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7年五月十二日,哀宗李柷早晨起來,剛剛在宮女和太監的服侍下,洗漱完畢。

突然內侍急忙跑進來正要稟報哀宗,只見朱溫的內侍,趾高氣揚的闖了進來。

“李柷,這是大梁皇帝給你的聖旨,跪地接旨。”李柷聽後不由自主跪下。心想,我已將皇位禪讓與他,他難道這是要來取我性命,他害怕地雙手接下聖旨

。朱溫內侍緊接著說道:“皇帝聖諭,著你立即前往曹州。”

李柷道:“接旨。”

內侍轉身狂笑著離去,只剩下李柷獨自一人呆跪在原地,彷彿全身的力氣都被抽乾一般,身體不受控制地向後傾倒,最終重重地癱倒在地。他那原本就虛弱的雙臂此刻更加變得綿軟無力,他使勁支撐著自已瘦弱的身軀,勉強的又坐了起來。他的內侍急忙過來攙扶著他站起來。

與此同時,兩行熱淚順著他蒼白憔悴的臉頰緩緩滑落,迅速浸溼了他胸前的衣襟。他哀嘆自已的命運是如此的悲涼,為什麼要讓他一個十六歲的孩子,承受大唐三百年江山終結的命運。為什麼是他。

他內心痛恨著朱溫,痛恨著自已,痛恨著所有與他作對的天下人。

他的母親何皇后聽聞這個訊息後,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為了能夠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苟全性命,她毫不猶豫地登上馬車,急匆匆地趕往汴州向朱溫表示慶賀。

然而,與此同時,他卻只能帶著兩名侍從和兩位宮女準備啟程。望著眼前早已破敗不堪、失去往日輝煌的東都宮室,淚水又止不住地從他臉頰滑落。

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哀傷和無奈。大唐帝國曾經的榮耀與繁華如今已化為泡影,留下的只有一片淒涼景象。而他自已被迫失去了皇位,被離開了權利的中心,走向了他最終的結局。

站在門口,他默默凝視著那輛早已等待多時、由朱溫派遣而來接送他的馬車,身體癱軟坐了上去。馬車疾馳而去。

朱溫派遣部下,前往接送李柷的馬車一路疾馳,最終抵達了朱全忠親信氏叔琮的府邸。李柷被安置在此處,受到嚴密的監視和管控,同時被冊封為濟陰王。

儘管如此,當時的局勢並未完全掌控在朱溫手中。太原的李克用、鳳翔的李茂貞以及西川的王建等人依然堅定地尊崇哀帝為天下共主。對於朱溫來說,李柷的存活成為了他登上皇位道路上最大的阻礙和隱患。

於是,在大梁開平二年(公元 908 年),朱溫指派親信趕赴曹州,將年僅十七歲的李柷鴆殺。他的死亡讓朱溫心頭的一塊石頭落地,生於亂世,註定了這位末代皇帝悲慘的命運。

李柷死後,獲賜諡號“哀皇帝”,並按照王禮安葬在濟陰縣定陶鄉(現今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時光流轉,後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後,對李柷追贈諡號為“昭宣光烈孝皇帝”。原本有人提議賜予廟號,但遭到了後唐眾多臣子的反對。他們認為,李柷乃是篡權者朱溫所擁立,其父母亦遭朱溫殺害,而他本人更是亡國之君。基於這些原因,眾人決定不給予廟號。正因如此,後人多稱李柷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李柷死後,這片原本就動盪不安的亂世並未掀起太大的漣漪。隨著這位天下共主的離去,各路軍閥更是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彼此之間爭戰不休、殺伐不斷。

然而,當這個噩耗傳至郭源稚與楊纖施耳中之時,他們深知自已肩負的使命方才拉開序幕。彷彿命中註定一般,兩人都明白前方等待著他們的將是無盡的艱難險阻,但內心裡他倆的使命才剛剛開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隋唐英雄打小日子

疾風小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