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

這年頭,流亡的公子還帶有家室的實在少見,給蔡國國君都整無語了。

拐彎抹角的勸了一番後,見趙厭不肯休妻,蔡國國君只好捏著鼻子應下,另外選了個蔡國宗室,喚做文姬的一併嫁給趙厭。

如此就是新婚燕爾好幾個月過去。

蔡國畢竟國小民弱,趙厭最開始其實是想投奔楚國的。

但是奈何公子喜剛剛殺得楚國人仰馬翻,要是這個時候聽說鄭國的公子厭流亡來了,楚國人中難保會出現什麼衝動的事情。

現在先投奔了蔡國那就不同了。

堂堂鄭國公子裂地仕蔡,對士氣正旺的鄭國軍隊打擊可不小。

“君上因為恩德接納了我,這雖然讓我感激,但是君上有把握面對鄭國在後面的問罪嗎?”

趙厭娶了文姬,在蔡國安頓之後,就尋著機會來和蔡國的君主問話。

“這……”蔡國國君思慮一番後,忙來請教趙厭。

接納公子厭倒是沒事,但連著接收了共地那一片城邑,雖然好處不少,但後續的問題就大了。

趙厭道:“單獨的蔡國面對鄭國是抵擋不住的,不如去聯絡戰敗的楚國,許下同盟,一同來應對鄭國。”

蔡國其實沒事就被楚國欺負,因此蔡國人是很不喜歡楚國的。

但是有鄭國這個來勢洶洶的大國壓著,蔡國國君猶豫再三,也只好答應了這事情。

訊息傳到楚國。

楚國人損兵折將,這個時候巴不得有這種事,當即答應和蔡國結盟。

鄭公子厭在蔡國發揮不了太多的作用,但是楚國介入就不同了,是一面很好利用,能分化鄭國的旗幟。

增加了蔡國和趙厭在身後,有了底氣,楚國國君對於與鄭國的割地和談也就無限期拖延下去。

因此,公子喜的那一番大勝,免不了有了瑕疵在其中。

趙厭是故意的這樣做的。

時間一晃,到了鄭伯二十四年初。

一則訊息突然傳遍了列國。

推脫議和的楚王身遭刺殺而死。

鄭國公子喜在後發兵,強行奪取了和約上面索求的土地。

因為各國的這般局勢變換,趙厭也脫離了蔡國國都中的溫柔鄉,告別蔡國國君,以蔡國司馬介卿的身份返回共城來。

偃姬和文姬則是都留在蔡國國都內。

“我這也是晉文公重耳的待遇了。”

時隔數個月,趙厭乘坐戰車,抵達共城城門下。

緊閉的城門伴隨著長長的‘吱呀’聲開啟,新垣易在門中相迎。

趙厭與身後一大批蔡國的甲士陸續入城,好一陣喧囂過後,風塵方才落定。

“當然,晉文公逃亡的時候,沒有帶著他國的軍隊對抗晉國就是了。”

趙厭立於共城城牆上,眺望遠處整裝靠近的鄭國軍隊。

他不得不回。

鄭國在南面奪取楚國的城池後,就緊跟著發兵萬餘,直奔共城而來。

……

“楚國的國君是我派人刺殺的。”

新鄭,鄭伯的宮室中。

公子喜正在面見鄭伯,說出這話。

這人雙目狹長,暗藏精光,面上肅冷,昂首挺胸面對著鄭國國君。

“你怎麼敢做下那樣的事?”

鄭伯垂垂老朽,因為那話抬手,顫抖著指了指公子喜:“太不顧禮儀了!你是鄭國的公子,不是郊外的野人,就是野人,也尚且有知禮的!”

刺殺到底不是什麼正道。

這個口子一開,各國要是見刺殺敵國有益處,為政者就都去派遣殺手,都去防備殺手。

各國都要因此亂了,誰還能專心治理國家?

“我聽說,為了國家的生計,即便是君與父的命令也可以不去聽從。”

到如今,公子喜已經不把老朽的鄭伯放在眼裡,冷笑不止。

“楚國人拖延著不肯認輸,讓鄭國的國力虛耗在前線,我才使用了刺殺的辦法。現在事實已經證明了,這個辦法極為有效,國君又有什麼值得生氣的呢?”

楚國在這個時代號稱蠻夷,自有國情在此。

因為楚王死去,國都內各方人馬擺出來廝殺,沒有一段時間決定不出來誰是新任楚王。

公子喜趁著機會去攻打,終於吞下了和談已久的楚國邊境三十餘城。

而楚國國都中忙著爭奪楚王的位置,只好對公子喜服軟,對那些被吞併的城池不管不問。

公子喜因此更添了底氣,來應對鄭伯的質問。

“你啊,從小志向就高遠,異於常人……”鄭伯語氣中夾雜著怒意:“到如今貶走了你的兄弟,戰勝了楚蠻,更是膽大妄為了——”

公子喜已經不願聽了,上前來作請退下。

然後不等鄭伯應允,他便不管不顧的退出了宮室外,心中尚且憤憤。

“老東西明明沒有幾年好活了,卻還要打壓我的聲望,不肯放手國家的權力,實在是可恨!”

新鄭的宮室很大,公子喜出來鄭伯的寢宮,就收拾出笑意,趕到正殿來和國中卿大夫說話。

鄭國終於戰勝了楚國,後續的事情也很多。

有一位卿大夫說道:“南方應該可以安定了,但是共地那邊,共叔厭(趙厭)投奔了蔡國,並且蠱惑了附近六七個城邑倒戈,實在是到了必須要處理的時候了!”

公子喜眯著的眼睛睜開來,半晌,看著說這話的人搖搖頭,試圖阻攔。

這半年他偷偷去過蔡國國都觀察,嘗試殺死趙厭。

但趙厭現在的武力太強了,而且還藏著有練氣士的本領,得到先前洩露的引氣術後,更是如虎添翼。

現在沒人能留下趙厭。

所以還不到時候。

……

楚國那邊雖然正在內亂,但越是如此,對於殺死前任楚王的刺客追查就更不會落下。

到底是獨擋南面的大國。

鄭國奪走城池後不久,楚國人終於查清楚了刺客的組織,那個名字正是叫做‘株連閣’,活躍於中原洛邑與鄭國那一帶。

組織的名字很兇,刺殺的時候更兇。

楚王都死了,刺客組織株連閣的訊息傳開,發覺到了鄭公子喜另一面,各國君主無不戰戰兢兢。

太巧了!

刺客組織在鄭國,然後楚王剛死公子喜就派兵,若說他和刺客組織沒關係,各國當權者真是打死都不信。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瞭解我?

遊疑

規則怪談:矇在鼓裡的陽光大男孩

清晰的霜月

和親後,暴君妹妹把我撩了

莞羨

姐姐你來啦!

蕭炎瑤

詩仙飲酒

寫爽文掙學費

咒回:咒術回戰的冰之帝皇

Lain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