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內,香爐輕煙嫋嫋,李軒手持毛筆,正在審閱著新一批的奏摺。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他的龍袍上,為他增添了幾分威嚴與神秘。

“宿主,新設立的文化機構進展如何?”系統美女的聲音在李軒的腦海中響起,打斷了他的思緒。

李軒放下毛筆,輕輕一笑:“進展順利。四海書院已成為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各地的學者前來求學。此外,我們還舉辦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動,反響熱烈。”

“真是令人欣喜。但宿主,文化的發展不僅需要內部的繁榮,也需要外部的認同與交流。”系統美女提醒道。

李軒點頭,目光深邃:“我明白。我已派遣使者前往各國,邀請他們的文化使者前來大唐交流學習。同時,我也將親自接見各國使節和學者,與他們共同探討文化發展的方向。”

就在這時,一位官員匆匆走進金鑾殿,行禮後恭敬地稟報:“陛下,西域的使者已抵達皇城,他們帶來了珍貴的文化典籍和藝術品,希望能與大唐進行文化交流。”

李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好!速速安排他們在四海書院安頓下來,並通知我明日親自接見他們。”

次日,四海書院內賓客雲集,西域使者們身著異族服飾,手持珍貴的文化典籍和藝術品,等待著李軒的接見。

李軒步入書院,見到西域使者們,便熱情地迎了上去:“歡迎各位遠道而來的使者。大唐願與西域各國共同交流文化,促進雙方的發展。”

西域使者們紛紛行禮,其中一位使者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陛下,我們帶來了西域的瑰寶,希望能與大唐的文化進行交流碰撞。”

李軒點頭微笑:“這正是朕所期望的。我們的大唐文化,向來都是包容並蓄的。讓我們共同欣賞這些珍貴的文化典籍和藝術品吧。”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軒與西域使者們進行了深入的文化交流。他們互相分享了各自的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彼此之間的友誼也在交流中逐漸加深。

然而,就在交流即將結束時,一位西域使者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陛下,我們西域的文化雖然與大唐有所不同,但各有千秋。為何大唐不能更多地借鑑我們西域的文化呢?”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李軒微微一笑,回答道:“使者所言極是。大唐的文化之所以繁榮,正是因為我們始終保持著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我們願意借鑑和學習各國的優秀文化,同時也希望各國能夠理解和尊重我們的文化。”

西域使者們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他們被李軒的智慧和胸懷所折服,對大唐的文化也產生了更深的敬意和興趣。

就這樣,在李軒的推動和努力下,大唐的文化事業繼續蓬勃發展。四海書院成為了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學者前來求學和交流。大唐的文化也逐漸走向世界舞臺,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殺敵爆修為,皇帝都看我臉色行事

落葉醉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