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男人正趴在桌子上研究一個黑色物品,見到來人根本並不認識,頭髮花白的男人眼疾手快的拿布給蓋了起來。

李大利開門正對著那件物品,一眼就認了出來,直接開口說道,

“手搖式玉米脫粒機”

“你見過?”

一位年齡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開口問道,

他的頭髮短而齊,鬢角已然透露出斑駁的白色。

那些白髮根根自立,顯得精神矍鑠。

一雙眼睛深邃而明亮,宛如星辰般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顯得歷經滄桑、飽經世故後的沉澱。

他的臉龐寬闊而堅毅,線條分明宛如雕刻。看著他,不禁想起了董戰鴻,他們的相似之處如此明顯,這位陌生人應該就是董戰鴻的父親,振華機械廠的廠長董國柱。

“美國發明家傑克遜在上世紀中期發明的玉米脫粒機,用手搖轉動的方式來去掉玉米粒和棒芯,一經問世問世,便風靡全球。據不完全統計,累計銷量不低於千萬臺。”

“操,我還以為得到個寶貝呢,原來是外國人都用了一百多年。

咱們要繼續仿製,不是拾人牙慧嗎,我老李不屑於做這樣的事。”

年齡稍長點的人有點氣急敗壞,估計是好不容易得到的寶貝,現在知道是別人淘汰的東西,心情很是失落。

看穿的衣服是勞動布的工作服,也不嫌熱,長袖長褲裹的嚴嚴實實,手掌寬厚,應該是機械廠的技術人員。

“這位大叔,話不能這麼說,

落後並不可怕,不思進取才可怕

師夷長技以制夷,既然他們的東西適合當今社會,為什麼不拿來用。”

“你認為可以用。”

“雖然這個玉米脫粒機還有升級空間,我還是想說,可以用也可以不要用,就看是誰用”

年長者聽著有些糊塗,有些不解的看著面前的年輕人。

中年人似乎明白了,一臉笑意的看著李大利,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老百姓可以用,是因為現階段符合民生,有了手搖脫粒機,生產效率提升好幾倍,這是好事就得鼓勵。

對於機械生產廠家,研發更快更省更好用的裝置才是第一要素。”

“那什麼是更好用的裝置?”

“高功率電動脫粒機。”

“現在通電到了縣鄉,農村沒電,就沒有使用者,誰買啊。”

“今年現在沒有,不等於明年沒有,明年沒有,總有一天會有。

改革開放,不僅僅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更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從原本的缺衣少食到如今的解決溫飽,我們只用了三年時間,您說,離通電還遠嗎?”

“好一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小夥子,你叫什麼名字,來這裡有什麼事?”

“董廠長,您好,我叫李大利,是慕名前來,主要是振華機械廠的產品質量是有口皆碑,今天過來主要是定做一批裝置。”

誰不喜歡聽恭維話,年長者原本還在生悶氣,聽到有人誇他的產品質量,笑呵呵的說道,

“都是咱老百姓自已用的東西,肯定要越皮實越耐用才好。”

“這位是廠裡技術負責人李工,身邊剛好缺個徒弟,有沒有興趣來試試。”

“董廠長,我參加完高考,等結果出來後再決定行嗎?”

董國柱知道李大利是拒絕了,多少有點失落,眼神看向了李工,希望他敲下邊鼓。

“小李啊,那麼多人想做我的徒弟,我都沒收,你知道為啥嘛?

我的徒弟在廠裡不僅能享受正式工待遇,還能跟著我學技術,出師後,就是專業技術員,工資每月就能多拿十塊錢。”

王春輝和週日東的腳步總想往前邁一步自我推薦,想起事先李大利說過話,憋的腿肚子打顫,正式工啊,多好的機會,快答應啊!

李大利站起身來,深鞠了一躬,

“感謝董廠長、李工的好意!咱們先說裝置的事吧!”

董國柱也是無奈,不能強人所難吧,多好的苗子,可惜了,便不再糾纏,開口問道,

“你要定做什麼裝置,拿出來讓他看一下。”

早上在吳林風家畫的那一張,已經被他留下,說是給局長看。

李大利拿起桌上紙筆,也沒用尺子,隨手畫了起來。

旁邊的兩個奇葩心裡開始偷著樂,喜蛋又開始畫圖坑人了,不知道這次能騙多少錢。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董廠長和李工對視了一眼,就明白眼前的小夥子是個製圖門外漢,正檢視裡竟然含有左檢視,連基本是三檢視都不清楚,尺寸標註更是一團糟,整個畫面簡直是塗鴉。

但是不妨礙他們能看懂李大利表達的什麼意思。

“這是條皮帶輸送機,額定輸送重量不低於500公斤,可以雙向輸送,上下坡度調節在15度到45度之間…”

李大利絲毫不覺得自已畫的有問題,能表達出意思就行。畢竟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把自已的要求和見解,都有章有序的表達了出來。

等李大利說完,董廠長朝看向李工問道,

“有問題嗎?”

“我曾在省裡見過,也觀摩過,技術上沒啥難題。關鍵是小兄弟的這個輸送機跟我見到的還不太一樣。”

“哦,有什麼不同嗎?”

“增加了雙向輸送和坡度調節,變得更為實用。”

“咱們能做嗎?”

“坡度調節好辦,在張緊裝置時增加兩個導軌就行。”

李大利心裡就是一愣,大意了,不是忘了畫了,是時間久了,真忘了,幸好人家給自已留著臉面,沒有捅破,這兩人能處。

“但是這個雙向輸送我沒搞明白,是要找個人看著電箱,隨時更改電相嗎?”

剛聽到可以解決,又聽到但是,董廠長立馬又變得緊張起來。

想給廠裡增加點創收容易嗎,心裡埋怨老李,不能一次把話說完嗎,回頭再告誡他,以後說話別大喘氣。

“剛才小兄弟不是說增加個正逆開關就能解決嗎?”

“正逆開關是啥,真沒聽說過,小兄弟,你見過嗎?”

李大利這才意識到出了問題,已經有三個人說沒聽過正逆開關,吳林風不懂工業,不知道正常。現在從兩個專業人士嘴裡說沒聽過,難道現在市面上還沒有生產出出正逆開關嗎?

不至於吧,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漏洞存在,這不是白撿一個大漏,想想後世正逆開關的廣泛,這可是一場富貴,抓住了躺平了。

事實上李大利還真不清楚,正逆開關又叫正反開關,1984年專利法實施以後,在1986年,德西公司才申請註冊了正反開關的專利,現在產品還沒生產出來。

強忍著內心的激動,把正逆開關的原理說了出來,兩人像看怪物一樣看著李大利。

關鍵是太簡單,三個線組的轉換,就能直接實現電機的正反轉,實用性太強了。廠裡重要裝置換上正逆開關,生產效率提高兩成還是沒問題的。

“大利啊,技術科還缺個副科長,給你留著如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暗戀是難止的風

素K大大

亂長安:盈月樓

雪先迎

灰燼動亂,以劍斬諸神

飛天野豬陳

林風是誰

奇柒柒

我在第零局的悠閒擼毛絨絨生活

斜眼寄主

轉生到魔法世界重整旗鼓

時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