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第一個寒假在元宵晚會的祝福聲中落下帷幕。

楊安業,楊雨在川東北的老家是留守兒童,來到父母身邊,換了身份,官方稱謂是,外來務工子弟,兄妹倆順理成章的到了外來務工子弟學校上課。

學校距離出租屋5公里左右,在這座城市的鬧市街區不起眼的小巷裡,四周林立的高樓將這學校幾近包圍。

陽光只能在日照當頭的中午灑到學校的操場,房簷,圍牆。

學校的佔地面積不足200平,如果不是留心觀察,或是停下腳步,你很難發現這裡有一個學校。

學校的全稱是江北陽光學校,細想這個名字你就能明白創校校長的初衷即是讓所有到校上學的學生都能感受得到陽光般的溫暖。

校門前的兩個方形花臺裡裝著幾朵沒精打采的無名花朵,像是校方為接新同學的到來特意在花鳥市場新買的。

有些年紀的電動推拉門從貼有黃銅字型的學校名稱的紅褐色瓷磚照壁洞裡延伸到刷有淡黃色塗料外牆的保安室。

保安身著灰黑色的工作服,腰際彆著不知哪些鎖的鑰匙,一大串,如同鐵鍋一樣的頭盔掛在牆上,緊貼門沿處還放著一杆長約一丈的不鏽鋼的鋼叉,一隻發黃的茶杯,一半茶葉一半水放在刷著黃漆的長條桌上,還有一隻藍色的夾子裡躺著一本出入人員登記簿和一支沒有筆帽的圓珠筆。

伸縮門往裡就是學校的操場,皸裂的水泥地坑坑窪窪,前幾日下雨積起的水坑還盛在地勢低窪處,左邊靠近兩米高的黃色圍牆處擺了幾張掉漆的乒乓球桌,球網則是由幾塊灰色磚代替。

右側的圍牆處是學校的廚房,全校師生的午餐就是從裡面抬出來的,一丈高的外牆貼著長條白瓷磚,頂上有一個方形的煙囪。

廚房緊挨著向裡走便是學校的廁所,除了沒有煙囪其他和廚房外觀無異。

兩側門口都有一米多高的矮牆遮擋廁所入門,靠近廚房一側的是女生廁所的進門,另一側自然是男廁所的門了。

廁所矮牆處各放了一個洗手池,為了方便後洗手用,這個水池也是打掃衛生涮洗拖把的好去處。

男生廁所洗手池旁邊放了兩個巨大的綠色硬塑膠垃圾桶,垃圾桶已是滿滿當當,地上還散落著不少垃圾,汙水混合著雨水,油汙,沒有人願意把目光放在那個位置。

教學樓被安放在距離校門二十步遠的位置,老舊的二層平房,約六七米高,二樓走廊外牆上貼著“誠實、篤信、立德、樹人”八個紅色宋體大字。

二層小樓共有十間教室,上下各有五間,一樓正中間的是老師的辦公室,右邊靠近上二樓臺階的教室是學校的小賣部,其餘三間教室是一到三年級教室。

沿著水泥臺階向上便是二樓,最左邊是教師辦公室,其餘的房間就是教室了。

不同的是一到五年級都只有一個班,六年級卻是兩個班,楊安業被分到了六年級一班,學校的教職工都是來到這城市打拼的異鄉人。

推開卷起漆皮的綠色木門,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牆上的黑板和水泥臺子上的白色鐵殼子講臺,講臺的下方是排列整齊的課桌。

木質的課桌兩個同學共同使用一張,課桌的桌洞由柵欄隔開成兩個,帶有靠背的椅子自然是一人一張,教室看起來還算整潔。

外來務工子弟學校是這個城市教育系統的外來戶,招生物件自然是務工群體的孩子,自然不可能與本地學校進行競爭。

即使是務工子弟也是想盡辦法進入本地的教育系統,無奈戶口,學費的夾持,只能退而求其次,進入外來務工子弟學校學習。

父母也清楚這樣的學校教學質量,教職工素質肯定比不上本地教育系統中的那些資源,進入這樣的學校是無奈之舉。

有的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的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金鑰匙,學校也是。

本地家長對外來務工子弟學校充滿了鄙夷,他們不相信這樣的學校可以將祖國的花朵培養成國家的棟樑。

甚至有人說,務工子弟學校就是誤人子弟學校。

楊安業的語文老師也是他的班主任,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孩,齊肩短髮,中等個子,體態均勻,寬鼻樑上加起一副金屬邊框眼鏡,時不時的用右手中指往上推推。

