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的考場內響起了輕微的紙頁翻動聲和筆觸紙面的沙沙聲。學子們個個正襟危坐,神情專注,開始了緊張而嚴肅的答題。

程謙拿起毛筆,筆尖在硯臺上輕輕旋轉,吸飽了墨汁。他的目光在試卷上快速掃過,心中默唸著題目,然後深吸一口氣,開始作答。

首先是一道“經義題”,一篇關於《論語》的解析,題目要求考生對孔子的教誨進行闡述,並聯系實際,提出個人的見解。程謙凝視著題目,腦海中回想起先生對《論語》的講解,以及他在生活中的實踐體會。

他開始動筆,筆尖輕觸紙面,墨跡緩緩展開,形成一行行規整而有力的字跡:“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此言學習之道,非一曝十寒,而在於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吾輩學子,當以此自勉,不斷求知,不斷實踐,以學問充實內心,以實踐檢驗真知。”

程謙繼續寫道:“又云:‘吾日三省吾身’,此乃修身之本。每日自省,反思言行,方能知已得失,不斷進步。在吾之理解,此亦是治國平天下之基。君子以身作則,方能影響他人,進而和諧社會。”

他的筆下,不僅是對經典的複述,更是結合了自已的思考和感悟。

詩詞題:接著是一道詩詞題,要求考生即興創作一首詩或詞。程謙沉思片刻,腦海中浮現出平日觀察到的自然景象和內心情感,心中湧動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當下的感悟。他思索片刻,決定以自已此刻的心情為題,創作一首詩。

考場晨思

案前墨香紙上新,

思緒如泉筆下尋。

窗外晨光照影入,

心中夢想隨雲深。

書海泛舟求真知,

科場試劍展英姿。

不問收穫只問耕,

他日回首笑春風。

這首詩雖然在技巧上或許不夠完美,但它真實地反映了程謙此刻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期待,體現了他作為一位剛剛踏入社會的學子的真摯情感和堅定信念。

最後是一道策論題,關於糧食問題。考生需要就一個時政問題提出自已的解決方案。

程謙面對著策論題,他知道,這是考驗他是否能夠將所學知識與現實問題結合起來的時刻。他深吸一口氣,開始動筆,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寫下了自已的見解:

“糧食,國之根基,民之生計。近年來,天災不斷,洪澇旱災交替,蝗蟲為患,導致糧食產量不穩,民眾生活困苦。對此,晚生有三策,望能為解此難題盡綿薄之力。”

程謙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繼續寫道:

“首先,‘以工代賑’。朝廷可在災年興辦公共工程,吸納災民參與,既可緩解災民無食之苦,又能加快國家基礎設施之建設。”

他稍作停頓,思考片刻,又繼續寫道:

“其次,‘最佳化糧種’。鼓勵農學家研究培育,推廣抗災能力更強之糧種,以增強農田對抗自然災害之能力。”

程謙的筆尖沒有停歇,他的思路清晰,邏輯嚴密:

“最後,‘建立常平倉’。朝廷應於各地建立常平倉,以穩定糧價,豐年儲糧備災,荒年平價糶糧,減輕民眾負擔。”

程謙放下筆,再次審視自已的答案,確保論點清晰,論據充分。他知道,這些策略雖然簡單,但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官場的學子來說,已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

考場內,其他學子也在忙碌地書寫著,每個人都在為解決時政問題提出自已的見解。程謙環顧四周,看到了一張張專注的面孔,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到自已並不孤單。

學子們或凝眉思索,或揮筆疾書,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力求將自已的所學所知完美地呈現在試卷上。監考官員們在考場內靜靜巡視,確保考試的公平和秩序。

程謙在答題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冷靜和專注。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是一次展現自已才華的機會。他的心中充滿了決心,他要用這份答卷,去開啟自已人生的新篇章。

隨著考試時間的流逝,程謙逐漸完成了所有題目的作答。他放下筆,再次仔細檢查了一遍試卷,確認沒有遺漏和錯誤,在文末加上了自已的名字,然後將試卷整理好,等待考試的結束。程謙的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期待著自已的答案能夠得到考官的認可,也期待著能夠為國家的糧食問題貢獻自已的一份力量。

