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樹大招風

6月30日,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唐翔千在《明報》發文。

他極其憂慮的指出,由於目前香港資本市場投資風潮盛行,導致製造業難以維持。

最後,他強烈呼籲港府出手拯救製造業。

文中,唐翔千還牽扯到了方鶴軒,說他在深圳建廠造車,是本地製造業空心化的先兆。

方首富看完這篇文章,略略有些不爽。

老子在香港不是還有玩具、體育用品、電池、電腦等工廠嗎?

怎麼就成了香港製造業外移的帶頭罪人了?

方鶴軒和唐主席之前在蘇浙滬同鄉會上見過面,但兩人不算熟悉。

自己也沒得罪過他,他幹嘛要含沙射影呢?

而且,香港製造業盛極而衰,本身就是港府就經濟結構騰籠換鳥的很早就制定的決策,

跟他這位首富有半毛錢關係嗎?

方鶴軒給包船王打了電話,想要問明情況。

老包也看到了明報的新聞,在方鶴軒聯絡他之前就已經搞清楚了情況。

拿方鶴軒說事,無非就是讓香港市民清醒知道,再不重視本地製造業,空心化將在所難免。

這裡面沒什麼恩怨,純粹就是樹大招風。

所以,他非常擔心香港製造業的前景。

老唐雖然是個實業家,但不懂政治,對香港前途的一腔熱血只能是白灑了。

還有,香港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不能一個產業出了點問題,就要政府消耗納稅人的錢來救市。

除了投資減少以外,再加上因油價上漲造成的全球經濟衰退,也間接拖累了香港製造業近些年的出口。

於是,越來越多苦哈哈的製造業企業主都加入了炒房的行列。

更讓老唐擔憂的是,10天前和內地成立的工業合作委員,為本地的廠佬們將工廠遷入內地掃清了第一道障礙。

特別像後來內地的很多製造業老闆發現辛苦一整年還不如老婆炒房賺的錢。

不同於其他金融資本,他一直都在製造業領域深耕與堅持。

香港經濟脫實入虛,由轉口貿易和製造業轉向金融、旅遊等產業,是港府高屋建瓴的戰略規劃。

另外,作為已經在香港落地生根的內地移民,他非常重視香港製造業的改進與升級。

很多在製造業裡賺辛苦錢的工廠主們紛紛將資金轉投入到這“三市”裡。

但是,自從兩年前開始,香港的房市、地市、股市都開始出現了投機風潮,

反正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促成香港儘快去工業化,如果能加速這個過程,他不介意捧港府的臭腳。

全文就只有一個意思——你老唐太沒有大局觀,眼皮子只盯著自己管的那一畝三分地。

但他也不是好脾氣,於是第二天在自己的《南華早報》上同樣寫文反駁唐翔千。

後來,他本人也成為香港的紡織大王之一,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實業家。

唐翔千出身無錫紡織世家,他爺爺在清末時就創辦了紡織廠。

在經濟上,港英當局絕對是小政府,即使方鶴軒不提醒,港府大機率也不會出手。

聽完包玉剛的一番解釋,方鶴軒也很無奈,頗有一種有氣無處撒的鬱悶。

他還以為香港是後世的內地,只要哪哪出問題了,政府都該管,典型的巨嬰思維。

其實他們兩人的論戰,香港很多有識之士都明白其中的利弊得失。

但政治領導一切,香港製造業北上,是無法阻擋的趨勢。

7月2日,香港九九金的價格再次大幅下跌。

從6月29日收盤的2886港幣/兩降到了2743港幣/兩。

三天時間,跌幅達到了5%。

僅2日這一天,下跌金額就超過了80港幣,創下18個以來的最高跌價記錄。

港股轉熊的訊號不止這一個。

7月17日,香港銀行工會宣佈將本地利率提高一厘,最優惠利率也達到了18厘,創歷史新高。

其實,港府在這兩年裡已經不止一次要求銀行工會提高利率。

但依然無法阻止投機和炒貨風潮。

而現在,美元走強,在香港這個準金融中心遊水的熱錢已經開始大量回流美國,這就是從魚塘裡抽水。

而提高利率,原本從銀行或者私人財務公司貸款買樓花投機的炒家,還有貸款開發樓盤的中小型地產公司,都面臨著更大的資金壓力以及還款風險。

不過,即使多管齊下,香港依然有些白痴看不清形勢,只能說,有些錢,這幫人真的沒腦子賺。

諷刺的是,銀行工會一宣佈提高利率,同一天,港股反而逆勢上揚。

恒生指數突破千八大關,從6月12日的點上漲到了點。

不僅創歷史新高,單日交易額也有億港幣。

根據方鶴軒的記憶以及判斷,點,就是最高點了。

接下來,港股轉熊,一路下跌的戲碼,將會不斷上演。

許多靠股市集資的地產公司,都將處於資金鍊隨時都可以斷裂的危險中。

而在下半年,伴隨著股市下跌以及兩國談判造成香港前景不明的恐慌,

樓市的大撲街,才會是腥風血雨、一片慘不忍睹。

方鶴軒指示自己的投資經理在7月12日就將把手中買多的幾十支股票全部清盤,然後在15日馬上轉入做空。

他相信,透過這兩輪的操作,起碼能賺個二三十億港幣,也算是為下半年收割價格大跳水的房產和地皮增加了一點儲備金吧。

到了他這種身家,二三十億港幣還真沒多大感覺。

他喜歡的是這種盡在掌握的成就感以及“統統都是我的”的滿足感。

方鶴軒之所以想要成為香港的樓王,除了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個原因之外,

無非還是因為在未來二十三年內,鉅額且穩定的租金,是他經營事業的一大現金奶牛。

這是根基,有了保本的,心裡才不慌。

這樣,他才有底氣在高科技領域大筆砸錢。

不像兩馬,他本人在股份上還是偏保守的。

能不賤賣公司股份就儘量不要融資,靠租金來支援,不香嗎?

後世,香港五大地產公司,每年每家光是收房產租金就有幾百億港幣,妥妥的地主王。

方鶴軒立志超越他們,成為香港最大的包租公。

感謝書友20171029004947168的推薦票!

<BR />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山海世界看盡世間百態

白草採林夕

我在快穿小世界中橫行霸道

慕曦曦鴨

破曉之初

阿錢吃不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