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平凡的夏日午後,在一個文物修復室內,一名少年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全然不知一位老者已經悄然的走到他的身後,一把揪著他的耳朵,“好啊,你小子,又在偷懶,我交給你的工作完成了嗎?”,老者大聲呵斥道。

“疼疼疼,師父,我錯了,再也不敢了,工作我都完成了。”,少年急忙回答。少年此刻正低著頭面向老者,等待著被批評。但事情並未像他料想的一樣,老者嘆了口氣,轉身走向他的工作室內並示意少年進來。

“清緣,你來到這裡工作已經有兩三年了吧,想當初和你一塊兒來的李申和趙子明因為工作枯燥,工資微薄不到一年就辭職了,也只有你堅持到了現在,我相信你是熱愛這個事業的。”老者的情緒有了明顯的波動,少年此刻也正像學生聽老師在講臺上訓話時聽著老者的訴說。

老者喝了口水,繼續說到,“近些年來,文物修復師這個行業並不景氣,雖然你不說,但我也明白你的心中也出現了一些倦怠,我們這個行業基本上都是靠著自已的熱愛堅持下來的,我們就是連線古代與現代的橋樑的建造師,我幾乎將自已的一生都花費在了這座橋的修補上。但不瞞你說,我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我只能盡我所能將我的全部本領傳授與你,不忍將它們失傳。”說到這裡老者突然劇烈的咳嗽起來,少年急忙倒杯水給他遞去,老者接過後並向少年遞過去一個檀木盒子,並對他說,這幾年從未讓他接觸真品,就為了磨鍊他的性子,因為這個行業一點馬虎也不能有,一個小小的差錯可能就會造成一段珍貴歷史的遺失。

這幾年下來,吳清緣的手藝是越來越精細,修復本領也大大提高,是時候讓他親自的去修復一件件歷史文物,感受歷史帶來的厚重和滄桑感,更好的投身於這個行業。

夜晚, 吳清緣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心裡想著今天師父對他說的那些話,內心五味雜陳。他也在自已內心中問過自已很多次,“我可是985畢業的高材生,什麼工作找不到,為什麼就非得選擇這麼一個無聊且工資不高的工作呢?”。但每次回答他的都是同一句話,因為這份工作是我真正所熱愛的,我們修復的不僅僅是文物,更是一段歷史的修復。

吳清緣由於這幾天的高強度工作,早早的睡去,卻殊不知師父給的那個檀木盒子在黑夜中發著微弱的光芒。

第二天一大早,吳清緣就起床了,拿著盒子來到工作室。急切的想看看師父交給自已第一件修復的文物是什麼。

開啟盒子,眼前之物讓吳清緣感到無比的震驚,這是一個皇帝金冠–金絲翼善冠,吳清緣知道這是萬曆皇帝定陵出土的文物,這個金冠也是唯一發現的皇帝金冠,金絲冠。

吳清緣感覺到此刻的壓力十分的大,自已從來沒有單獨的修復過這麼貴重一件文物,稍有差錯,自已還能不能在這個行業待著了。他仔細的觀摩這個皇冠,這是權力的象徵,多少人想帶上它,坐上權力的龍椅,俯瞰眾生。

吳清緣卻在心裡想:當皇帝有什麼好的,整天累死累活的處理國家大事,要是我就當個王爺之類的,豈不快哉。

吳清緣整理了自已的思緒,開始著手修復。在花費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後,吳清緣終於把它修復完成。看著外面的天色已黑,吳清緣伸了個懶腰,這幾天實在是累的不行。趴在桌子上就沉沉的睡去。

吳清緣一睜眼發現天亮了,吳清緣準備下床又開始一天的工作,卻突然發現這不是他的家,環顧四周,自已感到非常的陌生。

這裡雖然不是那麼的富麗堂皇但也顯得樸素有致。

不對!

吳清緣一拍腦門,發現這裡的環境好像已經不是在現代了吧!

此時,一位婦女推門而入,其著裝也顯然是古代婦女所特有的穿著。

“白圭,你終於醒了!”婦女十分震驚的說到,並趕忙走到床邊。“你知道你昏迷的這幾天我和你父親都快急死了,尋遍了名醫也不見效,還以為……”說到這裡,婦女已經有了明顯的哭腔。並對身邊的下人說,“趕緊告訴老爺,說兒子醒了。”

而我則是感到滿臉的問號,我是誰?我在哪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不等我想明白這些事,就聽到了外面好像有陸陸續續的人的腳步聲。

“白圭,你先暫時歇著,我先出去一下。”說著,就把房門關上。而我按耐不住好奇心,就開啟房門,出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也許也能知道目前是什麼狀況了。

房屋大廳內,已經有許多人聚集,看穿著,不是富商巨賈就是達官貴人。並且還拿著許多禮物。吳清緣湊近去聽他們在說什麼。

“恭喜啊,張大人,貴公子小小年紀就高中舉人,必定前途無量啊!”