這一刻,程謙的心中充滿了莊嚴的儀式感,他用自已的努力和才華,書寫了自已的人生。

當考試結束的鑼聲響徹考場上空,考場內的氣氛隨之鬆弛下來。學子們紛紛停下手中的筆,有人面露微笑,似乎對自已的表現頗為滿意;也有人眉頭緊鎖,或許是對某些答案仍存疑慮。學子們紛紛交上了自已的試卷。程謙他站起身,輕輕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心中充滿了滿足和期待。

他將毛筆放置於筆架之上,然後將試卷仔細地吹乾,避免墨跡模糊。他檢查了一遍試卷上的每一個字,確認沒有遺漏或錯誤,這才將試卷摺疊整齊,起身走向監考官員,恭敬地遞上自已的答卷。

監考官員接過試卷,微微點頭,示意程謙可以離開。程謙行了一禮,轉身回到自已的座位,開始收拾自已的文房四寶,準備離開考場。

隨著其他學子陸續交卷,考場內逐漸變得空曠。程謙站起身,輕輕活動了一下因長時間書寫而有些僵硬的肩膀和手腕。他環顧四周,看著其他學子們或興奮、或沉思、或輕鬆地交談著,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

程謙隨著其他學子一起,緩緩步出考場。陽光灑在他的身上,溫暖而明媚。他抬頭望向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

他環顧四周,看到有的學子被家人或僕人熱情地迎接,有的則被同鄉的長輩或朋友團團圍住,彼此間交談著考試的心得和未來的打算。然而,程謙的目光在人群中游移,卻找不到一張熟悉的面孔,他的家人遠在故鄉,而他的朋友和師長也未能來到順天城。

“兒啊,你終於出來了!”

一位中年婦女激動地抱住了自已的孩子,熱淚盈眶,“考得怎麼樣?累了吧,娘給你燉了雞湯,補補身子。”

“放心吧,娘,我盡力了。”學子安慰著母親,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另一邊,幾個同鄉的學子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 “今年的經義題真是難,尤其是最後那道,你們怎麼答的?”

“我引了《孟子》裡的幾句話,希望能矇混過關。”

“哈哈,我可是下了一番功夫,提前準備了好幾個論點,就等著今天大顯身手呢!”

程謙聽著他們的討論,心中不禁有些羨慕。他的家人遠在故鄉,無法像這些學子一樣,得到親人的及時慰藉。他的朋友和師長也未能來到順天城,他只能孤單一人面對這一切。

“公子,考得如何?”一位馬車伕拉著裝飾華麗的馬車,向一位衣著光鮮的學子殷勤地問道。

“還算順利。”那學子漫不經心地回答,顯然對自已的表現頗為滿意。

程謙默默地站在一旁,心中湧起一股說不出的孤獨。

他知道,自已選擇的道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這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程謙緊了緊背上的行囊,心中明白自已需要先找到一個落腳之處。然而,順天城對他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他甚至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尋找客棧。

“程謙,等一下!”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程謙轉身,看到張明德前輩正快步向他走來。

“前輩,您也出來了?”程謙有些驚訝地問。

“考試已畢,我自然也就出來了。”張明德前輩接著說:“今日考試辛苦,不如我們先去喝一杯,慶祝這段時間的努力如何?”

程謙面露難色,他遲疑了一下:“前輩,實不相瞞,我還未找到今晚的住處。”

張明德前輩笑著:“若是不嫌棄,可以到我家中小住幾日,等考試結果出來再做打算。”

程謙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看著前輩:“前輩,您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我不想給您添麻煩。”

張明德前輩搖了搖頭,眼中流露出一絲關切:“程謙,你我都是讀書人,相互幫助是應該的。何況,我家就在順天城,家裡也寬敞,多你一個人並無大礙。”

程謙見前輩如此堅持,便不再推辭:“那晚輩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多謝前輩。”

張明德前輩哈哈一笑,拍了拍程謙的肩膀:“今晚,就讓我們好好放鬆一下。”

程謙心中的顧慮被前輩的細心打消,他微笑著點頭:“那就有勞前輩了,感謝前輩的盛情。”

兩人一同離開了貢院,走向張明德前輩的住所。程謙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他知道,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裡,自已並不孤單。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密戰無痕

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