大家都叫她李老師,她在做自我介紹時總會在黑板上寫下大大的名字,名字中間還加上她的網名,寫的龍飛鳳舞,一看便知是精心設計過的。

李老師總是在上下學的時候拎著一個小的紅色手提包,不知道里面裝著什麼。

他不喜歡這個語文班主任老師,說話總是讓人不舒服,老師一點兒都不親切,像個孩子一樣,缺乏師長的儒雅。

楊安業也能感受得到老師也並不喜歡這操著四川普通話的外地學生,沒有其他學生的靈動聰慧。

學校的教學模式與農村老家的截然不同,作業量極少,卻經常要求學生做板報。板報對於其他學生來說得心應手,對於這個剛來的外地新生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板報的大概樣式是在A3紙上彩繪與板報主題相應的圖案再配上表達感情的文字即可。沒有任何美術基礎的楊安業更談不上功底,畫的直線不直,斜線不斜。

這個時候外援自然就很重要了,妹妹楊雨畫畫還是很有天賦的。

“小妹,請你吃燒餅吃不吃”?楊安業掏出早飯留下來的一元硬幣。

在下學路上會經過擺攤的菜市,那有推著三輪車賣燒餅的小販兒,他的燒餅有甜有鹹,可以現烤,還可以加辣椒油,一塊錢能買兩個。

長身體的孩子們消耗總是很快,留下早餐的一個硬幣就可以在放學時犒勞一下自已。

“有什麼忙要幫,你說”。

“有個板報需要畫畫,你看”?

“你說怎麼畫”。

在哥哥的表達下,妹妹很輕鬆就把板報的圖案配了上去,文字交給自已準是沒有問題的。

場外援助果然靠譜,第二天得了個不錯的成績,和其他同學比起來還是遜色不少,那些女同學畫的像搞畫展一樣。

開始那段時間楊安業不知給小妹買了多少燒餅,直到後來小妹說,“下次我不吃燒餅了,你換個別的吧”。

到了新環境,見了新同學,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對兄妹倆來說也是頗具挑戰。

在老家的鄉里小學楊安業和楊雨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來到這所學校,兄妹倆的成績坐上了滑梯。

六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吳老師是楊安業的數學老師,她中等身高,一襲長髮披肩灑下,走起路來雷厲風行,她的教學水平深得人心,全校教師都對她充滿了敬佩之情。

一次吳老師在講臺上講解應用題畢,試問同學們是否有其他解答方法。

彼時楊安業對數學有著極大的興趣,熟悉各種解題技巧,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去到更大的舞臺學習數學,成為一名數學家。

他自信的舉起右手。

“老師,我知道還有一種解題方法”。

“好的,請你給同學們講講你的思路。

接下來便是同學們的鬨堂大笑,有的直接是放肆的笑起來,原來是楊安業講的川普讓同學們都忍俊不禁。

“笑什麼笑,都安靜一點兒,這位同學非常的不錯,他說的解題方法很有創新很值得大家學習”,吳老師正規了課堂秩序。

“有的人學習不如人家還笑人家,這樣道德嗎”?聽到老師的話楊安業羞紅的臉頰滾燙,心裡也是暖暖的。

楊安業的同桌葉子一,是一位秀氣的女孩子,剪著一頭時尚的碎髮,大眼睛,塌鼻樑,面板白皙,整潔的衣服,袖管處套著精緻的袖套。

字寫得很小,很仔細,鉛筆寫下的字不合適就會用橡皮擦掉,搓出一條條的擰子抖落一地,重新寫上。

她是本省的人卻是本市的外地人,所以也來到了這個學校學習,小學畢業後就會回到自已的所在市去上本地的學校。

別看同是外來務工子女,她也不喜歡這個連普通話都不會說的同桌,他和班主任特別要好。

葉子一嫌棄楊安業桌面位置太寬影響到她學習了,還特意在桌子上畫了一條“三八”線,絕不能越界。

劃上的界線也是友誼的界限。

楊安業選擇剋制,作為新生沒有必要與不禮貌的人爭論,只要等到下次換位置問題就解決了。

不給他人添麻煩是楊安業很早就學會的禮貌。

上學是楊安業騎著父親買來的二手腳踏車載著妹妹,那時候妹妹還沒有學會騎車,妹妹的書包自已揹著,哥哥的書包放在腳踏車前方的車斗子裡,妹妹則坐在腳踏車的後座上。

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兄妹倆既是朋友,也是夥伴。

最幸福的事莫過於父親騎著新買的電動車載著兄妹倆上學,總會有一種優越感,好似空氣都是甜的,不過也只有下雨天才會有這個待遇。

兄妹倆放學回到房東家門前的那條水泥路上看見一輛救護車停在門口,確實有點兒新鮮,電視裡見過這種車,現實中還是頭一回。

不一會兒看見兩個護士打扮的人抬著一個人從房東大門往外走,門口還圍了不少看客。

躺著的人正是女房東,正在被放入救護車的車廂內,嘴裡還一個勁兒的嘆息,叫喊著疼。

周圍的看客好像也被這陣勢給震住了,目送著拉著房東的救護車都開走了也不願意離開,還七嘴八舌的講著事情的原委。

從他們閒談的內容中可以勾畫出剛剛發生的事實。

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房東屋簷下長了不少青苔,這日正好趁著天晴,女房東準備到各家收取房租,剛走到房簷下就腳下一滑,一個趔趄,左腳的拖鞋直接穿到了腳踝,腳也磨破了皮,右腳沒站穩只聽到嘎嘣一聲,房東直接坐在原地就撥打了120,沒過多久救護車開著警笛就到了門口。

