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文章主考官已經打過分了,但是殿試的時候,皇上武則天也會親自審閱。

殿試前,每個考生的卷子會重新封印,並在封印袋子上面寫上考生的名字。

李思誨借協助主考官整理考生卷子封印袋子的機會,把自已兒子卷子的封印袋子故意裝作不小心弄溼了,然後向主監考官李昭德要了一個新的封印袋子。

並在其他監考官不注意的情況下,把事先藏在自已袖口裡面的自已兒子曾經抄寫的文章《滕王閣序》放進了袋子裡面。

殿試當天,三十個考生站在大殿中央,全部都是意氣風發,英俊瀟灑,才氣逼人。武則天看到考生個個都是青年才俊,可以說是滿心歡喜,當天的心情是好極了。

武則天拿起主考官遞上去的卷子後認真的看了起來。

當武則天看到慕容雲霽和盧雲章的文章後,她甚是驚訝,大讚為奇文。

武則天對下面的大臣說道:“慕容雲霽和盧雲章的文章不相伯仲,難分高下,都具備今年科舉選才狀元的水準,至於到底誰能夠獲得頭名狀元,還需經過治國策論應答之後才能夠最終決定。”

這個時候,朝堂下面的李思誨站出來大聲說道:“這都是皇上的英明神武之功,才使得武周人才濟濟,臣以為三十人之中定有超過慕容雲霽和盧雲章的英才。”

雖然武則天覺得李思誨屬於阿諛奉承之徒,一向不待見他,但此次李思誨的話語還是令她十分高興。

這個時候,她想起之前聽到李思誨跟武三思說他兒子李敏也進了最後的殿試。於是不由自主的想先看看李思誨兒子寫的文章。可是拿出李思誨兒子李敏的文章剛看了一眼就放下了。

放下李敏的文章後,武則天把慕容雲霽和盧雲章的文章遞給旁邊的太監,讓他朗讀給下面的大臣們聽。然後讓大臣們評判一下兩篇文章孰高孰低。

太監讀的第一篇就是慕容雲霽的《寒窯賦》: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

有先貧而後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經綸,白髮依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醜之婦。蛟龍未遇,潛水於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裡已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他日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於一人之下,而列職於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迴圈,週而復始焉。

讀完慕容雲濟的文章後,太監又開始讀盧雲章的《勸世章》: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時有常序,鬼神有常靈。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金銀。家有寶,孝子賢孫。國有寶,正直忠良。合天道,則天府鑑臨。合地道,則地府消愆。合人道,則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禍去福來。天地和,則萬物生。地道和,則萬物興。父子和,而家有濟。夫婦和,而義不分。

時勢不可盡倚,貧窮不可盡欺,世事翻來覆去,須當週而復始。

餘者,居洛陽之時,朝投僧寺,夜宿破窯。布衣不能遮其體,饘粥不能充其飢。上人嫌,下人憎,皆言餘之賤也,餘曰:“非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餘後登高及第,入中書,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思衣則有綺羅千箱,思食則有百味珍饈,有撻百僚之杖,有斬佞臣之劍,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扶袂,廩有餘粟,庫有餘財,人皆言餘之貴也,餘曰:“非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蛟龍未遇,暫居淺灘。君子失時,屈守小人之下。命運未通,被愚人之輕棄。時運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貧君子,自怨骨格風流。乍富小人,不脫俗人體態。生平結交惟結心,莫論富貴貧賤。深得千金,而不為貴,得人一語,而勝千金。吾皆悼追無恨人,富貴須當長保守。

蘇秦未遇,歸家時,父母憎,兄弟惡,嫂不下璣,妻不願炊,然衣錦歸故里,馬壯人強,螢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戶迎,妻嫂下階傾已顧,蘇秦本是舊蘇秦,昔日何陳今何親。自家骨肉尚如此,何況區區陌路人,抑猶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釣於渭水。顏回命短,豈是兇暴之徒。盜柘年長,自非賢良之輩。帝堯天聖,卻養不肖之男。瞽叟頑囂,反生大孝之子。甘羅十二為宰相,買臣五十作公卿。晏嬰身長五尺,封為齊國宰相。韓信將袍加身,譽為漢朝三傑,未遇之時,口無一日甕飧,及至興通,身受齊王將印,嚇燕取趙,統百萬雄兵,一旦時休,卒於陰人之毒手。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安邦之志,一世無遇。

上古聖賢,不掌陰陽之數。今日儒士,豈離否泰之中。腰金衣紫,初生貧賤之家。草履毛鞋,亦有富豪之裔。有貧賤,而後有富貴。有小壯,而後老衰。人能學積善,家有餘慶。

青春美女,反招愚獨之夫。俊秀才郎,竟配醜貌之婦。五男二女,老來一身全無。萬貫千金,死後離鄉別井。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滿腹文章,到老終身不第。或富貴,或貧賤,皆由命理註定。

若天不得時,則日月無光。地不得時,則草木不生。水不得時,則波浪不靜。人不得時,則命運不通。若無根本八字,豈能為卿為相。一生皆由命,半點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靈。雄雞有翼,飛不及鴉。馬有千里之馳,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計,無運不能自達。

