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愛卿,朕一直都在等你這句話。”

“但講無妨。”

“若真能讓朕如願,朕以大漢三公,丞相之位,以待愛卿。”

劉越心下一喜,不惜親自上前,伸手扶起了賈詡。

說這麼多。

終於是有些作用了。

看著賈詡頭上的忠誠,飆升到了三十七。

相比之前的老六,已經是翻了太多倍。

也正是因為,有賈詡在朝中聽用,他才敢把心中一直所想,付諸實際。

何況,派兵收拾匈奴。

肯定要比對陣項羽、董卓要難度低一些。

刷一刷成就。

既能獲得大漢系統發放的獎勵,提升大漢朝的實力。

還能幹翻匈奴蠻夷,護衛大漢百姓、國土不受踐踏。

更可以,掃清他心中的一股惡氣。

三公丞相之位...

劉瑾一直伺候在旁,沒敢開口。

聽到這裡,才有了一點反應。

朝中的丞相空缺,從楊國忠被殺後,一直空缺到現在,幾乎全是李嚴代理。

現在,這是有人選了嗎?

“謝陛下,只是微臣才疏學淺,豈敢擔丞相重任。”

賈詡躬身再拜,心中對天子是愈發滿意。

“不知,陛下欲派何人為帥,所遣兵馬幾何?”

“平西將軍,岳飛。”

“八萬精銳即可。”

劉越笑道。

有岳飛的攘外天賦在,對付異族蠻夷,實在是太適合不過了。

何況,上一世對付金軍,岳飛尚且能戰而勝之,區區匈奴,不在話下。

有六萬兵馬,其中一萬虎豹騎,一萬無畏軍,再加上麴義正在訓練的先登死士。

專門剋制騎兵,也有一萬之眾。

可以在實戰中訓練,效果更好。

另外,那還有五萬六千多位玄甲軍的降兵,只需全部交由岳飛。

完全足夠了!

“岳飛...”

“敢問陛下,可是先前調走皇城精銳,前去支援李景隆將軍的那位?”

“可是此人正在前線平叛,只怕抽身乏術,不能擔此重任。”

賈詡愣了一下,面帶詫異。

“不錯,但是朕並非要調回岳飛,而是前線平叛大捷,成功收復益州。”

“要不了幾日,岳飛、李景隆他們便會班師回朝。”

“以後我大漢境內,再無李淵這一號反賊了。”

劉越嘴角上揚,心情重新恢復舒暢。

從他重生,變成大漢天子以後。

最擔心的事,莫過於李景隆帶走的二十萬虎賁大軍,生怕全去送了人頭。

好在,結果萬幸。

“陛下,何以如此篤定?”

天子此言,可不光是賈詡面帶驚疑,連帶著殿內其餘人,皆是神色古怪。

戰報,訊息未至。

一直待在皇宮內的天子,是如何得知?

再說了,李淵麾下良將眾多,玄甲軍也是天下精銳,想要收復益州,哪有那麼簡單的事。

要是真勝了,大漢朝廷的實力,當真要重新估算一番了

“哦,先帝託夢。”

“...”

“什麼...”

賈詡還在皺眉思索,聞言一陣踉蹌,差點當場背過氣。

看著一臉認真的天子。

他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好一個先帝託夢...

難道,他之前對天子的看法又錯了?

何止是他,這一下劉瑾等人,目光都有些詭異,不明白天子是瘋了,還是瘋了。

“總之,李景隆、岳飛他們要不了多久,便會班師回朝,想必捷報不日便至。”

“朕可是一直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大漢先祖的庇佑。”

“賈愛卿,你只需信朕即可。”

劉越一擺手,不容置疑。

“遵旨。”

“若當真先帝有靈,收復益州,此次陛下對匈奴出兵,便更無不可。”

“陛下神威,能在短短數月時間平定一方叛亂,足可見朝廷兵鋒之利,必能震懾天下,使董卓、項羽心生膽怯,唯恐陛下再次派出天兵來攻。”

“如此一來,陛下只需暫且按兵不動,對此二賊便是最大的威懾。”

“縱使他們結盟,一同出兵作亂,以陛下手中的精銳,當然還有先帝庇佑,勝之並非難事。”

“何況以項羽的性格,若知天子在此危難之際,不惜抽調兵力,討伐匈奴,多半會不聽范增勸諫,剛愎自用。”

“從而按兵不動,一邊招兵買馬,屯糧待戰,等待陛下征戰匈奴的結果出現,再與陛下一較高低。”

賈詡低眉順目,不敢質疑。

既然天子都這麼說了。

那他全當是真的,反正不關他的事。

“至於匈奴蠻夷,微臣斗膽,敢問陛下是欲擊退匈奴,使其不敢再犯我大漢邊境。”

“還是,一舉覆滅匈奴。”

“...”

“朕一向不喜歡麻煩,最好可以一勞永逸。”

劉越揹著手,聲音平靜。

可是眼神之中的殺意。

顯而易見。

“陛下英明。”

“這個冒頓單于,鳴鏑弒父,性情暴戾,但頗善刀兵,更是征服了樓蘭、烏孫、丁零、屈射等諸多部族,幾乎稱霸草原,不可謂不強。”

“若陛下派兵,與其正面交戰,縱使是有先帝庇佑,恐怕也難建全功。”

賈詡眉頭一挑,對於天子的狠辣。

非但沒有半點不滿,反而頗為欣慰。

對異族的敵人,心懷仁慈。

結果,只會死於敵人之手。

“不錯,匈奴生於草原,除了老弱婦孺,全民皆兵,上馬便是兵卒。”

“縱使是勝了,匈奴也可逃亡再戰,難以覆滅。”

“還有,不要再提先帝。”

劉越面無表情,聲音森冷,淡淡瞥了一眼賈詡,意思不言而喻。

“微臣謹記。”

“陛下所言甚是,而且草原遊牧生存的方式,與我大漢截然不同,我漢人多以耕種為生,所以田地肥沃與否,便是我大漢百姓們最為看重的地方。”

“匈奴生於草原,部落眾多,皆以牧馬放羊為生,所以水草肥美的草場,便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冒頓征服的大小草原部落,近乎三十有餘,然人有親近疏遠之分,上好的牧場草地,分配必然不均。”

“那些征戰失利,不得不臣服匈奴的部族,焉能有感恩之心?”

賈詡訕訕一笑,拱手告罪。

但是,提及滅匈之策。

一雙眸子,仍是充斥著智慧的光芒。

“陛下只需讓嶽元帥出征之時,帶上陛下旨意,凡是願意與大漢朝廷合作的部族,皆許以重利,如賞賜牛羊、金銀、茶葉、錦緞等等。”

“並承諾剿滅匈奴之後,功勞最大的部族,可以優先挑選最肥美的草場,而且其部族,獨佔匈奴一半的牛羊。”

“如此一來,匈奴的力量必定瓦解,並用其刃,反戈一擊,眾部族為求功勞最大,或對匈奴恨之入骨者,豈會不知永除後患的道理。”

“匈奴,必亡。”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三帝國之折戟沉沙

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