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

心理已經29歲的我沒有想到自已還會有喜歡讀書的時候。

在小學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的放鬆。

可以隨意的選擇閱讀書目,如果不想學老師教的可以不學,如果不想在教室裡可以在教室外,如果喜歡文科就不用理理科,如果喜歡理科也不用背誦文科。

更重要的是,這裡很少有考試。也沒有多少的升學壓力。

一個小男孩正趴在桌子上,手裡端著一本《百年孤獨》封面和紙張叫囂著它的不俗。

而桌子上還擺放有一本卓裡奇的《數學分析》,一本伯克利的《力學》教材,一本初中的語文教材。

龍捲風摧毀了百年的家族。故事到此結束。

小男孩閉上書。拿起語文課本。

那個小男孩就是我。此刻老師正在院子內看護著同學,我卻不想再和他們摻和。

上了12年的語文,它唯一教給我的就是如何識字。

開啟第一篇是荀子的《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第二篇是諸葛亮的《誡子書》。“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第三篇是諸葛亮的《出師表》。“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第四篇是《孟子》的“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看完了。

如果不算上要做的作業的話。

“那個是我的,還給我。”

“不給,不給,就是不給。”……

夕陽下,一群孩子在外面奔跑。視野凝結好像一幅發黃的照片,而我是照照片的人。

老師走進來問“小雨,不去外面玩嗎?”

我搖搖頭“不了,老師。我還想看會兒書。”

老師的名字叫清風。

聽說是一所名牌大學的畢業的。

老師看到我課本上的書,輕聲說“如果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可以來問我,我很願意幫助你。”

我真的很開心,老師的讚美是對一個學生的肯定。

但不是每個人都配的上老師的稱呼。

放學時,老師送給我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一支羽毛筆和一盒墨水;希望我能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我向老師說了聲謝謝。

那支筆真漂亮,那本書也很厚很美觀,像是《百年孤獨》中的羊皮卷。

一開啟,是一個秀麗的字跡。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裡面有一張照片,一群人一身戎裝,身後是一副對聯。早已模糊不清了,但那群人都站的筆直,直視著前方。

晚上會有蛙聲叫。今晚下雨,雨點淅瀝瀝的下。

小桔燈下,小魚穿著一身寬大的衣服,盤坐在床上,給我念著故事書。

稻草人的故事,稻草人不能說話,只能眼看稻田被鳥兒吃掉,只能眼看著農夫被人殺掉說不出話來。

小魚的聲音遊過空氣,雨聲進入我的耳中。

我彷彿變成了孩子,我彷彿忘記了手藝,忘記了男女之別,進入了夢鄉。

彷彿聽見書本合上的聲音,聽見有人給我蓋被,有人在我身旁躺下。

知識就像大海。

學習也許本身並不痛苦,誰知道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達:我在各個世界造高達

坦特

鬥羅問道

一杯敬遠

內心敏感的少女

石榴敏敏

重生之我在抖音開遊戲直播公會

劍指白雲東

傭空:不可兼得

曦晨亂霧

軟飯硬吃的我,其實是幕後大佬

曾經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