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中。

正在進行一場註定被載入史冊的大朝會!

這場朝會中有誰發言,都說過什麼。

朝臣的站位如何。

在以後的時光中,有無數人進行分析解讀,想要還原一番,這場朝會的真面目!

而現在!

在天命之物,傳國玉璽出現的那一刻!

眾臣都的目光都沒有離開過它。

眾臣化身為雕塑,一動不動的盯著物什。

龍椅上的朱元璋化為雕塑,在腦海中進行著頭腦風暴!

在無人動靜的時候。

有那一人,越眾而出!

萬分自然的接過玉璽,就彷如這玉璽是給他的一般!

那獻寶的天保奴,看到是寧王接過,臉上的笑意更大!

滿殿的藩王朝臣,驚掉下巴的看著朱權。

此人,已經膽大包天至此!

只是在有人反應之前。

身手利索的朱權,就兩三個跨步,奔上玉階,直直的來到朱元璋面前。

守衛的禁衛軍來不及反應。

身旁的大太監果旺沒有反應。

殿下的眾臣還在驚掉下巴中。

“放肆!”

秦王的怒吼聲終於姍姍來遲!

“大膽!”

晉王的驚怒聲,刺耳不已。

“猖狂至極!!!”

朱允炆憤怒至極的聲音,尖尖的傳來。

“豎子爾敢!”

劉三吾方孝孺等人紛紛大喝!

不過,九階龍椅前的朱權,沒有理會其它人。

他來到朱元璋面前。

他的出格舉動,一下子驚醒了他。

“你要做什麼?!”

老朱已經在極力壓制著怒氣。

今日這個小子真是完全不將他放在眼中啊!

天命之子?!天命不凡?!天降異象?!

那又如何!?

就在他下一句就要命令將朱權拖出去之時。

朱權單膝跪地。

將玉璽高高舉起。

“自古得國最正者,莫過於陛下!而天命之物傳國玉璽,合該是陛下的!”

他高高的聲音,將一切的聲音都壓過!

傳蕩在整個大殿之中!

傳盪到殿外的守衛之中!

傳到大明皇宮無處不在的空氣中。

這句話必將隨著無處不在的空氣,永遠傳蕩於這片天地!

自古得國最正者,莫過於陛下!

此句話出,朝堂眾臣的怒喝聲,頓時齊齊頓住,消失。

剩下的是直達靈魂深處的的震撼!

燕王朱棣目光定定的凝視著上方,看著寧王高高的舉著玉璽。

看著龍椅上父皇掩飾不住的複雜表情。

寧王啊寧王,十七弟啊十七弟!

沒想到你,竟然是這樣的十七弟啊!

四哥被你遠遠的甩在後面了怎麼辦。

在秦晉二王賀朝臣都變成鋸嘴葫蘆的當口。

朱元璋懷揣著複雜無比的心情,慢慢的展開黃色錦帶。

露出裡面通體玉白的龍形印章!

不用看,他也知道此物長什麼樣子。

他現在使用的那塊,就是按照此樣式,一模一樣複製的。

玉璽的一角由金補著。

通體溫潤,渾然天成。

握在手中,恰好適合緊握。

抬起來,看向他熟悉無比的八個大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受命於天!

受命於天!

他索然無味的重新抱起來,放到龍椅上。

轉而眼神複雜的看向這個兒子。

‘你為什麼要將他交上來?’

‘要不咱把你放到蒙古,你去那裡做皇帝如何?’

‘或者朕給你十萬軍隊,你想去哪裡去哪裡,這個朕打下的華夏大地,是標兒的,不能給你。’

朱元璋腦海中一時間閃過很多話。

都是想對此時站在他面前的這個兒子說的。

可是當他張嘴想要說出其中一個時。

只見到這個兒子,走下玉階的背影。

那背影決絕至極,帶著從容的果斷!

允炆可能抵得過他嗎?!

沒可能的。

雖然允炆和老十七年齡相仿,但是要將兩人放到一起比較,那就差太多,無法比較了!

想到這裡,他頓住了口。

看著那道果斷的背影重新回到朝隊之中。

他輕輕的道一句。

“著鴻臚寺以最高規格禮儀接待蒙古可汗!”

這是對於天保奴的優待。

不管因為什麼,蒙古可汗千里迢迢來到大明,親手獻上玉璽,已經是對大明最大的誠意。

他們必須還之以符合的禮節。

再也不可怠慢!

“是!陛下放心!鴻臚寺會讓蒙古可汗閣下感受到大明最大的熱情。”

鴻臚寺卿出列應命。

“退朝吧!”

老朱覺得渾身沒有力氣,不等其它人再說什麼。

他率先走出大殿。

今日果然是一個耗神的朝會!

只是走到一半,他又低聲對著太監果旺耳語一番。

待他走後。

果旺才一擺拂塵,高高的吊音。

“陛下有命:今日請命立儲的幾人,不敬陛下,打一個大板,即可行刑!”

說著,他連忙外出,開始安排板凳和行刑的人手。

朝中的劉三吾眾人,則是滿臉愕然。

怎麼陛下有了得到玉璽這麼高興的事情,還要懲罰他們?

還有法不責眾的,不是嗎。

而左側的武將們一臉好笑的看著右邊文官。

今日的武將們是最沒有存在感的。

藩王在京,他們大多人都與藩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他們本來就在低調行事。

而且皇帝看上的淮南王這個繼承人,他們並不樂意。

當然不會摻和到請立一事當中。

此時,看到文官因此受罰,臉上不由都掛上笑容。

除了魏國公徐輝祖。

這個面癱臉,根本沒看無聊的文官一眼。

而是慢慢的走到寧王身前,迎著寧王挑眉的動作,沒有任何表情的道一句:“好自為之!”

說完之後,沒有等待寧王回話,就走出大殿。

在一旁看熱鬧的李景隆,看到這麼一出。

也湊熱鬧的走到寧王身旁,誇了一句:“寧王殿下,好生大氣!”

說完之後,也走出大殿。

他出口的話語中雖然是五分玩笑五分揶揄。

但是這其實是他真實的想法。

寧王朱權,陛下十七子,今日讓他見識到何為大氣。

面對皇帝的無故降罪,不惱。

面對玉璽的終極誘惑,不戀。

反而他身上展現出來的爽朗從容,令人無限嚮往。

而路過寧王身側的藍玉,目不斜視,沒有嗤之以鼻,也沒有重重冷哼,更沒有冷嘲熱諷。

隨後,是一個一個武將上來,或是感嘆,或是佩服的道一句。

不管如何,對於他們直腸子的武將而言。

寧王朱權的脾性,對他們的胃口!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沒有外掛,穿成七零老大娘怎麼活

海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