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天城的另一座府邸內,幾位身著官袍的高官正享受著他們的宴席。這裡的佈置極為考究,每一件傢俱都是精心挑選的,雕刻精細,表面塗以金漆,顯得富麗堂皇。牆上掛著名貴的字畫,桌上擺放著精緻的瓷器和銀器,彰顯著主人的尊貴地位。

宴席上,高官們圍坐在由檀木雕琢而成的圓桌旁,桌上鋪著繡有金絲的絲綢桌布。他們面前擺滿了山珍海味,每一道菜都是由城中最好的廚師精心烹飪而成。

府邸中的宴席上,官員們的談話聲逐漸熱烈起來。他們討論著科舉考試的點點滴滴,同時也不乏對各自職責的抱怨和感慨。

“每次科舉結束,審閱這些答卷就是一項繁重的工作。”李大人輕輕揉著自已的太陽穴,抱怨道。

旁邊的王大人笑著回應:“是啊,尤其是那些天馬行空的答案,有時候真讓人哭笑不得。不過,這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不是嗎?”

“我年輕的時候,也曾參加過科舉。”張大人品了一口杯中的美酒,感慨地說,“那時候,我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透過考試,為國家效力。”

“說到夢想,”趙大人放下手中的酒杯,語氣變得嚴肅,“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選拔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國家的未來,就掌握在這些年輕人的手中。”

“確實如此,”錢大人點頭附和,“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選拔出有才華的學子,還要為他們提供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今年的考試,諸位覺得如何?”周大人,一位年長的官員,聲音中帶著幾分威嚴,他的眼神掃過在座的同僚。

“今年的學子們頗有才華,尤其是經義題的回答,有幾個答案讓我印象深刻。”孫大人,手裡把玩著酒杯,沉思著說。

“哦?願聞其詳。”吳大人,一位稍顯年輕的官員,好奇地問道。

“其中有一份答卷,對《論語》的解讀頗為獨到,不僅深入文字,還能聯絡到現實,提出自已的見解。”孫大人回憶道。

“確實,我也閱讀了那份答卷。”鄭大人點頭附和,“這位學子的見解,頗有見地,未來可期。”

這時,周大人似乎想起了什麼:“哦?你們說的是程謙嗎?”

“對對對,就是程謙。”有人接話道。

“程謙?我好像有點熟悉,但想不起來了。”周大人皺著眉頭,思索著。

“程謙你認識?”有人問道。

周大人思索了片刻,然後一拍桌子,彷彿記起了什麼:“對了,是車伕跟我說過。那天我來順天城前,車伕提到了一個叫程謙的人,似乎是個有文化的讀書人。”

“哦?那車伕是怎麼說的?”另一位官員好奇地追問。

“車伕說,程謙那天在路上與他人發生了一些口角,仗著自已有點文化,蠻橫無理,欺負沒有文化的老百姓,瞧不起平民百姓。”周大人搖了搖頭,似乎對程謙的行為感到不齒。

“這聽起來與他在答卷上展現出的見識和修養有些不符。”李大人皺起了眉頭,顯然對這種描述感到意外。

“有時候,人們在衝突中的言行並不代表他們的真實本性。”張大人插話道,他的聲音平靜,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深思,“我們是否應該深入瞭解一下事情的真相,再做評判?”

“確實,”孫大人點了點頭,“一個學子的品行確實重要,但我們也不可僅憑一面之詞就下定論。”

“對,我們應該給予每個人公平的機會。”趙大人表示贊同,“如果程謙的答卷真的出色,那麼我們也不應該因為他的一次行為就否定他的全部。”

“我看傳聞也不會無緣無故會傳,肯定是因為自身問題。”錢大人提出了自已的看法,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嚴肅,“一個剛來到一個陌生地方的人就如此囂張,這不得不讓人對他的品行打個問號。”

“確實,品行不端的人難以承擔重任。”周大人表示贊同,同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考量。

“周大人言之有理。”孫大人點頭,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勸解,“我們作為選拔官員的負責人,更應該慎重對待每一份答卷,每一個人。不要讓偏見影響了我們的判斷。”

“孫大人說得對。”吳大人也加入了討論,他的態度比較溫和,“我們不妨先看看程謙的答卷,如果他的才華真的出眾,那麼一次小過失也不應該成為阻礙他的理由。”

“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品行的重要性。”鄭大人補充道,他的眼神堅定,“一個人如果連基本的尊重和禮貌都做不到,又怎能指望他為百姓服務呢?”

“傳聞雖不可全信,但也不能無視。”錢大人皺眉說道,他的態度明顯對程謙持有保留。

吳大人點頭表示贊同:“確實,我們不能僅憑一次事件來評判一個人,但這樣的行為確實讓人對他的品行產生疑問。”

孫大人則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雖然程謙的事情讓人關注,但畢竟只是一個小人物,或許我們不必為此大動干戈。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讓個別事件影響到對所有學子的評價。”

“孫大人說得對。”周大人附和道,“我們的責任是全面評估學子們的能力和品行,而不是糾結於一人一事。”

鄭大人也表達了自已的看法:“我們應該繼續關注那些展現出卓越才華和良好品行的學子,他們才是國家未來的希望。”

官員們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更多的學子和考試整體情況上。他們意識到,儘管程謙的情況引起了一些討論,但在眾多學子中,他只是其中之一。官員們更應關注的是如何從所有考生中挑選出真正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才,以充實國家的官僚體系。

隨著夜色漸深,府邸中的討論聲漸漸低沉,最終融入了順天城寧靜的夜色中。這些官員,作為國家的棟樑,他們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無數學子的命運,以及整個國家的走向。而今夜,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中,也不忘肩負的責任和對未來的深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是高順開局呂布要殺我,

江南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