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晨用過早飯之後,閒來無事便帶著搖椅來到街頭那棵老槐樹之下。找了個舒適的位置撐開搖椅坐好後,順手從口袋掏出一張報紙翻閱起來。突然間,一則關於集郵的報道映入眼簾,瞬間勾起了我深藏心底的回憶。

記得當時還在北京豐臺區五間樓那邊工作,結識了一位熱衷於集郵的好友。思緒漸漸飄遠,睏意也如潮水般襲來,伴隨著這段美好的回憶,我緩緩進入了夢鄉。睡夢中,我彷彿穿越時光,再度回到了那個充滿煙火氣息的五間樓。

當時的五間樓正處於地鐵線路建設的熱潮之中,一片繁忙景象。而在工地旁,住著一戶來自正定縣的人家。男主人不知道在哪裡上班,我從未見過他;家中有個約莫二十來歲的女兒,至於女主人叫啥名兒,我倒是給忘記了,但從一開始認識她時,她就讓我稱呼她為“英姐”。英姐身材略微豐腴,性情豁達開朗,總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樣。也是後來相熟之後才知曉,原來她對集郵情有獨鍾。由於她與女兒一同經營著一家電話吧,所以常常會因為沉迷集郵而忘記收取顧客的電話費,為此女兒沒少跟她嘮叨抱怨。

因為工作較為清閒,所以閒暇之餘我常會前往電話吧與朋友通電話,相互分享生活趣事、交流情感心得等。久而久之,便與英姐熟絡起來。英姐性格開朗,十分健談,尤其喜愛向我講述她關於集郵的那些事兒。每當此時,英姐總是滔滔不絕地暢談著,彷彿那張嘴擁有源源不斷的話語一般。從最初接觸集郵到後來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再到相關的集郵知識以及形形色色、趣味盎然的集郵故事甚至包括一些知名人物等等,可謂包羅永珍、應有盡有……這一切都令我聽得如墜天花。

猶記得那段時間,英姐曾連續一週為我送上美味可口的早餐,並關切地詢問我夜晚睡眠質量如何。面對如此貼心關懷,我內心深受感動。然而就在一週之後的某個清晨,英姐卻突然問:“兄弟,今天是不是休息呀?”聞此一言,我不禁微微一愣,但隨即便連忙回應道:“沒錯,英姐,您找我是有什麼事呢?”只見英姐爽利笑到確有點兒小事。於是我當即讓她直說出啥事。緊接著,英姐便邀請我一同前去集郵市場逛逛。當得知地點位於北京最大的馬甸郵市時,我心想自已從沒有去過那裡,不妨趁此機會前去開開眼界,遂欣然答應。

英姐一路上興致勃勃地向我講述著馬甸郵市那波瀾壯闊的變遷歷程:起初,這裡只是北京第一的北京月壇郵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需求的增長,它逐漸演變成了北京月壇集郵品交易中心;後來又歷經多次更名與遷址——先是北京福尼特月壇郵幣卡市場,接著是北京宜美嘉月壇郵幣卡市場,再到北京大鐘寺宜美嘉郵幣卡市場……最終定格成如今赫赫有名的北京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英姐對每一次變革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彷彿親眼見證了這一切的發生。她的話語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一扇通往歷史深處的大門,讓我領略到這個行業的興衰榮辱以及背後所蘊含的無盡故事。

從郵幣卡市場歸來後,生活依舊如往常般平靜無波地繼續著。終於有一天,我接到了調往大興區黃村工地的通知。懷著些許不捨,我與英姐道別,踏上了前往新環境工作了。儘管身處兩地,但我們仍保持著聯絡,偶爾通個電話,互道一聲安好。

然而某天,英姐突然打來電話告訴我,她們一家決定回老家了,不再外出東跑西顛了,要安穩的生活。她還囑咐我,如果有機會路過正定縣,一定要給她打個電話,屆時她將盛情款待,請我品嚐當地美食,並送上家鄉的特產。可惜這個約定最終未能實現......

就在這時,一陣喧鬧聲將我從沉思中拉回現實。我猛地睜開眼睛,發現周圍前來閒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我默默地收拾起腦海中的回憶,重新投入到眼前的生活之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