拔出來,沙子回填到縫隙之中。

兩面長牆和塢口砌成了直上直下的,尾部那面牆魯斌給砌成了一個緩坡。

這樣做的原因一是可以方便木構件的下塢,二是等到河道漲水時,上游的河水可以平緩地灌入船塢。

魯斌用了很長的時間才砌好四面圍牆,並且連船塢的地面都鋪設了一層磚頭以增加承重。

檢查了一下週圍土壤的緊實度,和塢牆是否堅固,至此,船塢算是完全落成了,魯斌終於可以開始造船大業了!

“不容易呀~眨眼就1662年2月底了,沒多久就又要進入雨季了,我得加快組裝的速度了……”

“時不我待,爭取雨季來臨之際就是我脫離苦海之時……”

……

魯斌立下fg

——————————————————

作者按:呼呼~昨天剛上推,然後一覺睡醒發現多了好幾條評論,雖然不多,但是也讓我知道了還是有人在看我的書的,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寫作方向。

其實我知道這種寫作手法和相對現實的劇情,註定不能像爽文一樣大爆的,但是能和喜歡這一類的讀者產生共鳴,並且能收到反饋,這是對我莫大的鼓勵!..

再次感謝大家的陪伴和評價!!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開局在主角後媽身邊廝混

俗而無味

心裡住了個預言家

好苦的花菜

開局十倍返現

這個人是誰

七世情愫

公子小飛

我,致鬱系男主

雷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