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時敏走後,朱由校開始在紙上草擬密奏的執行方法。

寫完後,朱由校揉了揉手腕,抬頭看到魏進忠與褚憲章已站在自已眼前。

“朕找你們過來,是有件事情要你們去辦。為了加強對百官的監督與實時瞭解地方政務,今後三品及以上官員皆可向司禮監秘密上疏陳述實情。為了確保資訊的保密與運送,朕想了個法子,由褚憲章向東廠提供只有鎖沒有鑰匙的鐵箱,官員寫好奏本後,當面鎖進鐵箱子,然後由東廠送到褚憲章這裡。褚憲章檢核箱子未動過手腳,則開箱整理奏本,之後直接送到朕這。題本內容除了褚憲章與指定整理奏本之人可看,其他人一律不準翻看,否則直接杖斃!”

說完,朱由校一臉森然地看著魏進忠與褚憲章兩人。

魏進忠與褚憲章見朱由校語氣嚴肅,便趕忙跪下道:“是,皇爺,奴婢(老奴)遵旨!”

“另外,信箱要是送信之人故意破壞,送信之人直接斬首!要是他人強迫,東廠可直接將強迫之人拿下,抵抗者格殺勿論!”

“是,皇爺,老奴遵旨!”

魏進忠躬身回道,內心卻欣喜自已又有了新差事可辦。

“起來吧,朕聽說,唐王寵妾滅妻,虐待嫡子嫡孫,進忠,派人去查下是否屬實!另外,也派人去核實當年假楚王案的來龍去脈!”

朱由校想起之前方正化向自已反饋過唐王及楚王的一些事情,這會兒可以著手處理了,至於其它的藩王,時機成熟後,再慢慢收拾。

楚王與唐王兩人,居然都不賣糧給四海商行,太不給他朱由校面子了。

而且,唐王難得有個好孫子朱聿鍵,卻成天想著怎麼餓死他父子倆,好把王位讓給小妾生的兒子。

虎毒還不食子,這唐王真是連畜生都不如,留著他幹嘛,繼續禍害自已子孫與藩地百姓嗎?

至於楚王朱華奎,很可能不是老朱家的血脈,讓外姓之人享受藩王待遇,除了萬曆皇帝那個輕易被收買的皇帝能容忍,一般人還真無法忍受。

此外,對於朱由校來說,楚王佔據了武昌最好的資源,嚴重影響了他發展武昌與漢陽府的計劃,必須剷除。

血脈真假,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是,皇爺,老奴遵旨!”

魏進忠回道,內心卻在想著該如何查,才能達成皇爺想要的結果。

還未等魏進忠繼續腦補,那邊的朱由校接著說道:“這兩藩王已不配做太祖子孫,好好查詢下證據!”

“是,皇爺,老奴明白,定不會給人留下把柄!”

朱由校的話中之意,魏進忠馬上明白了過來。

自已皇爺這是要削掉這倆藩王了,也不知道這倆人如何得罪了皇爺。

不管了,皇爺讓自已查誰就查誰,讓自已辦誰就辦誰,不然皇爺就要辦自已了!

“憲章將密奏之事儘快去告知元輔,進忠準備午膳,朕有點餓了,都退下吧!”

“是,皇爺,奴婢(老奴)告退!”

說完,兩人輕聲退出了暖閣。

回到內閣的方從哲,先動筆起草關於修實錄官員名單及喝開水好處的題本,將其交給徐光啟票擬後,則讓人找來了禮部右尚書兼翰林學士溫體仁。

待溫體仁進來後,方從哲笑著說道:“長卿,快坐!”

“下官參見元輔!”

溫體仁還是先恭敬的行了個標準禮,然後才坐下。

方從哲微笑著說道:“本官找你來,是有兩件事,第一件,陛下定了兩位大行皇帝實錄的總裁與副總裁官,你是其中副總裁之一。另一件,陛下屬意以後內閣閣員從有地方從政經驗的翰林中挑選,需要你傳達給所有翰林院的官員!”

聽到自已是實錄的副總裁,溫體仁心裡暗自高興。

但接著方從哲說陛下選閣臣要從有地方從政經驗的人中挑選,心裡頓時有點慌,自已雖然任過南京國子監司業,但不知道能否作數。

於是乎,溫體仁先是朝乾清宮跪謝道:“臣謝陛下厚愛!”

緊接著,站起來躬身問道:“敢問元輔,下官曾任過南京國子監司業,不知是否算作地方從政經驗?”

“陛下的想法,也是為了加強內閣大學士對地方實情的瞭解,有了地方從政經驗,票擬與商議國家大事時,才能有理有據。”

“至於你南京國子監司業的履歷,本官也不能給你明確的答覆,得看陛下的態度。但既然陛下已經任命你為大行皇帝實錄的副總裁,想來應該是入了陛下的眼。為了更好的前程,有合適機會的話,本官還是建議你主動提出主政一方!”

對於自已這個同鄉,方從哲還是願意提攜一把的。

“下官明白了,謝元輔解惑!”

溫體仁恭敬地行了一禮,心裡想著以後有機會得外出主政一布政司。

回去後,得好好參詳參詳哪個布政司容易出政績。

“嗯,回去辦事吧!”方從哲微笑著輕輕揮了揮手道。

“是,元輔,下官告退!”

說完,輕聲退出了方從哲的值房。

回翰林院的路上,溫體仁心裡一直都在仔細比對哪個布政司最合適。

想到最後,卻發現自已真是自尋煩惱,自已馬上要開始修實錄了,沒個兩三年肯定修不完。

若自已外出主政一方,得先了解新君的具體想法,才好進一步決斷選哪個布政司。

想清楚這幾點後,溫體仁快速調整好思緒,向翰林院走去。

回到翰林院之後,溫體仁招來侍講、侍讀以上官員與詹事府諸官員,當眾宣佈了方從哲傳達給他的資訊。

眾官員聽此,自動忽略了實錄官的事情,一個個感覺晴天霹靂。

在翰林院這個清水衙門苦熬,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入閣輔政?

但現在卻被告知想要入閣,必先有地方從政經驗。

頓時,猶如一滴冷水掉入了正在燃燒中的油鍋,快速地沸騰了起來。

於是,翰林們一個個大聲質問,“溫大人,為何突然會有如此規定?”

眾人聽到是新君的旨意後,一個個馬上變得敢怒不敢言起來,要是不小心說錯了話,馬上就會被身邊人彈劾誹謗君王。

競爭對手,無處不在,而其中身邊的同僚尤其多!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自由的丈量世界

崑崙老道的金大堅

夢與伴,匆與漫

羊李洋氣

在詭亂世界活著

環林玉聲

末世:我成為了血液掌控者

愛勺子唯一

大秦:從紈絝到鎮國神將

執筆弄春秋

海邊的花海

能活一天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