“是啊,張大人,貴公子真乃神童也,以後飛黃騰達了,可不要忘了我等啊”

那個被人們稱作“張大人”的男子,正站在人群中中間,表情中無不顯示著喜悅。

聽到這裡,根據吳清緣所瞭解的幾個關鍵資訊:白圭,少年舉人。他腦子突然清晰了起來,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明朝政治家,改革家,素有“千古一相”的稱號。並且還是個在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

我原來是穿越了嗎,還是穿越在了張居正的身上,我以為這種事只存在於小說中啊。吳清緣腦子裡這樣想著,雖然知道了自已目前的身份,但還是有很多疑問擺在他的面前。其他的事可以先放一遍,首要的就是如何才能回去,總不能一直待在這裡吧。腦海中正一遍遍回想著小說中主人公是如何回到現實世界的。

1.改變歷史的原本軌跡,打成不一樣的歷史結局。

2.順著原本的歷史發展方向,幫助所附身的歷史人物完成任務,改變他們的結局。

3.從某個高人那裡獲取超能力,完成一件件歷史任務,解鎖傳送法陣。

正想到這裡,遠處就聽到有人喊,白圭來,過來,見過各位大人們。吳清緣就走了過去,一一向他們作揖。眾人都稱讚不已。

送走了眾人後,父親對張白圭說,“我們張家曾經也輝煌過,如今想重新回到之前的那個光景還得靠你啊,兒子,我知道你的志向,你絕不會甘於平凡,你一定能被後人所記住。”他說的一番話無不感到激動。吳清緣知道張居正的未來,也知道他的結局,不禁想著,如果張居正知道他自已的結局是那樣的話,他還會選擇走這條道路嗎,還會選擇這條充滿著罵聲,挫折的效國之路嗎?

其實,吳清緣也很想知道張居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究竟是個能臣還是個權臣,是個明臣還是個貪臣。這些疑問吳清緣在之後的經歷中都會明白。

次日,又有一位大人來到張家,張父說他就是湖廣巡撫顧璘。吳清緣在心裡說,“幸虧我在修復萬曆皇冠的時候還仔細看了張居正的生平,不然的話許多人都不認識,這無疑加大了難度”。頭次的鄉試就是因為顧璘的阻撓而落榜,不然憑藉張居正的頭腦,何必考第二次。

但是,吳清緣卻轉念一想,那時的張居正是何等的傲氣,小小年紀就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但也正需要這次的磨鍊,方能成就之後的大事。所以說,張居正是感謝顧璘的, 在之後到了風雲詭譎的官場,他或許也會想到顧璘教給他的道理:沉穩冷靜,磨鍊意志,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都要有自已的志向。

果然不出所料,顧璘在見到吳清緣時肯定了他的才華,並說“次子將相才也”。並將他的犀帶贈與吳清緣,然後對他說:“你之後絕對會有很大的成就,你才是應該佩戴這條犀帶的,你要去做伊尹,顏淵,不可就拘泥於此啊!”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封疆大吏方可佩戴犀帶,而如果做官,能夠佩戴犀帶的,那就只有一個職位–宰相。或許在此時此刻,張居正命運的齒輪才開始真正的轉動,他的內心已然埋下了一顆種子。

顧璘說了很多,吳清緣也能從中感受到他的真情和對才子的賞識。或許也是這幾句話,讓張居正有了遠大抱負,有動力去作為一個能臣去成就一個輝煌的朝代。沒有他的這一番話,沒有這一次的磨鍊,張居正或許會心高氣傲,縱情瀟灑,也就不會成就一番大事。因為他自已就是這樣的,他不忍看到大明王朝一顆新星黯淡下去,他要點亮他

吳清緣仔細的撫摸著這條犀帶,他要開始完成接下來的任務,不光是為了自已能夠早日回去,也是為了揭開這個“千古一相”的真正面紗。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開局震驚秦始皇

搬運工1號

山海經之吞噬

綠皮紫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