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財務三支柱模型的力量,財務架構可以分為共享中心SSC,業財融合BP和戰略財務COE。石榴科技大陸的公司不算多,但地域分散,財務人員編制有限,因此我們只能身兼多職,儘量覆蓋好各項職能。共享中心這塊,包括單體和合並,由Anna負責,重點跟蹤成本核算和庫存管理,兼顧銀行稅務工作。業財融合由財務主管Kitty牽頭,她重點盯研發立項和費用輔助核算,支援業務部門的各項訴求。戰略財務我來對接,逐步規範好權責、制度和流程,對老闆交代的事項及時響應。我們週一會開個例會,回顧上週重點工作,安排本週的計劃。財務內部的各項工作逐步理順,走上正軌。

我接下來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執行老闆的“西拉”行動計劃了。首先收集和整理江南春公司資本運作的資料。江南春建立分眾傳媒,他首創了電梯媒體,上海本地人,在華師大讀書期間,就創立廣告公司,賺了五十萬,真是廣告和商業奇才。

他是紅杉資本沈南鵬的好朋友,分眾傳媒成立僅2年就去美國NASDAQ上市,成為中國廣告傳媒第一股。上市以後開啟併購擴張,市值一度衝到86億美元。後來由於央視315曝光垃圾簡訊等內容,又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渾水公司做空,業績下降,股價暴跌,最低只有6億美元。用江南春的話說,我們被攔腰砍了一刀,這個一刀是豎著劈過來,把市值的“8”劈掉了。

2012年8月江南春組建買方團,發出分眾傳媒的私有化邀約,最終以每股美元,交易總額37億美元完成私有化。私有化資金,由國內外私募機構和銀團貸款提供。2013年5月完成了私有化,從美股退市。江南春持股由19%上升到了31%。與私募機構簽訂的協議,要求4年內到A股上市,否則將面臨賠償。經過各種努力,2016年4月,借殼七喜控股,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完美收官,市值後來也漲到1000多億,私募機構成功退出,獲利豐厚,皆大歡喜。

江南春現在到處講課,說是非決定成敗,賺錢是順便的事,企業經營的重點,由產品時代到渠道為王,如今是消費者心智時代,要研究如何佔領消費者心智。真是別人家的老闆,成功了你說什麼都是對的。

分眾傳媒的私有化,背後有沈南鵬的指導,有郭廣昌的運作。私有化完成的時候,郭廣昌旗下復星國際股權由%上升到%,繼續保持第二大股東的地位。

而我們要想複製分眾傳媒的模式,首先要找到金主爸爸。老闆交代這是Lisa的重點工作,我會配合她進行談判。老闆作為上市公司CEO,不方便親自出馬。

第一家接觸的私募美元基金來自新加坡,公司賽道是他們重點投資領域,對我們中概股迴歸很有興趣。David本來取得美國籍,但為了私有化放棄了,而且實控人本身是華裔,所以石榴國際雖然在美國創業,但還是被視為中概股。我們很快簽訂NDA,開始實質性接觸。

我們的正式面談,不在雙方職場,而是在玉佛寺的指月禪茶館。

我和Lisa打車來到江寧路的玉佛寺,對方是亞太區副總裁和投資總監。玉佛寺是上海“三寺一殿”中的北寺,南寺是徐匯的龍華寺,西寺是寸土寸金的靜安寺,這三寺與浦東的道教聖地,千年道觀欽賜仰殿,構成一個整體,東南西北鎮守四方,保滬安民,大家如果看地圖,這“三寺一殿”的位置,南北一條線,東西一條線,正好行成一個“十”字,佛教與道家,冥冥中自有安排。

這些年三寺的香火特別旺盛,受到各年齡段的歡迎,幾乎成為網紅了。年輕人說“求人求已不如求佛”,坐地鐵去市區的寺廟打卡,喝杯咖啡,抄抄經,拍拍照,經濟實惠,簡單易行,還是一種休閒放鬆。雖然都是千年古寺,有求必應,不過側重點還是有所不同,畢竟神仙也很忙,術業有專攻。靜安寺主要求平安,龍華寺主要求升職升官,玉佛寺因為有2尊緬甸玉佛,金玉良緣,求財求姻緣都很靈驗。私募基金選這個地方,是懂上海風情文化的。

我們進入預定的包廂,對方已經到了,泡了廣東烏龍鳳凰單樅。亞太區副總裁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珠光寶氣,濃妝豔抹,口紅非常鮮豔。黑色長裙,深V領,事業線很長,讓人不敢直視。阿彌陀佛,你這不是來喝茶談工作的,分明是來參加派對的,難道一會要去附近的同樂坊?好在投資總監是一位幹練的小夥,穿著灰色西裝套裝,看起來像幹投資。

Lisa說那女的就是幕後金主的白手套,場面上混的。我心想金主爸爸真幸福,美女不僅中看,還中用。那我們老闆的白手套,算是Lisa還是Daisy呢,也許都是,這是我在石榴集團需要搞清楚的問題。不管怎麼樣,Lisa給我的印象還是比較好的,非常盡職,對人友善,做事非常靠譜,對上對下都很有分寸。

副總裁介紹了基金的背景,資金規模如何大,投資專案如何多,認識的人脈如何廣等等。

“我們起投1億美元,但是要求10倍以上回報”她高傲的說,“你們要做出業績承諾和上市時間的對賭”

“我們不做業績承諾,上市的時間可以溝通”Lisa很堅決的回覆。還沒怎麼聊呢,這兩女人就要開戰啦。

“我們還是看看BP有什麼需要陳清或者補充的吧”,我舉起茶杯,敬她們喝茶。

“對的對的,我有幾個測算指標想跟你們確認下”投資總監乘機接話說,顯然這是給副總裁具體幹事的人,他對著電腦,問了我不少問題。

我們交流了一個多小時。互相有一些瞭解,感覺分歧比較大。通常這種談判總是要進行很多輪,雙方的問題才會慢慢清除,還要邀請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等中介團隊介入,然後老闆直接談,保障核心利益的前提下,互相讓步,才能達成一致。不過以David的性格,他要絕對控股,不允許別人染指他的控股權,干涉公司的運營。

“他們如果投資金額有限制,會威脅老闆的控股權”Lisa不是很樂觀,“而且對回報要求比較高,老闆也很難答應”

“為了防止股權稀釋,我們可以找銀行貸款,利用槓桿進行併購”我叫了回公司的網約車,路上跟Lisa交流看法,回去好跟老闆回報。“至於回報,主要還是看市場情況,行情好的話自然會很高,但我們不能承諾”

“對的,開始的時候我們要頂住”Lisa認同我的想法,“我們多接觸一些投資基金和銀行,比較之後再定,這樣才能掌握主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澤無凌北的新書

澤無凌北

沙漏逆行歲月

老鄭

影子追著光

冰糖心寶寶

妙童子大反天宮

富春山中人

賣身治病有錯嗎

張三鴨

我在異世當幕後大佬

九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