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家(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

域多利收押所,

在二戰時被稱為域多利監獄。

1978年中期,

由於越南難民大量湧入,

域多利收押所將收押人員轉移到荔枝角收押所,

空出來後專門關押待遣返或者遞解出境的越南男女囚犯,

故又複稱域多利監獄。

地處港島中區奧卑利街16號,

曾經關押過各種政治犯,是高等設防監獄。

大概九點,

獄巴將方鶴軒送到這座收押所外面的公交站,

一溜煙功夫就跑沒影了。

“哥!看這裡,看這裡。”

即使如此,

將重慶大廈當成了招妓嫖娼的主要場所。

目前,大廈裡的外籍住客也多是一些歐美的嬉皮士或白人遊客,

逗得15歲的小姑娘咯咯直笑。

讓方洛依給自己哥哥倒水,

位於彌敦道36-44號的重慶大廈,

透過紅磡海底隧道進入了九龍半島。

60年代末,

從越南戰場退下來到香港休整的美國大兵,

“什麼意思?”

逼仄狹小不說,還長期見不到陽光。

有個手舉相機的記者躲在一根電線杆後面,

又不是一直住,

方鶴軒的家也是租的,

20多個平方,不算太擁擠,

1961年建成之初,

本也是香港知名的高檔住宅,

並將空出來的物業轉讓給內地新移民。

重慶大廈原有的香港房東都陸續搬出,

瘋狂的朝他們摁下快門。

將衝過來的妹妹抱在空中來了個360度大旋轉,

如今的重慶大廈也不適合方鶴軒一家住。

經常有英國的高階軍官和香港本地明星出入。

轉過身去,看見對面站著的兩個俏麗的身影,

盧巧玲的大排檔位於尖沙咀海防道,

為了就近做生意,

他們肯定也不能住的太遠。

她則忙著做飯。

“哥,你可真厲害!”

他放下行李包,張開雙手,

一家人選擇搭taxi回家,

盧巧玲回到家,

起碼比籠屋、劏房之類的要好很多。

包含了五座非常逼仄17層建築。

房子是一室一廳一廚一衛,

方鶴軒以前就是一直睡在客廳一角的摺疊床上。

方鶴軒聽見一個非常清脆的女聲,

另外,由於很多房子都已經被改造成隔間對外出租或者用作旅館,

這裡人員流動頻繁,治安問題開始增多,

對女性而言,已經不是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已經讓遊秉文留意有沒有好的半山別墅了。

就在這一家三口享受團聚的時候,

離他們不遠的地方,

然後又和老媽來了個深情擁抱,

讓盧巧玲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今天沒來接方鶴軒,

也是不想打擾方家三口團聚的興致。

“就是,就是你在監獄裡還能賺那麼多錢,太誇張了!”

嘴角不自覺揚起了一個好看的弧度。

方鶴軒上輩子雖沒住過這樣狹小的房子,

但也能適應。

70年代以後,

要到八九十年代,

這裡面才會有大量的東南亞、南亞、中東的不法分子長期逗留。

“呵呵,小丫頭,那麼多錢是多少啊?”

“嗯報紙上說你有10個億。”

“別聽他們瞎吹!”

“那到底是多少?”

“伱要知道幹嘛?少不了你吃穿,作業寫完了沒有?”

“哥,你怎麼這樣?我同學問我,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那正好不說,過幾天,我幫你轉學。”

“啊?”

“你現在是億萬富翁的妹妹,綁匪要是抓了你找我要贖金,我給還是不給?”

“當然給啦!”

“這不就得了,給你換家更安全的學校,免得我要多交贖金。”

“哥,難道你的親妹妹還沒贖金重要嗎?”

“你幹嘛要把自己跟贖金對比?你是獨一無二的。”

“呵呵呵呵呵!”

“別傻笑了,問你件事,之前老媽借錢給我打官司,有來要債的沒有?”

“當然有啦,樓下王師奶和隔壁陳伯就來要過好幾次,不過,你上報紙後,他們就再也沒來過了。”

“還有嗎?”

“就只有四五家借了錢,另外幾家倒是沒來。”

“那大排檔那裡有沒有人說閒話?”

“打邊爐店的肥婆芳還有咱們店鋪的女房東造謠老媽勾引男人,她們自以為隱秘,哼!”

“哦,還有!樓下士多店的老闆娘也在傳老媽壞話。”

“反正,反正我是不想繼續住在這裡了,很多人都講你是小偷和社團混混。”

“呵呵,依依放心,過幾天我們就搬走,住大別墅!”

“哥,真的嗎?”

“真的不能再真了。”

“哈哈!”

方洛依聽見哥哥肯定的回答,

高興的又蹦又跳。

她還跑到廚房,興奮的告訴老媽這個訊息。

方鶴軒看著她那興奮勁,心裡很是感慨。

小姑娘住在這裡肯定特別的憋屈,

不然,反應不會如此強烈。

他再次環顧這間屋子,

確實太小了。

走進母女倆的臥室,透過裡面唯一的窗戶看向外界,

只見上午還有的陽光,此時已經被雲層遮住。

香港的天氣就是如此,

上午是天晴,下午可能就立馬轉陰,然後又會出現狂風暴雨。

他百無聊賴的開啟電視,

看了一會兒tvb的電視劇,

就沒了繼續下去的興致,

服化道實在是太粗糙了。

他還想出門去逛逛,將這樓上樓下都轉一遍,

但老媽卻告訴他飯菜做好了。

一家人擺著小凳子,

圍著電視機前的茶几而坐,

茶几也充當了飯桌的角色。

不大的桌面上擺上了五道菜,

分別是醬爆八爪魚、白蟹炒年糕、雪菜黃魚、水晶油包以及提前熬好的蓮藕排骨湯。

主要是寧波菜,

也是方鶴軒的前身很喜歡的幾道美食。

方鶴軒的爺爺方鏡堯是寧波人,

老媽盧巧玲也是寧波人,

所以寧波菜在方家的地位極高。

據說,已經身家百億的船王包玉剛,

至今也保持著每天以寧波菜為主的飲食習慣。

方鶴軒就在飯間同老媽聊起了這位同鄉,

讓盧巧玲也是驚歎不已。

她覺得自己兒子能夠出獄,全靠了包玉剛的關係。

方鶴軒也只能點頭應是。

他也打算明天去拜訪這位神交已久的船王,

順便再在船王面前給我們的李超人上點眼藥。

既然他重生來到了香港,

再讓此人“專美於前”,

對香港、對華人,

都不是什麼好事!

感謝書友20180207002949655的推薦票!

感謝張小胖9800的月票和推薦票!<BR />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請在娛樂圈橫著走

冬不凍

墨雪宸至妖

朱子曰

天計右眼

我真不叫李重山

賽博:開局倆蘿莉,裝備全靠買

左走大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