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月之前的“開國帝王對話末代君主”影片之後,嬴政與扶蘇的關係大有緩和,不過就胡亥能繼位,而且導致大秦二世而亡一事,嬴政將扶蘇安排在了李斯手下做事。

劉邦和呂雉關於劉盈的問題也有所緩和,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之間比較吵鬧,不過還有朱標和馬皇后周旋。

受傷最大的,重災區估計還得是隋文帝楊堅和唐高祖李淵。

不過,陸續推出的新影片,如“中國古代農耕器具的變更”等推動了眾多時空的農業發展。

如曲轅犁一類製品解放了隋唐之前的不少勞動力,對於後世農機的效率各朝各代都十分眼熱,但只能督促工匠研究罷了。

不過古代農具發展離不開鐵,所以天幕預備了一個“冶金史—鋼鐵工藝發展與改良”的影片,暫時因許可權問題,尚且不能播放。

又一次天幕的,“漚肥與肥料的元素缺少造成的作物病症問題”一影片,不僅給歷朝歷代諸多農業提供了便利,更進一步的引申了不少的專業技術難題。

……

而新的天幕影片即將播放,嬴政和朱元璋等勤政的皇帝依舊筆耕不輟。

因為天幕中除了提升國力的農業發展等影片之外,有關娛樂,搞怪,小說,同人等部分也不算少,而到了他們這個年紀,也算是見多識廣,所以這點時間還可以加班加點做點實事。

【國家寶藏第三季·張國立開場詞·作文素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或許回望祖先們走過的歷程,留下的創造,揮灑的情感,堅守的風骨,更能讓我們體認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

而今天的我們又究竟,該為後世子孫留下些什麼。

本季《國家寶藏》將與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攜手做出回答。

它們是:

據坤靈之正位,仿太紫之圓方,六百年 紫禁城。】

班固無言,他寫的是長安!不是紫禁城!不過,後世竟然是以薊城為都城嗎?

“老大,你看,遷都北平如何?”朱棣看著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紫禁城,想讓老大改變主意,起碼遷都速度往上走一走,十八年啊,太久了吧,他已經不年輕了,人生還能有幾個十八年?

“六百年?史官,明成祖朱棣距今已經多少年歲?”清朝一眾帝王紛紛開始查詢明史,計算時間,計算後世距離今日到底還有多久,變化竟能如此之大。

【寶刻淵藪,漢青永照,九百三十年,西安碑林。】

宋哲宗趙煦一時失笑,千年以降,唯有這些石頭還保留著歷史的溫度,並且將繼續流傳下去。

“誰把長安改成西安就?這好聽嗎?這哪裡好聽了?”漢唐等諸多以長安為都城的朝代憤憤不滿,以漢武帝劉徹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反對極其鮮明。

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友人紛紛道喜:“青石不老,名傳千古啊。”

孔子也為弟子曾參的作品《孝經》流傳後世感到欣慰,不過在看到《周易》《尚書》《詩經》《論語》《爾雅》都被歸屬於儒家的時候,他心裡有些莫名的不妙。

而唐太宗李世民終於忍不住了,又氣又急又委屈,“昭陵六駿,那是陪葬品啊!後人他們是掘墓挖墳了嗎?!”

當李世民看到是偷盜的昭陵,保護住四馬,但還有兩馬流落海外,徹底繃不住了,又哭又鬧地找長孫皇后求安慰了,貞觀一朝乃至整個唐代,哪怕是武週一朝也再難自持,叱責征討之聲貫徹古今。

唐以後的人暗暗心驚,不知道身後事如何。唐以前的人看到是一些從未見過的洋人更是對版圖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清代更是大驚,本國人把昭陵六駿的兩個賣給了洋人?他們怎麼敢的啊?!

【壯志諧風雅,咫尺築天堂,一千年,蘇州古典園林。】

“以小見大,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何其驚豔!”

【守婆娑淨土,乘雪域雄風,一千三百年,西藏布達拉宮。】

“可是那吐蕃松贊干布建造的宮殿?哈哈哈,吐蕃歸於版圖矣!”

【逴躒古今,並鑑四大文明,一千七百年,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嬴政:“佛教是哪家學說?竟不曾聽聞…”

漢武帝劉徹:“是在西域啊,我大漢西域都護府,皆為漢土矣。”

南北朝:“是我們在雕刻的像啊,我們這樣的人也能留諸後世嗎?我們的作品啊,總有人會記得,會記得的。”

隋唐:“千佛洞已經有這麼多年曆史了嗎。”

【八表同風,開啟中華大一統,兩千二百年,秦始皇帝陵。】

“果然被開啟了嗎?”嬴政此刻不太想看天幕了,沒有後世任何一個帝王墓被展出,唯一提一嘴的那個還是個被盜陪葬品的,陵寢還是被保護了的。

看到黃土疙瘩一樣的兵馬俑,還是讓嬴政眼前一黑,不過地宮還沒被開啟嗎?還好。

扶蘇偷偷瞅一瞅大人的臉色,不大好看哦,替大人委屈。( •̥́ ˍ •̀ू )

【傳千年之經義,燃萬古之明燈,兩千五百年,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孔家祭祀竟然沒斷絕?”

“兩千五百年,世家?門閥?不過過眼雲煙,誰見孔廟香火長存。”

唯獨孔夫子開心不起來了,如何傳世?精義如何?家風家訓如何?為善尚可,若為惡…千年毒瘤,何等罪業?!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三千二百年,廣漢三星堆。】

“蜀地傳承如此悠久嗎?”

“巴蜀之地,我等尚且不知,後世如何得知?不會又掘墓挖墳了吧?!!”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李太白誠不欺我矣。”

【金風震鑠,宏規大起,三千三百年,安陽殷墟。】

“殷商舊址都被挖出來了?”

“史書所記,真實不虛矣。”

“那是在我們腳下的土地裡嗎?”

“三千三百年,嗟我九州。”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下攻防

寒月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