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光守護計劃”在國內的成功實施,趙凌雲和蘇晴的視野進一步拓寬,他們意識到,文化的多樣性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而保護和傳承這一財富,是每個國家和地區共同的責任。於是,他們決定將“時光守護計劃”推向全球,開啟一場跨越國界的文明守護行動。

第一步,趙凌雲和蘇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舉辦了一場名為“世界遺產的數字重生”的國際論壇,邀請全球各地的文化遺產保護者、科技專家以及政府官員共商大計。論壇上,他們分享了“皮影戲”數字化的成功案例,引起了強烈反響。多個國家表達了合作意願,希望藉助“智慧書藝”的技術和經驗,為本國瀕危的傳統文化遺產找到新生之路。

隨後,他們成立了“全球時光守護聯盟”,一個旨在整合全球資源,共同推進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國際組織。聯盟不僅為成員國提供技術支援和資金援助,還搭建了一個跨國界的文化遺產資料庫,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得以在全球範圍內共享,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尊重。

在聯盟的推動下,一系列國際合作專案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展開。在埃及,團隊利用3D掃描技術,對金字塔內部結構進行精細記錄,讓全球民眾透過VR技術“親臨”古老文明的神秘殿堂。在印度,他們與當地手工藝人合作,將傳統織布技藝與數字設計結合,讓古老織物在現代時尚界煥發新生。在義大利,透過對古羅馬遺址的數字化重建,讓千年古城在虛擬世界中重獲新生,讓全球的歷史愛好者得以穿越時空,近距離感受古羅馬的輝煌。

在這一系列專案中,趙凌雲和蘇晴始終強調“尊重原創,科技為輔”的原則,確保數字化過程不破壞原有文化的精髓,而是透過科技的手段讓這些文化更加生動、可接近。他們還特別關注青年群體的參與,鼓勵年輕一代利用數字技術創造屬於自已的文化內容,讓古老文化在與現代創意的碰撞中獲得新的生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時光守護聯盟”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成為全球文化保護領域的一股強大力量。趙凌雲和蘇晴也從最初的創業者,成為了世界文化科技融合的領路人。他們意識到,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不僅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一場全球性的文化覺醒運動,它激發了人們對自身文化根源的探索和對世界多樣性的尊重。

第二十章在“全球時光守護聯盟”的成立與全球範圍內的文化守護行動中緩緩落下帷幕。趙凌雲和蘇晴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他們眺望遠方,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他們知道,這場文明的守護之旅,雖然漫長且充滿挑戰,但只要人類對文化的熱愛與尊重不減,那傳承之光就會照耀全球,讓每一顆文明的種子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集郵風雲人物

作家京城翎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