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的兩女似乎快要醒來,陳宮連忙打斷了自已這不切實際的想法。

待兩女醒來,幾人又一起洗漱吃過早膳後,陳宮又來到了曹府。

經過了昨天半天的發展,徐州的事情應該也已經有一個結果了,希望不要出什麼岔子再好。

路上陳宮的右眼皮一直在跳,心神略有不寧,總感覺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來到曹府的議事廳,空氣寧靜地如同死水一般。

曹操依然坐在最上方,臉上已經完全沒有了昨天收穫傳國玉璽的喜悅,取而代之的是不怒自威的陰冷。

一人正顫顫巍巍地跪在階下,將頭深深地埋在了底下。

陳宮打眼一看,覺得有些熟悉。再一細想,這不是昨天那個信使嗎?

根據目前的情況,以及現場的沉寂,陳宮不難推斷出是徐州那邊出事兒了。

“沒道理啊,如果按照自已的要求去做,不可能會出亂子,難不成和歷史有所出入?”

陳宮在心裡暗暗想到,希望不是因為自已的話而出亂,否則在曹老闆心裡會減不少分,自已的處境也將會愈發艱難。

陳宮自然不敢去觸曹老闆的黴頭,暗暗來到了昨天有過一面之緣的荀彧身邊詢問道:“文若兄,這是發生什麼了?難道是徐州那邊有變故?”

荀彧看了陳宮一眼,點了點頭輕聲說:“不錯,據這位信使說,車胄原本商議好了應對之策。”

“只是未聽公臺兄所言,計謀被洩露出去,以致被關羽斬殺。劉備算是徹底拿下了徐州。”

“果然,自已一直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為什麼?難道自已真的不能改變歷史嗎?”陳宮搖了搖頭,“明明都已經救下了高順,這條路應該是行得通的,但也得對方配合啊!”

不然自已就算對三國大小事件瞭如指掌,也無力去改變什麼。

終究是自已現在的權力太小了,以至於人微言輕。

“曹公,信使也並無大的過錯,實在是車胄不聽公臺兄所言,以釀成大禍。”

“為今之計,可先攻劉備,再破袁紹,之後直下江南,荊襄之地可圖也!”在壓抑的氣氛之下,荀彧打破沉寂拱手建議。

曹操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也沒有再追究信使的責任了。

……

另一邊,關羽砍下車胄的頭顱之後,劉備一直忐忑不安,他知道曹操很快就會率領大軍來攻打徐州。

始作俑者的關張二人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站在一邊看著焦頭爛額的兄長,爛攤子全留給劉備來收拾。

劉備自然也不會責罵兩人,畢竟是車胄謀害在先,兩位賢弟只是正當防衛罷了。

但車胄畢竟是曹操的心腹,可以藉此來攻打徐州,瞭解自已這個心腹大患。

“這該如何是好啊!”劉備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好主意,只能無奈地把目光投向身邊的幾個智囊。

“主公勿慮,某有一計,可退曹操!”階下一人不慌不忙地說道。

劉備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忙順著來聲看去正是陳登。

陳登父子對自已忠心耿耿,要不是這次相告,恐怕命已休矣!

“元龍有何妙計,快快說來!”劉備急忙詢問道,在場眾人也將目光聚集到了陳登身上。

“曹操所懼者袁紹也,袁紹此時手下掌管青、幽、並、冀四州之地,兵多糧廣,手下謀臣虎將不計其數。”

“劉皇叔可寫信一封,派人向袁紹求救。”陳登徐徐道來,好似一切雲淡風輕。

劉備聽後先是一喜,隨後又有所顧慮道:“可是先前我大敗其弟袁術,他願意相助嗎?”

陳登微微一笑,“皇叔不必煩惱,有一人與袁紹世代交好,若得此人書信,袁紹必來相救。”

劉備聽後終於沒有了顧慮,而陳登也將此人的名字告訴給了劉備,二人準備一起去上門拜訪,說明來意以求得書信。

劉備求得鄭玄書信之後,立馬派三國外交官孫乾將書信送與袁紹。

孫乾緊趕慢趕,終於將書信送到了袁紹的手中,袁紹看過書信之後,本就沒有主意的他更顯得像只無頭蒼蠅一樣。

“劉備大敗吾弟使其吐血而死,我本應該不去救助;但這又是鄭玄的書信,又不得不去幫忙,這該如何是好啊!”

袁紹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於是將手下文成武將都聚集起來,看看能不能有一個好主意。

袁紹將劉備求助之事說明,下方的眾人都在思考著對策。

謀士田豐是個穩健派,他皺著眉頭說到:“連年戰亂,士兵和百姓都已疲憊不堪,且倉庫也沒有過剩的糧草。”

“不如讓軍士在黎陽駐紮,在河內製造船隻,修理兵器,派遣精兵守在邊界以防外患,三年之內大事可圖也!”

袁紹聽後摸著下巴,他覺得田豐說的很有道理,目前確實應該儲存自身的實力,在關鍵的時候再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袁紹正想答應,但又被令一個聲音打斷了:“以袁公之英明神武,下令大軍討伐曹賊易如反掌。”

“何須還要等個三年?汝莫不是收了曹賊什麼好處,拖延我軍進度!”另一邊的審配是個馬屁精,懷疑地說道。

袁紹聽到審配的話,感覺確實如此,不禁有點飄飄然。

自已有四洲之敵,手下精兵百萬,不早點主動出擊以絕後患更待何時?

田豐被氣地滿臉通紅,指著審配氣極地說:“你……你。”

“怎麼,被我猜中了心思,氣急敗壞地說不出話來了?”審配一臉欠打地看著田豐得意地說道。

“行了,你們兩個別吵了。”沮授和田豐關係不錯,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當即出口制止兩人的爭吵,“打仗的關鍵不是看對方是否兵強糧廣,而是軍隊紀律的嚴明。”

“曹操言出必行、軍紀嚴明,士卒精健,不是公孫瓚之輩能相比的。”

“況且主公師出無名,拋棄良策,竊為明公不取。”

沮授看問題還是十分透徹的,一眼就看出了曹操軍隊強盛的原因,以及自身的不足,希望能以此來打消袁紹不切實際的想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影視之流

婀鵝

我!弒神者!

斬塹

高中生的初戀

原來是霖不是林

一不小心帶著尋光穿凹凸

抑鬱傘

強撩誘引,肖大少婚後纏妻成癮

我的女兒不聽話

愛與夢想的交織

愛吃金黃炸薯條的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