吾敬此文為勸世文也。

太監讀完這兩篇文章以後,下面的大臣們全部異口同聲的稱讚兩篇文章真的是天下奇文,絕對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好文章。兩篇文章不相上下,難分伯仲。

但是有個別細心的大臣提出一個疑問,兩篇文章由不同的兩個人所寫,怎麼有部分內容有些雷同。

這個時候,所有的大臣好像同時都反應過來了,大家都在議論確實有些地方用詞用意甚是相近。

正當大家疑惑討論的時候,李思誨又站了出來,他故意對武則天大聲說道:“為臣知道為什麼這兩篇文章有諸多地方雷同,而且為臣還知道這兩篇文章分別是誰寫的。”

武則天滿臉疑惑的問李思誨:“哦,你怎麼知道是誰寫的?你又沒有看過文章上的署名,怎麼可能知道是誰寫的呢?”

李思誨不慌不忙的回答道:“為臣前些日子在仁德酒樓喝酒,看到兩個少年在喝酒的時候在談論一篇文章,就是李公公唸的第一篇文章《寒窯賦》。其中一個少年誇另外一個少年寫的這篇文章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奇文。”

說到這裡,李思誨看了看盧欽望後繼續說道:“被誇的少年,雖然為臣不認識,但是夸人的那個少年,為臣是認識的,他就是盧恕的兒子盧雲章。”

說罷,李思誨又繼續補充道:“要是皇上不信為臣,可以問問宰相李昭德,還有盧欽望、韋巨源、杜景儉、蘇味道、陸元方五位宰相。他們當時都在旁邊喝酒,他們應該知道為臣所說不假。”

李思誨剛說完,武則天立馬就問下面的宰相李昭德:“李愛卿,李思誨說的可都是事實?”宰相李昭德和其他五位宰相面面相覷後低頭不語。

武則天見宰相他們不說話,就大聲的對他們說道:“既然你們都知道盧雲章的文章有部分是有抄襲之嫌的,你們在評卷的時候為什麼打分盧雲章高過慕容雲霽?這樣的批卷公平嗎?”

也許武則天覺得剛才的語氣有些過了,而且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加上又是盧恕和楊玉禪的兒子,所以她馬上改變了語氣說道:“雖然他們兩個人的文章都非常出奇,但是你們知道的所有事情,朕希望你們都要如實稟報,不要有任何的隱瞞,希望你們以後以此為戒,不可再犯類似的錯誤。”

宰相李昭德和其他五位宰相連忙點頭道:“臣等謹記,決無下次。”

隨後,武則天就在大殿對慕容雲霽和盧雲章進行現場考問,問他們兩個人一些治國理政遇到的實際問題,看他們兩個人有什麼辦法解決這些朝堂大臣都難以解決的疑難工作,有些問題既複雜又棘手。

武則天對他們兩個人分別提了三個問題,慕容雲霽和盧雲章都能夠迅速的提出解決方案,簡直是胸有成竹,不用思索,應答自如。

武則天沒想到讓朝堂上大臣們焦頭爛額的疑難雜症,讓兩個從來沒有過治國理政的年輕考生這樣輕鬆化解。

慕容雲霽和盧雲章的表現令武則天和大臣們非常驚訝!

兩個從未經歷過官場的少年,竟能如此雲淡風輕的在談話間就把大臣們遇到的治國理政的頭痛問題輕鬆化解。

所有的大臣都不由自主的說道:“慕容雲霽和盧雲章都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吾皇英明神武,上天佑我大周,竟能在同一年天降兩個曠世奇才,助我大周長盛不衰!欣欣向榮!”

武則天聽到大臣們這樣說,心裡樂開了花,臉上的表情更加得意。但是武則天臉上的笑意很快的就消失了,因為在她心中有一件事想到就想罵人。

大臣們見武則天臉上的表情凝重,都不敢再說話了。

武則天突然對下面的考生問道:“誰是李敏?”李敏趕緊的站了出來說:“皇上,我是李敏。”

武則天盯著李敏的眼睛問道:“這次殿試寫的文章你還記不記得?”

李敏不慌不忙的回答說:“皇上,我自已寫的,當然記得。”

見李敏這麼淡定,武則天就加重了語氣說道:“你記得就好,現在你在大堂上給朕再讀一遍你寫的文章,讓大家都聽聽。”

李敏聽皇上武則天這樣說,就把他寫的文章《將進酒》背給武則天和大臣們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敏背完文章之後,很多大臣和考生都連連稱讚李敏,說他這篇文章非常的驚豔。

可是這個時候大殿中有兩個人的表現與眾不同,一個是武則天的滿臉疑惑,一個是李思誨的滿頭大汗,低頭不敢看眾人,特別是不敢看皇帝武則天。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急了,帶我強行上分

使用者16665031

穿到女尊世界後,我一心搞事業

茜曦瓜子

和女神荒島求生的日子

金榜書生

修真老祖在現代給古人直播

冬亦故

國運:開局扮演妓夫太郎

愚人眾執行官一一旅人

我一啃菠菜,藤蔓他就哭到脫水

紅牛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