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殿內。

此時,已經是天色初暗。

在燭火的照映下,長孫皇后正跪坐在一塊軟墊上面,神情專注的擺弄著手中的刺繡。

如今的大唐,雖然不像立國初期那般窮困,但國庫與內庫的錢糧,仍舊非常緊張。

因此,長孫皇后平日裡也是非常的節儉,而她和李世民身上所穿衣物,也都是她平日裡,一針一線親手縫製出來的。

“哈哈哈,觀音婢,朕回來了!”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了李世民那爽朗的笑聲。

聽到笑聲的長孫皇后也微微一笑,旋即放下手中的刺繡,準備起身前去迎接。

可是,她剛一站起來,便感覺小腿一陣發麻,整個人隨之一晃。

“殿下……”

邊上的女官見狀,也趕忙上前扶住了她。

就在這時,李世民也大踏步的走了進來,在他身後,一群宦官也抬著他帶回來的桌椅、茶几。

“觀音婢,你這是怎麼了?”

看到被宮女扶著的長孫皇后,李世民也一臉關切的走了過去。

長孫皇后笑了笑,“二郎,妾身沒事兒,許是方才坐的久了一些!”

“沒事兒就好!”

李世民放心的點了點頭,隨後笑著說道:“觀音婢,朕這次給你帶回來幾件好東西,以後再也不用擔心腿麻了!”

說著,李世民便上那些宦官,將那些桌椅、茶几給抬了過來。

“二郎,這些是……?”看著那些新奇的物件兒,長孫皇后也不由好奇的問道。

“這是椅子,是用來坐的;那是茶几……”李世民笑呵呵的介紹道。

“二郎,這些東西,跟胡床倒是蠻像的,怕是不合規矩吧?”聽完李世民的介紹,長孫皇后也有些遲疑的問道。

“哼,什麼規矩不規矩的。”

李世民哼了一聲,有些不滿道:“那些破規矩,能比得上觀音婢的身子更重要嗎?今日朕還就要為了你,來破一破那些沒用的規矩!”

聽到李世民這霸道的情話,長孫皇后也不由俏臉一紅。

“二郎,你這樣做,萬一被魏相公知道的話,那可就不好了!”

儘管心中很是甜蜜,但長孫皇后卻還是忍不住勸了一句。

“他知道又能如何?朕這次還就不慣著他了,他要敢來找朕的麻煩,朕非收拾他不可!”

聽到魏徵的名字,李世民的聲音也不由高了幾分,臉上也多了幾絲氣憤。

如果換做平時的話,魏徵要是拿著規矩什麼的來他找麻煩,李世民也就忍了。

但今日經過與李愔的一番談話之後,李世民便決定,再也不忍了。

“好了,二郎出去那麼久,也餓了吧?還是先用膳吧!”看到李世民這個模樣,長孫皇后也很是貼心的沒有再多說什麼。

“嗯,今晚咱們就用這套桌椅用膳!”

李世民點點頭,然後拉著長孫皇后一同坐了下去。

“二郎,這椅子坐著還真是不錯呢,真是不用擔心腿麻了!”

坐在椅子上的長孫皇后,也忍不住稱讚了一句。

“哈哈哈,是啊,從今之後,朕就可以坐著椅子來批閱奏章了!”

李世民笑著說道,想到日後不用再那麼累,也忍不住一陣開心。

就在兩人說話間,幾名宮女也端著飯食走了過來。

打眼望去,他們的飯食,除了主食之外,只有一罐燉羊肉、一份醃酸芹、一罐魚湯還有一隻燒鵝。

這皇帝與皇后的飯食,也僅比李愔多上那麼兩樣而已。

吃著這些飯食,李世民的臉上也是沒有任何表情。

這些飯菜,雖然味道也挺不錯的,但對於李世民來說,卻沒有什麼太大的吸引力。

畢竟天天吃這些,也早就讓他吃膩了!

吃過晚飯之後,李世民讓長孫皇后先行去休息了,而他自已則是坐在了椅子上,開始回想起了今日與李愔的那些談話。

原本他今日找李愔聊天,只是想問問關於取消免稅特權的事,不曾想,卻因為這件事情,進而引出了更多的東西。

李愔的說的那些事情,也一遍遍回想在李世民的大腦中,並不斷的衝擊著他的認知。

過去的時候,李世民覺得,只要君明臣賢,便能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可是,今日他才發現,原來自已還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做。

細細思索良久之後,李世民隨即取來紙筆,將自已與李愔的談話,進行了一個總結。

取消免稅特權——普及教育——改善民生——提高生產力——提高工匠待遇——打破舊有的規矩禮法……

很快,一張簡易的關係圖,便呈現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老六啊老六,你這是把為父當神仙了嗎?居然弄出這麼多難題!”

看著紙上不足三十字的內容,李世民也不禁低聲抱怨了李愔一句。

不過,雖然嘴上抱怨著,但李世民的眼神,卻是無比的堅定。

沒辦法,經歷玄武門之變的他,實在是太渴望進步了,這麼一幅宏偉藍圖擺在他的面前,不可能不動心的。

咚咚咚……

第二日,五更時分,報曉鼓的聲音,再次準時響起。

被鼓聲吵醒的李愔,也在侍女的伺候下,不情不願的起床、穿衣服、洗漱。

凡事有專人伺候,這也是李愔目前唯一能夠體驗到的,成為皇子的好處了!

“殿下,您今日在府上用飯嗎?”

伺候李愔穿戴齊全之後,侍女旋即出聲問道。

李愔擺了擺手:“不了,本王準備出去吃!”

“好的殿下!”

侍女欠身一禮,隨即躬身退了出去。

不多時,李愔便在兩名侍衛的護送下,走出了王府,朝著坊間的早餐店走去。

在唐朝,早餐店,並非什麼稀罕的存在,尤其是在這長安城內,早餐店的生意,那更是異常火爆。

此時,天還灰濛濛的,但是在坊門處的幾家早餐店周圍,卻是圍滿了人。

那些人,有的是起早做工的百姓,有的是準備上值的小吏,也有像李愔這種沒事兒幹,出來瞎溜達的街溜子。

不多時,李愔一行人來到了一家胡餅店前。

店鋪內,幹活兒的師傅高鼻、深目、滿臉絡腮鬍。

而他製作的胡餅,也跟後世的芝麻燒餅差不多,白麵餅坯、抹點兒豬油、灑點兒芝麻,然後放進爐子烤熟,那香味兒,可謂是迎風飄八里……

李愔的目光略過胡餅店,轉頭看向了旁邊的蒸餅店。

唐朝的蒸餅,包括了後世的包子、花捲兒、燒麥、蒸餃等,反正就是經過發酵之後的白麵,然後包裹著各種餡兒給它蒸熟。

可以簡稱為有餡兒的餅!

至於古人怎麼發酵,生活北方農村的小夥伴兒們,應該都見過自家奶奶蒸饅頭時,把面盆放在炕上發酵時的景象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團寵三歲半,全宗門最會御獸的崽

初夏若雨

我和鬼打交道的那些年

見鬼小當家

恐怖復甦:人間真假

吾三清

愛過不過

我就這一條破命了

意你難平

穎梓

月下約

愛吃肉的貓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