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晚會過後,陸瑾瑜與葉清婉的生活迴歸日常。然而,林語柔這個名字卻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陸瑾瑜決定拜訪這位神秘女子,希望能進一步瞭解她的慈善理念,並探討雙方在教育公益領域的合作可能。葉清婉對此表示贊同,她對林語柔的敬仰之情亦有增無減,便一同前往。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他們來到了位於西城區的林府。林府古樸典雅,院內綠竹掩映,花香四溢,與外界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林語柔親自迎出門外,她身著一襲淡紫色旗袍,烏髮如雲,溫婉端莊。三人移步至書房,品茗交談。

林語柔言談間透露出對教育的深深熱愛與執著信念,她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而教育則是打破階級固化、實現社會公正的關鍵。她講述自已資助過的寒門學子,如何透過刻苦學習改變人生軌跡,這些故事讓陸瑾瑜與葉清婉深受感動。他們發現,儘管各自的方式不同,但三人在教育公益的理念上竟有著驚人的一致。

交談漸入佳境,陸瑾瑜提及晚會上林語柔高價拍下他的扇面,林語柔微笑著解釋道:“您的書法作品,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您對教育事業拳拳之心的象徵。我想,沒有什麼比這更能喚起人們對教育公平的關注了。”此言令陸瑾瑜深感敬佩,他意識到林語柔不僅是一位富有愛心的慈善家,更是一位善於運用智慧推動公益事業的智者。

此時,林語柔提議參觀她在府中設立的私人圖書館,那裡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教育文獻和兒童讀物,供貧困學子免費借閱。陸瑾瑜與葉清婉跟隨她來到圖書館,只見一排排書架整齊排列,各類書籍琳琅滿目,孩子們稚嫩的讀書聲從角落傳來,溫馨而寧靜。望著這一幕,陸瑾瑜與葉清婉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共鳴,彷彿看到他們共同的理想在這方寸之間得到了生動的實踐。

在一本泛黃的教育史籍前,陸瑾瑜偶然發現了一段關於“音樂教育”的論述,他不禁誦讀起來:“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它能跨越階層、種族的界限,喚醒人性中的善良與同情。在教育中融入音樂,能讓孩子們學會傾聽、理解他人,培養共情能力。”葉清婉聽後若有所思,她想起自已幼年時對音樂的熱愛,以及音樂如何塑造了她的情感世界。

突然,陸瑾瑜提議:“何不在此舉辦一場音樂分享會,邀請貧困學子與社會人士共同參與?音樂或許能成為我們連線人心、傳播公益理念的新橋樑。”林語柔欣然贊同,她認為音樂的力量足以觸及人心最柔軟之處,是推廣公益理念的絕佳載體。

於是,一場以“音符傳愛,共築夢想”為主題的音樂分享會開始籌備。陸瑾瑜負責聯絡音樂界的朋友,葉清婉則動員研究會成員參與組織工作,林語柔則以其影響力邀請社會名流及媒體關注此事。他們分工協作,期待透過這場活動讓更多人關注教育公平,同時藉助音樂的力量,激發全社會對貧困學子的關愛與支援。

這個午後,陸瑾瑜、葉清婉與林語柔在林府的書房與圖書館中找到了共同的心靈共鳴,他們以音樂為紐帶,深化了對教育公益的理解與實踐,也為彼此的關係增添了更深一層的默契。這場音樂分享會,將成為他們攜手推動社會進步、實現教育理想的重要一步。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斐宏映雪

遠希行

挽柳歌

谷唯唯

與鳳行:本君在此,誰敢造次

海水三清淺

柯南里的無限

四月簷酥雨

星星的碎片

喜甜粽子

離婚當天,大佬覺醒讀心術

餘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