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清晨明媚的陽光和悅耳的上課鈴聲,同學們迎來了初中一年級的第一節數學課。這堂課的知識對於大家來說相對簡單易懂,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讓每個孩子都能夠輕鬆理解並快速掌握。

緊接著便是第二節語文課的開始。翻開課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朱自清先生那篇著名的散文——《春》。文字間透露出對春天獨特而細膩的感受,彷彿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眼前:綠草如茵、百花爭豔;春風拂面、鳥語花香……同學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只見課本里寫著: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裡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語文課對於不二來說不難,語文老師點了不二的名。

“不二同學,你來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意吧。”語文老師何丁說道。

“《春》是一篇滿貯詩意的散文。它以詩的筆調,描繪了我國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綠草如茵,花木爭榮,春風拂煦,細雨連綿,呈現一派生機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擻,辛勤勞作,充滿希望。”不二說道。

“很好,請坐。”

“《春》是一曲讚美青春的頌歌。作品起始寫道:“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兩個“盼望著”的詞語重疊,強化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腳步近了”,更把春天擬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們走來。”何光老師開始講解道。

“朱自清不愧是語言大師,他用文筆把短暫的春天從自然界拉回到書面上,使其四季常駐,隨時可睹。”

語文老師開始對這篇文章開始講解到。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沒有詩文創作初期的那種淡淡的哀傷的情調,而是非常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樂的情緒。

其實這個時期正是作者苦悶彷徨,卻在埋頭於古典文學的階段,因此對於春天只能做田園牧歌式的抒情,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精神。”

在這一世,不二很認真的聽課著,因為對於不二來講,他很享受在這裡學習的過程,對於不二來說,這裡的學習是一次巨大的享受,他也覺得在這裡的學習可以更好的進步。

不二認真的做著筆記:《春》一文結構嚴謹,是典型的“總起——分述——總結”結構。本文第一、二節寫了春天來到,萬物甦醒,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起著總起的作用。第三、四、五、六節是分述部分,第三節運用擬人化手法描寫了春草活潑調皮的樣子;第四節描寫了春風中溫柔的柳枝,混合的氣息,鳥兒的歌喉,牧童的短笛;第五節描繪了朦朧安詳的如詩如畫的春雨美景;第六節寫了春天裡,人們趕趟兒似的,一個個出來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第七、八、九節運用博喻的修辭手法,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起著總結全文、寄寓主題的作用。

曾經的不二對待語文這門學科並未特別上心,但儘管如此,他還是能夠輕鬆取得不錯的成績。然而如今卻大不相同,此時此刻的不二學習態度異常端正、全神貫注。

四十五分鐘轉瞬即逝,隨著第二節課下課鈴聲響起,課堂宣告結束。不二感到有些睏倦和疲憊不堪,彷彿身體被掏空一般。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成為炮灰,我手拿劇本躺平

君臨JUN

行醫奇遇傳記

清風書齋

國運,千面萬相

風從林

糙漢的腰不是腰,總裁奪命的彎刀

國服貂蟬富得流油

黎明陷落前

齊殊

攤牌了,我掉進了大佬窩

是幻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