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綿薄之力

外公外婆家是民國時期建造的灰磚灰瓦房,一層設計。

四房一廳,包括三間臥室和一個廚房。

廁所是農村典型的茅廁,倒是沒有和房子連在一起。

在鄉下,這樣的房子還算不錯,起碼不是土牆結構。

外公在解放前讀過師範學校,後來一直在中學當語文老師,典型的教書匠形象。

外婆也念過女子中學,畢業後做過一段時間女賬房,

解放後,一直在紡織廠上班,如今已經退休在家。

某段時期,兩位老人和舅舅們都遭過罪,略過不表。

二舅盧定國上過大學,現在在寧波一家國營工廠當了部門小領導,在市裡有單位房住。

二舅媽叫吳慧蘭,在銀行當出納,兒子盧思傑今年11歲,女兒盧思燕今年9歲。

一家人都感慨不已,這些年,大家過得都不容易,但總算熬過來了。

“就算二舅以後在城裡定居,家裡還是太擁擠了。”

“嚯,到現在已經有44年曆史了,真夠久的。”

“外公,這可不是浪費錢,你想想,我以後會經常回內地,老媽一年至少要回來個兩三次吧。”

問清楚情況後,老媽盧巧玲才總算徹底放下心來。

“我想想民國24年,嗯,也就是1935年修的。”

“外公,兩位舅舅,我在想,咱這房子也不算文物,拆了不心疼,乾脆起一座新的,怎麼樣?”

三舅媽叫孫曉霞,只念過初中,如今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

基本上,困難都過去了,盧家如今過得比一般人強。

三舅盧定邦只讀過高中,當下在餘姚一家國營汽修廠上班,老婆跟著父母住,他自己只在週末才回家。

“現在就住的挺好,瞎浪費錢幹嘛?”

晚飯吃的一般,至少方洛依就沒動幾筷子,

不過,現在還是過年期間,這些飯菜已經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了。

如果方鶴軒沒出息,估計她也不會說出來,免得全家人擔心。

飯後,他跟外公、舅舅坐在客廳閒聊起來。

“外公,咱們這房子哪年建的?”

沒什麼狗血事情發生,兩個舅舅和小表弟們都不是什麼頑劣之人,普普通通的生活。

“嗨,這哪算久,村裡很多家的房子還是清朝那會兒蓋的,離現在都有幾百年了。”

“現在,咱們這一家子,就三間臥室,哪夠住的?”

由於三舅沒讀大學,所以結婚的早,20歲結婚,21歲生下兒子叫盧思文,今年12歲,是三個小傢伙中年齡最大的。

盧巧玲也把自己這些年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家人。

方鶴軒讓九紋龍他們去鎮裡的招待所歇息一晚,

自己則跟老媽、妹妹今晚住在這座老房子裡。

“何況,這房子裡沒有空調、電扇、浴室,沒有專門的餐廳、客廳,住著著實不舒服。”

“以後啊,那些大官要是來家裡慰問,看著這樣的破房子,會不會在心裡腹誹,我這個做外孫的是不是太不孝了呢?”

“可是.”

“爸,我覺得阿軒說的很對,您和媽年紀大了,是該頤養天年了,住的好一點,對身體有益,我們這些做後輩的也放心不是?”

“對,二舅說的不錯,不愧是當領導的,高屋建瓴,一針見血!”

“呵呵,哪裡,阿軒你就別開舅舅玩笑了。”

“外公,您老不用擔心錢的問題,我老媽這二十年來沒有機會盡一點孝心,我這個當兒子的就替她孝敬孝敬二老。”

“傻孩子,我們這些當爹當媽的生兒育女,又不是指望他們盡孝。”

“話是沒錯,但咱們中國人敬老愛幼是傳統,不能從我這一代就丟掉。”

“呵呵,你是有大出息的,外公也就不矯情了。”

“阿軒,那伱覺得該怎麼搞?”

“三舅,這事恐怕以後得主要靠你了。”

“???”

“我的意思是,你離家近,以後重蓋房子,你要監督好施工質量。”

“嗯嗯嗯,我一定把好關!”

“這房子肯定是要全部推倒的,但我估計面積不夠,看能不能買下週圍一些土地,稍微建的大一點,蓋個三層左右,設計成花園式別墅.”

“這會不會太張揚了?”

“外公,我們建房的手續一切按規矩來,不佔別人家便宜,也不為難政府,三層而已,以後很多人都會有樣學樣,建的比我們還誇張,您老信不信?”

“只是.我就怕有人說閒話。”

“嘴長在別人身上,沒辦法阻止的。”

“我打算給村裡捐一筆錢,主要用作修橋鋪路,這樣,他們再說閒話,也沒什麼底氣了。”

“憑什麼給他們修路?”

“三舅,錢不算什麼,路修好了,方便咱們一家人出行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人佔了便宜,隨便他們佔,我們只需要好名聲。”

“老三,你看看你這外甥,再瞧瞧自己,丟不丟人?”

“爸”

“閉嘴,說的越多越讓阿軒笑話,你那點見識,連你外甥一根汗毛都不如!”

“外公消消氣,我覺得三舅將來也會有大出息,只是還在蟄伏而已。”

“阿軒,你可真是我的知己,不像老頭子,一點眼光都沒有。”

“你嘀咕什麼?”

“.我說阿軒真聰明。”

“廢話,還用你認證嗎?”

“額”

“外公,我還打算為泗門鎮捐建一所中學,您老覺得如何?”

“好事啊!鎮裡現在有好幾所初中,但是規模都不大,學校的設施也很欠缺。”

“如果你真的願意捐資助學,那真是澤被後人的事,我這個老頭子也會跟著沾光。”

“那就建一所大的,將這些初中都合併起來。”

“好好好!”

······

如今人民幣兌港幣是接近1:3,

方鶴軒目前也沒有多少錢可以捐,只能小打小鬧,

修路建學校,算是盡一點綿薄之力。

鎮裡聽說盧家的香港外甥要捐錢建學校,哪能不高興?

鎮高官親自登門感謝,方鶴軒承諾捐200萬人民幣。

不要小看這個數字,如今可是非常有購買力的。

兩年後,這所中學正式建成完工,並取名為“玉秀中學”。

當時的鎮高官為了討好方鶴軒,打算將中學改名為“鶴軒中學”,

但被他給委婉拒絕了。

不過方鶴軒還是稍稍暗示了一下,可以用自己外公外婆的名字來命名。

鎮高官心領神會,這就是“玉秀中學”名字的由來。

感謝周園園地月票!

感謝aabb88abc、喜歡你那份”曖昧、青衫如故_cd、飛翔翡翠的推薦票!<BR />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請在娛樂圈橫著走

冬不凍

墨雪宸至妖

朱子曰

天計右眼

我真不叫李重山

賽博:開局倆蘿莉,裝備全靠買

左走大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