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生和李先生之意呢?”

“臣亦贊同高閣老之意!”

“臣附議!”

“好,”隆慶帝笑著撫掌道,“甚好!”

“父皇,既然四位閣老皆贊同次項提議,不如將陳尚書一同請來商議,”朱翊釴趁熱打鐵,“也好定了章程,內閣也在,便不過票擬之程,直接明旨下召。”

高拱眼前一亮,好呀,夠果斷,老夫喜歡。

徐階則是低頭打理起衣袖,低著頭也不見有什麼表情變化。

“嗯,如此,便去請陳師傅前來,”隆慶帝點頭表示可以。

這回陳洪又是機靈搶先,直接就出列應答,“奴婢這就去。”

馮保見被陳洪搶了先,便收回了要邁出的左腳,恢復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回想著剛剛隆慶帝的話,他聽出了隆慶帝用了請這個詞。

便是剛剛要陳洪去內閣找四位閣老來,也只是用了召這個詞,朝堂內廷都言高拱高閣老深得隆慶帝信賴看重,有意爭奪司禮監掌印太監的都想著怎麼去巴結高拱。

以求隆慶帝詢問何人可掌司禮監時,能讓高拱為自已說上一句:某某就不錯。

可如今看來,這戶部尚書陳志才是真正的大魚,便是剛剛的懷郡王朱翊釴也是客氣的說請陳志前來商議。

懷郡王朱翊釴可是隆慶帝唯一的嫡子,自小帶在身邊悉心照料,年方十二便已經被隆慶帝同意參議國事,隆慶帝已經命人著手準備立儲君的相關事宜了。

得皇帝和未來儲君的看重,陳志這根粗大腿,他馮保可得抱住了。

就在乾清宮內皇帝及朱翊釴和四位閣老就其他一些國事商議之時,陳洪已經急吼吼的帶著陳志趕到了乾清門處。

從陳洪到東江米巷的戶部找到坐班的陳志,將隆慶帝宣召其入宮面見隆慶帝,陳洪就一路催促陳志。

說是萬歲爺,懷郡王以及四位閣臣正在等陳志過去,有要事詢問,不可耽誤云云。

陳志是一個謹慎的人,即使是隆慶帝時常請教於他,以師禮待他,陳志也不敢託大,辦事謹慎,言行端正,對隆慶帝也是臣子對待君王的禮節一一照辦。

可陳志越是這樣對待隆慶帝,隆慶帝反而越發的信任陳志,大小事無不照例詢問於他,只要陳志點頭說可以,隆慶帝便相信陳志,都會說上一句,“有勞陳師傅!”

等陳洪帶著陳志過大明門,穿承天門,經午門到達乾清門時,饒是四月天,北直隸咋暖還春,也把陳志累得一頭密汗。

“先生且先等候,待咱家稟告萬歲爺,”陳洪止住步伐,示意陳志在乾清宮殿外等候。

陳志這會走得急了,氣息上有點兒喘,畢竟已經四十七歲的人了,加上出門有轎子,長年坐班,平時都是慢慢悠悠的走,那裡走過這麼急的路。

“勞煩陳內監了,”陳志喘著粗氣對著陳洪道。

陳洪點頭便跨步進了乾清宮,進了殿便唱諾道,“皇爺,戶部尚書陳志已在殿外。”

隆慶帝聽了正坐直身,“快請陳師傅入殿。”

“是,”陳洪聽隆慶帝著急語氣,快步出了殿,“先生,皇爺請您進去哩。”

陳志正了正烏紗帽,理了理快步走來有些鬆垮的腰帶,抬手示意陳洪,“勞煩引路!”

陳志一入殿,朱翊釴便看出了他頭上的細汗,四月天一頭汗,不是腎虛就是運動過量,便瞪了陳洪一眼,也沒挑明。

“臣戶部尚書陳志拜見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志俯身拱手大禮參見隆慶帝,舉止端正,一絲不苟,旁邊的徐高郭李四人在陳志入殿之時,便已經從凳子上起身側身站立一旁。

“陳師傅免禮,來人,賜坐,”隆慶帝待陳志行完禮,示意侍立一旁的馮保看坐。

馮保也沒有讓小內侍去取凳子,而是自已親自搬來軟凳,小步快走來到陳志身旁,“大司徒請就坐!”

“勞煩馮內監,”陳志謝過陳洪撩袍坐下。

“不敢不敢,大司徒客氣了,”馮保多精明的人,怎麼敢在隆慶帝面前受陳志這一禮。

隆慶帝見陳志端坐,氣息依然有些粗重,又見他額頭有汗,面色潮紅,開口詢問道,“陳師傅這般,可是身體不適?”

陳志拱手道,“謝聖上體恤,殘軀敗體,多年未曾疾走,君前失儀,望聖上恕罪!”

說完還輕咳了幾聲,這幾聲咳嗽聲,直接讓隆慶帝眉毛倒豎,瞪向了陳洪,“大膽狗才!”

“大司徒乃國家柱石,朝廷重臣,朕之肱骨,爾竟敢如此怠慢,”隆慶帝拍著御案,騰的站起身,直接將手旁的硃筆扔向了早已跪俯在地的陳洪。

“皇爺息怒,奴婢該死,”陳洪嚇得急忙求饒。

“你這廝,端得好大狗膽,”隆慶帝氣怒未銷,“拘到內官監,賞他二十板子。”

“奴婢遵旨,”馮保忍住嘴角溢位的笑意,命小內侍左右架起陳洪,拖著便朝殿外走。

朱翊釴見隆慶帝抖完威風,出聲勸解道,“父皇息怒,莫要傷了龍體。”

“皇上息怒,”其餘五人也開口道。

打太監,是文官們喜聞樂見的一件事,隆慶帝剛才發威,他們自然不會去勸,巴不得隆慶帝多打太監幾板子才好。

朱翊釴自然也不會去勸,打的又不是黃通這個自已的親信,陳洪是嘉靖皇帝指派到當時還是裕王的隆慶帝身邊當值。

在朱翊釴眼裡,馮保陳洪都不是自已的親信,有能力就用,沒能力犯蠢就找有能力的代替即可,這大明紫禁城內宮女內侍過數萬,不缺馮保陳洪這一兩個宦官伺候。

隆慶帝剛發完飈,氣也消了,便朝陳志道,“今日請陳師傅過來,便是商議這丁糧稅賦撤物為錢的事,陳師傅為起草之人,今日四位閣老皆在,便具體詳談一番。”

“也好早日定下章程。”

陳志點頭表示明白,“臣所上奏本,其中申明之事,想必聖上與諸位也已經看過,便不在一一闡述。”

“便是商議這開端之處如何選定。”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月流煙渚

by不語

萬人迷美神總是修羅場中心

拖稿一萬年

開局成海軍,我墨鏡一戴誰也不愛

阿熙吃胖了

送你一束白山茶

溫昀晗

全球靈異:十人求生小隊

聞情泣血

異氣世界

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