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地球后,林淺夏和沈辰風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心中孕育著一個更宏偉的願景——建立一個跨星球的教育與科研網路,將地球與其他星際文明的知識與智慧相互融合,推動全宇宙的共同進步。這個計劃被命名為“星際智網”,它旨在打破知識的界限,促進全宇宙的文明共享與創新。

在地球,他們首先與各大科研機構和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入的溝通,提出了“星際智網”的概念。這一構想得到了廣泛的支援,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激起了強烈反響。人們開始認識到,地球的未來不僅僅在於自身的科技進步,更在於能否融入宇宙的大家庭,共同面對星際挑戰,共享星際資源。

與此同時,林淺夏和沈辰風再次啟程,前往星際聯盟總部,希望獲得更廣泛的支援。在那裡,他們展示了“星際智網”的詳細規劃,包括建立星際圖書館、星際線上課程、跨文明研究專案以及星際學生交換計劃等。星際聯盟被他們的激情與遠見所打動,決定將“星際智網”列為優先發展的星際合作專案,並承諾提供必要的資源與技術支援。

隨著“星際智網”的推進,首個星際圖書館在星際綠洲落成。它不僅收藏了地球及各星際文明的知識文獻,還配備了先進的全息投影技術,讓讀者彷彿置身於知識的海洋,與歷史上的智者面對面交流。圖書館的開放日,吸引了來自不同星球的學者與學生,他們在這裡共同學習,討論,激發出無數新的思想火花。

“星際線上課程”則讓知識跨越了星際,地球的物理課上,學生們可以與旋律星的音樂理論相結合,探討宇宙的和諧之美;而地球的生物學課程,也能借鑑迴音星生態恢復的經驗,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共生。這種跨學科、跨文化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拓寬了學習者的視野,激發了他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此外,跨文明研究專案讓地球科學家與外星專家共同研究宇宙的奧秘,從黑洞的奧義到量子糾纏的奇妙,每一次合作都可能帶來科學的突破。星際學生交換計劃更是促進了年輕一代的相互理解和友誼,地球的青年有機會去旋律星學習音樂,或是去機械星學習高階工程學,而來自其他星球的學生也在地球體驗到了地球的多樣文化和自然風光。

隨著時間的推移,“星際智網”成為了連線宇宙文明的紐帶,促進了科技、藝術、文化等多領域的繁榮。林淺夏和沈辰風親眼見證了這個由他們發起的願景,如何從一個大膽的想法成長為影響整個宇宙的壯舉。

在一次星際智網的年度論壇上,林淺夏站在演講臺上,面對著來自不同星球的面孔,她深情地說:“我們曾經是探索宇宙的旅人,而現在,我們是編織星際智慧網路的織夢者。‘星際智網’不僅連線了知識與技術,更重要的是,它連線了心與心,讓我們共同勾勒出一個更加璀璨的宇宙未來。”

沈辰風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他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前方還有更遠的路要走,但只要心中有光,星際間的距離便不再遙遠。《星輝斑斕》的第40章“星際願景”,不僅描繪了人類對知識共享與文明共融的美好向往,更展現了在林淺夏和沈辰風的帶領下,全宇宙正向著更加光明與和諧的明天邁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雲非凡

立直

螢火蟲的約定

酒巷清寧

嫡女謀權之崔家嫡女

雲中寄書

穿書後我和黑蓮花反派HE了

狐秦荀

打穿九十九座地下城

會放電的貓

時間靜止我和狗狗相依為命

劉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