醫生下車進行了診斷說是左腳皮外傷,右腳軟組織挫傷引起組織水腫,左腳只需進行消毒包紮,右腳先冷敷過上24小時進行熱敷,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房東一再強調是骨折,聲音都聽見了,必需到醫院拍X光進行檢查,埋怨醫院派來的醫生不專業,醫生也是無奈,只好將她抬上車送往醫院。

人群紛紛散去,街道恢復寧靜。

最近兄妹倆的上學時使用的交通工具總是不給力,齒輪磨損嚴重,老是掉鏈子。

去學校的路上也不順利,楊安業重新裝好鏈條載上妹妹急忙趕往學校,快到上坡的位置猛的用力一蹬鏈條又脫落了卡在輪轂和齒輪中間,剎那間前輪一個大幅度擺動,兄妹倆直接摔倒在硬硬的水泥地上。

來來往往的行人嘴裡說著“這倆孩子真是的,搞那麼快乾嘛?

活該摔倒”,還有人說“真沒素質,要是把我撞了怎麼辦?”。

兄妹倆沒有理會,撿起書包,推上腳踏車向學校走去,走到教室上課鈴聲剛好響起,楊安業感覺無比的幸運。

那時候上課遲到是比天塌了還大的事情。

放學回家,陳新月發現了女兒胳膊和膝蓋上的大片淤青很是心疼還以為女兒是受到了同學的欺負。

楊雨向媽媽解釋道是上學時不小心摔倒了,不礙事兒,過兩天就好了。

“怎麼回事兒?”。

“早上趕時間,騎自行摔倒了”。楊安業低著頭。

“媽媽,哥哥他不是故意的,不怪他”。

楊安業看到妹妹的傷很是心疼,也很愧疚,心裡發誓以後一定好好保護妹妹。

“學習固然重要,安全也很重要啊,遲到了向老師說明情況嘛,來來往往的人和車,多危險啊,你是我們家的小男子漢,一定要保護好妹妹和自已,知道嗎”,她並沒有批評兒子。

“媽媽,下次一定注意,對不起”。

“哥哥,我沒事兒”。

“妹妹,還很疼吧?

“不疼了”。

看著懂事兒的兒女,陳新月眼裡噙滿淚水,她感覺生活的苦都是值得的。

隨即將腳踏車推到維修鋪就行修理,發現居然有人排隊修腳踏車。

大家都議論不知道是誰在前面的路上扔了好多圖釘,路過的腳踏車全癟了胎,都到這個街區唯一的修車鋪來了,還有人說就是修車老闆為了賺快錢自已扔的。

孰是孰非也沒人清楚。

每日的第一節課早上九點開始,上午四節課,中午午餐則是由老師分發,午飯後休息四十五分鐘,接著下午三節課後放學。

沒有早晚自習,學習時間同原先比起來少了很多,與本地學生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大。

午餐最多的是豬肉燉粉條,白菜油豆腐,有時也會有滷雞翅,紅燒獅子頭,偶爾也會有鹹鴨蛋,每人分發一個。

鹹鴨蛋對於上學的孩子來說會不會不吉利,應該很少有同學會有這種疑惑,分到的鹹鴨蛋和普通鴨蛋無異,好像質量有所增加。

第一次拿到鹹鴨蛋,楊安業無從下手,他不明白就這個玩意也能下飯?直接揣回了家,沒想到妹妹也將鴨蛋揣回家了。

在母親的介紹下才知道這鹹鴨蛋是本地的美食,價格還不便宜呢。

敲碎蛋殼露出白色的蛋白,蛋殼必須敲得細碎才能慢慢的取出完整的蛋白,掰開蛋白能看到金黃色的蛋黃,直接取一塊兒放進嘴裡還是有點鹹的,搗碎後拌著米飯吃起來確實很香。

楊安業想起學過的一篇課文《端午的鴨蛋》,那篇課文裡寫的就是江南人在端午節才會吃的美食——鹹鴨蛋,蘊含著作者濃濃的思想之情。

這手裡拿著的鹹鴨蛋與書裡描寫的還是有不少差距的,在蛋黃裡沒有浸出金黃色的油,會不會是品種不同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複選擇,仍舊是你

荔枝愛擺爛

星際直播:質子的團寵萬人迷日常

SuperPuppy

中式陪讀

五葉金心

塵世問仙

李策神

假如生活重新來過

農家蘿蔔

我和反派王爺好上了

九轉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