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副將,你去釋出命令,要求所有年齡超過三十五歲、不滿十八歲、身患疾病以及是家中獨子計程車兵,都請出列。”

正當馬林打算轉身離去執行命令時,皇太子清脆而堅定的聲音再次響起,“且慢,馬副將。在召集了營地的百夫長、旗手等關鍵職位計程車兵之後,如果他們符合條件,這些人將被選拔進入新成立的軍隊,並接受全新的訓練。

而對於那些不在營地中的軍官,無論他們曾經是尊貴的王公,還是顯赫的侯爵,從今往後,他們都將不再是大明首都防衛力量的一部分。”

馬林心中充滿了震驚。他曾經聽聞過宮中要改革首都三大營的傳聞,但他絕沒有料到這場改革會如此猛烈,讓人一時之間難以適應!

然而,當前的情況讓他別無選擇,作為營地中最高階別的軍官,面對著皇太子的在場,最好的選擇就是全心全意依賴於皇太子的恩澤,不去過多地考慮其他人的命運如何。

馬林心中充滿了想法,他迅速做出了決定,恭敬地向皇太子朱慈烺回禮,然後轉身迅速回到營地,召集了其他百夫長、旗手等軍官,迅速而有序地將他們帶到皇太子面前。

朱慈烺太子看著朱允炆,努力保持嚴肅的表情,對面前的低階軍官下達了命令,“根據皇帝的旨意,我受命重組首都三大營。從現在開始,你們將成為新首都衛戍部隊的第一批軍官。你們將由馬林百夫長領導,負責從首都三大營中清除老弱病殘,只保留年齡在18至28歲的強壯青年。

請整理一份被淘汰的老弱病殘名單,並向我報告他們的安置費用,我會統一支付。此外,你們應當從首都外的難民營中招募強壯青年以補充兵力。招募的費用也需要向我報告,同樣由我統一支付。新士兵的月俸為兩兩銀,由王爺府統一發放。

現在,你們都歸我指揮。你們的軍銜將重新安排。我不在乎你們之前的軍銜。現在,釋出我的第一個軍事命令,清理完營地後,去難民營招募士兵。誰能招募一百名強壯青年,我將提升他為隊長。”

“現在,釋出我的第一個軍事命令,清理完營地後,去難民營招募士兵。如果能招募一百名強壯青年,我將任命他為百夫長。如果能招募一千名,你將成為千戶。如果能招募五千人,恭喜你,將成為首都新任衛戍司令。但只有一條規則:不得使用武力。立即行動!”

皇太子的命令讓百夫長、旗手和低階軍官們都欣喜若狂。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沒有人能坐得住。向皇太子行禮後,他們急忙朝不同的方向散去,執行命令。

朱允炆領著皇太子和公主走進軍事帳篷,坐了下來。他運用神識召喚了幾本飛來的冊子,那是首都三大營的賬目和軍事人員登記冊。無需仔細檢視,朱允炆就已經明白了冊子的內容。他開啟賬本,一一指出其中的漏洞,讓皇太子和公主仔細考慮其中的錯誤和遺漏。

那時,在朝堂之上,由首輔周延儒率領的文官集團與崇禎帝進行著固執的爭論。他們一條條列舉出皇太子掌軍的潛在危險,以及過度依賴太監可能帶來的風險,並向皇帝哭訴,強調他不能背離大明立國的傳統。

而由鄭王朱祝檑和嘉善侯周揆領導的武官集團則強烈反對皇太子離開皇宮,掌管首都三大營。畢竟,首都三大營一直被視為他們的私人領地,使他們能在不親自戰場的情況下,享受優厚的俸祿。若皇太子離開皇宮,他們的既得利益將受到嚴重損害。

在那段時間裡,宮中邪派的混亂無人提及。

得益於祖先的支援,崇禎的態度明顯強硬起來,語氣也變得沉重。他對文官和武官的喧囂視若無睹,隨意頒佈旨意,召回諸如秦良玉、馬祥麟、何克松、曹變蛟、周遇吉等著名將領到首都。這些將領還好說,但江陰知府和鄭森是何許人也?他們突然之間是如何嶄露頭角的?

武官們更加震驚,因為被召回首都的所有將領都是軍官。這意味著這些軍官將加入皇太子的指揮,接管首都三大營?那麼他們這些武官未來還能做什麼?沒有首都三大營,他們該如何生活?

在朝堂上,武官們並不知道,當他們與皇帝爭論時,皇太子已經悄無聲息地離開皇宮,進入首都三大營,開始重組衛戍部隊的工作。而且,在重組過程中,暴露出的腐敗問題將導致大量武官被牽連並監禁。

按照崇禎的性子,他本想嚴厲懲罰這些人。然而,仙人祖先並不贊同,認為這樣會違背天意。此外,祖先還說大明的未來需要這些人力的支援。與其沒收這些腐敗官員的財產並滅絕他們的家族,不如讓他們餘生為大明的興起盡一份力。

朝堂之上,紛議紛紛,不絕於耳。大太監方貞華攜同兩百名忠誠的內衛及三百名禁衛軍,已然抵達首都三大營,靜候皇太子朱慈烺的指令。

朱允炆對方貞華抱有深深的敬意。當眾多官員選擇向叛軍李自成投降時,正是這位大太監,率領他的隨從與四位高階太監,手持簡陋的武器,誓死捍衛帝國的尊嚴,最終慷慨就義。

方貞華的抵達,為皇太子朱慈烺提供了足夠的力量,以著手逮捕那些剋扣士兵薪餉、貪汙腐化、收取賄賂的朝中高階軍官和貴族。

至於皇太子的這一舉動是否會引發朝廷官員和大明士大夫的強烈反對,已有朱元璋皇帝的遺訓作為支撐,明確表示這種程度的壓力並不值得憂慮。

就在此時,首都瞬間陷入一片混亂,街道上馬蹄聲疾馳,緊張氣氛瀰漫。禁衛軍和東廠的行動如同被激怒的馬蜂群,迅速遍佈整個首都。

在朝堂上,那些正與皇帝崇禎爭論國事的大臣和貴族,對外面的騷動一無所知,他們依舊在為自身的利益以及士大夫階層的福祉與皇帝進行激烈的辯論。

直到朝會結束,由首輔周延儒率領的官員們看到他們焦慮的家僕在宮外焦急地等待,這才意識到首都正發生的動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1919選擇

木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