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正直,端方,大度,即使到了陌生的地方,也不會有困難。

《論語·衛靈公》雲: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mo)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一個人如果言行忠信,行事篤敬,即使到了陌生的地方,也可以暢通無阻。否則,就算是在自已的家鄉,能行得通嗎?

我們如何做到直、方、大呢?

《論語·學而》回答: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堅持學習和實踐,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別人不瞭解自已,卻不怨恨惱怒,不就是有德君子嗎?

要做到直、方、大,就要堅持學習,就要耐得住寂寞。德不孤,必有鄰,只要我們刻苦學習和實踐,不斷精進學問和品德,身邊志同道合的朋友會漸漸多起來。

孫悟空護送著唐僧,為了普度眾生的理想一路向西,跋山涉水,降妖除魔。他吃了很多的苦,遭了很多的難,還經常被師父誤解。他也猶豫過,彷徨過,但是他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過。

伴隨著孫悟空的堅持,他的磁場變了。以前的敵人變成了真朋友,以前不認可他的神仙,開始發自內心的稱他一聲大聖。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成了他西天取經的同伴,二郎神、哪吒、二十八星宿成了他消滅妖怪的好幫手。有他們的幫助,孫悟空無往而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心懷美好希望,持續努力。就算沒有豐功偉業,也會有好的結局。

《論語·泰伯》雲: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有才能卻向沒才能的人請教,知識豐富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學富五車卻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經綸卻很謙虛,就算被人冒犯了也不計較。這樣的人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也不會動搖屈服,“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可以把年幼的君主和國家政權託付給他。

《論語·泰伯》又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到西天求取真經,回東土大唐普度眾生,這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和偉大的功業,道路遙遠,任務艱鉅,唐僧和孫悟空師徒必須意志剛強,品性堅毅,否則他們不可能堅持下去。尤其是唐僧,他手無縛雞之力,卻存著為取經奮鬥終身、死而後已的覺悟,孤身一人一馬西出長安。他的堅韌和執著感染了孫悟空,也激勵著另外兩個徒弟豬悟淨和沙悟能。

唐僧的人格魅力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師徒四人不畏艱險,奮勇向前。我親愛的朋友,你有什麼理想呢?或者說,你究竟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啊?

如果樹立了理想,就為這個目標不懈努力吧!就算不被其他人理解,不必爭辯,不必強求被認同,無論多麼艱難,不要輕言放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懷柳安眠

晚夢亦清歌

驚呆!病美人她武力值爆表

白狗子

快穿:絕情丹路人攻略短命白月光

宥宥的

小魅的番茄分身的新書

小魅的番茄分身

怦然心緒

桐竹兮

該出手了

中二病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