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戰!

在如今的大明提到水戰,那無疑會讓人想到一個地方!

鄱陽湖!

如果熟悉朱元璋發家史的,應該都對這個名字很熟悉。

那一場曠古爍今的水戰歷時僅僅四天,卻改變了天下格局!

鄱陽湖大戰!

漢割據政權皇帝陳友諒,對戰當時只是韓宋割據政權的吳國公朱元璋!

對!

那一場大戰之時,朱元璋還只是一個國公!還只是角逐天下的眾多割據勢力中的一個,平平無奇。

而陳友諒已經稱帝,勢力龐大!

在當時,朱元璋的前途未卜。

在鄱陽湖大戰之前,朱元璋能做開國皇帝,那都是做夢都要笑醒的事情。

在鄱陽湖大戰之後,朱元璋做開國皇帝,變成了努努力就能成的事情。

在鄱陽湖大戰之後,朱元璋立馬封自已為吳王,開府建牙!

隨後稱帝等一系列操作。

可以說,鄱陽湖大戰是朱元璋稱帝道路上打的最為重要重大的一個戰役!

也是差點全軍覆沒,屍骨無存的兇險之戰!

而當時,涼國公藍玉並未參與其中。

不知他現在再提水戰,有沒有想起往日的回憶?

還是要彌補自已當年未能參與那曠世一戰的遺憾!

總之,最終,這場八王齊聚的議事達成初步共識。

而他們此時,要等待的就是一個訊息,就是三日之後的,寧王率先開啟水戰。

眾人各去安排,休整軍隊,開始準備!

......

八王對戰太子朱權。

這注定是一場令世人矚目的大戰!

這一場大戰,也決定著大明朝今後的走向。

有許多人會在這場大戰之中死去。

有許多人會在這場大戰之後死去。

豈能不令人時刻擔憂?!

所有人都很奇怪,為何太子不選擇依靠江河之險,將北方四王的兵馬擋住,不讓其如此輕易的南下。

又為何不分兵部署,將南方的湘王楚王等弱小的藩王,先一個個消滅掉。

畢竟現在的朝廷屬於弱勢,兵馬就沒有八王多。

等八王聯合起來,更是幾倍於朝廷。

若是能在開戰之前,多消耗敵方一番,也為隨後的戰役增加幾分勝算。

可是,有識之士們,並不知道當今太子是如何想的。

只以為坐上太子之位的寧王,再也不是草原上那個馳騁無敵戰無不勝的冠軍侯!

天下的輿論,都在探討著,寧王這個一向勇往直前的霸王,終會迎來他的垓下之戰!

另一方的朱權,沒有讓他們失望。

他也沒有大張旗鼓的誓師,而是在接到八王齊聚淮安城的次日,就低調的出發。

朱權帶領七萬京營,還有從京畿周圍抽調的八萬兵馬,加上兩萬寧王護衛軍。

合計十七萬兵馬,奔赴戰場。

這一場戰爭,他幾乎將他所有的兵馬都拉出來。

京城中,只留下五萬兵馬,其中還有三萬是他的寧王護衛軍。

這番安排,不得不說,也是無奈之舉。

拉出來的大將和兵馬,朱權不怕他們作亂。

可是留在京城太多的話,他們在背後搗亂,那這場戰役恐怕就不好打。

所以,雖然京營還沒有以寧王軍的章程訓練兩個月,也都被寧王拉了出來。

連帶著的還有滿朝的武將。

駐紮在盱眙縣。

與敵軍相距只兩百里,精騎一夜即可到達。

日落時分。

朱權剛剛紮營完畢,就收到一條不好的訊息。

孔訥,那個本該好好的享受人生,卻偏偏要出來露臉的衍聖公,發檄文了!

朱權一目三行的看完手中的檄文,隨後撕的粉碎。

什麼東西,一個於國於家無益,天天躺在前人功勞簿上混吃等死的廢物,也配罵他。

什麼禍國殃民,古今天下第一賊子!弒父殺君,暴虐殘忍.....等等一大堆的名頭加諸在他身上。

主打的不是一篇好文章,而是怎麼羅織天下間所有的罪名。

什麼檄文,狗屁不通,壞的也太假!

不過一來就收到罵自已的訊息,晦氣。

“外面是什麼反應?”

朱權靠在椅子上,長長出了一口氣後,問道。

“孔訥的名頭很亮,可文章不怎麼樣,傳播力度並不大,只在州府之地的重要城池傳播,縣中很少。大多數士子被衍聖公的名頭矇蔽,在集會上有犯上的言行,但很多士子也未發表看法。屬下料想他們都在等待這一戰的結果,再做出選擇。”

錦衣衛指揮同知,鳳衛指揮使,身兼兩個監察衙門的雷鳳,彎腰稟報道。

監察百官,刺探軍情,留意天下動態,都在她的職責範圍之內。

她每天要處理的資訊繁雜如煙海,又要有洞察人心,以小窺大的敏銳力,細心,耐心等。

三年以來,她做的越來越好。

如今,對於許多局勢的判斷,也能夠一針見血的評說。

“哈哈哈!是啊,天下的蠢人很多,聰明人也不少,都知道要等到孤和八王此戰決勝負之後,才下場押注,孤就不明白,身為世家大族的孔家主就這麼輕率,早早的下場,也不怕賠的血本無歸?”

朱權抬頭盯著營帳上方的允炆圖案,發出感慨。

一路而來,多看到行軍辛苦計程車卒。

料想到不僅是他帳下,就是八王帳下的許多軍士也一樣,應是頗多勞累。

“屬下探聽到,孔訥自詡雄才偉略,可陛下明詔規定孔家不能擔任任何官職,他整日在府中宴飲哭訴,稱無用武之地,恨不生逢亂世。”

雷鳳又將收集到的孔訥的資訊多出。

“所以看著天下將亂,就迫不及待站出來了?自命不凡之輩啊,呵呵!”

朱權嗤笑一聲,就此不再多言。

實則,對孔訥的判決,已在此刻敲定。

“燕王處的訊息如何?”

在朱權看來,他的對手實際上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燕王朱棣!

並不是說小看其他的藩王,而是...從間諜的較量就可以看出一二。

他派遣許多間諜前往八王處,每一位王爺身側的訊息他都能夠獲得確切的訊息,可是燕王,總是能夠和他來回較量一番。

往往他的探子剛剛冒頭,過不兩天,就石沉大海再也沒有訊息。

戰爭哪裡是快要開始。

而是已經開始多日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慢穿每天都在崩潰邊緣的煞白甜

偏坐金鞍調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