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種類繁多,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八大派系,分別是:京、粵、皖、蘇、閩、晉、川、海。

京派:是北方建築的典型,被稱為北方文化的瑰寶。以四合院為代表,莊嚴肅穆、氣勢恢宏、平衡和諧為特點,注重對稱分佈、庭院方闊。四合院的一磚一瓦、一雕一琢、一方一寸都承載著北京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民風。

粵派:注重灌飾和工藝,屋脊、牆頭、細部收口等處都少不了裝飾,既美觀又充滿了趣味。

皖派:青瓦白牆、磚雕門樓、馬牆等形式風格為特點,徽派是皖派中最為人熟悉的一支,天井是徽派建築的典型空間形式。以防火防盜、雕刻精湛、優雅靈動而聞名。

蘇派:以蘇州園林為代表,是以山環水繞、曲徑通幽、疊石迭景為特點,具有江南風韻的建築風格。其講究置身其中“直路中有迂迴,舒緩處有起伏”讓人回味無窮。

閩派:是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流派之一,以福建為發源地。“土樓”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型別,以高超的夯築技術工藝、規模宏大的單體建築為特點,其聚族而居,內部結構嚴密只於二樓留一門,外部堅實既能防火防震又能防禦敵人。還有綿延山牆的鑊耳屋、受外來文化影響的騎樓、碉樓等。

晉派:它體現了晉商文化的恢弘、穩重和大氣,展現了華北地區的嚴謹深沉,最具代表的就是喬家大院和王家大院,遠看翻牆黛瓦、錯落有致煞是好看。

川派: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建築風格,利用調節長柱高度代替地基,演化出獨特的建築形式主要表現在絲簷走欄的傣族竹樓和飛閣垂簷的侗族鼓樓上。代表作吊腳樓,多依山傍水就勢而建,高懸地面既能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蟲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

海派:是傳統建築與西方現代建築的結合,上海的傳統建築中體現了這種融合,如上海外灘建築群和石庫門,因為吸收了西方建築的各種元素,形成了具有自已特色的建築風格。

這些派系在建築理念、佈局、裝飾等方面都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歷史背景的差異。

“呼!”坐了一個多小時地鐵才到目的地,真的是屁股都坐麻了。這個園博園有些山城小江南之稱,曾在某音看到“你一句小江南,我腿斷在園博園”“逛了4小時都沒逛完”……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這裡是真的大哈。

山城園博園總佔地面積3300畝,其中水體面積800畝,是一個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超大型城市公園。園區的主要建築風格為古典風和傳統風,有5大特色建築、127個城市展園,這也是我今天來這裡的原因。

主展館位於入口廣場處,作為園博園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和景點,它採用傳統巴渝空間組織與現代建築相結合的手法,結合山巒之勢,依山而建,內外院落,展現山地建築的藝術特色。總體建築以景觀軸、文化軸的結構空間軸線作為控制軸線,以景觀休閒帶為活躍元素,構成整個展館的基本骨架。

重雲塔是重慶園博園內唯一的塔式建築,是園博園內最高的單體建築,它是一座仿古建築。穿過風雨廊橋,站在橋上看向塔的方向,就可以看到湖對岸山頂上的重雲塔,仿如站在斷橋上望著雷鋒塔一般,夢迴新白娘子傳奇的經典。

圓緣園,位於北部的藝術廣場,被譽為重慶七大主題雕塑之一。整體設計通透明亮,鏤空的穹頂造型,站在中間說話聽得到迴音。其中間的“緣”字,亦有“有緣千里來相會”的意思。

巴渝園位於中部,採用巴渝傳統的吊腳樓建築手法,建造了10座各具特色的山地院落,形成“園中隱院,院融景園”的空間格局。這些建築依山伴水,飛簷翹角,高低錯落,與湖面倒影形成了一抹空靈雋秀的美景,營造出一幅“清風繞重樓,屋宇疊山丘”的優美畫卷。要是遊客的鏡頭足夠快,還能抓拍到經過的遊船和吊腳樓的合影呢。

龍景書院是園中唯一的書院建築,位於中部龍景湖畔的龍脊山上,結合山頭較緩區域,按照中華傳統建築規則,在一條中軸線上呈軸對稱佈局“西北高,東南低”的兩進院落,以傳統書院空間結構展示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其中央建築為內仿古學堂布局,配套園林是以松、竹、梅為主題打造的“三友園”。

這些都是園博園中的主要景點,不愧是山城小江南啊,看那亭臺樓閣、塘池小橋、古色古香一股江南水鄉的韻味。三步為一景,這園林建築真是充滿詩情畫意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圈的頂流夫婦

甜橙櫻桃

一覺醒來後,變成端淑女娘!

Y七點

四元解夢雜貨鋪

素素紫

小狼狗老公養成計劃

心情大好的天晴宇

病秧子想要活下去

倉鼠夢小澤

當光降臨

琳冧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