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者,綠雲之影,春風之媒。常言“柳色新”,“柳如煙”,皆因其依依之姿,飄然之態。予觀乎垂柳,臨水而生,迎風而舞,不禁悵然思遠,思緒紛紜。乃作賦以記之,願識者共賞。

昔人云:“楊柳依依”,“柳下惠風”。斯言誠矣。遙想垂柳,初春抽芽,嫩綠點點,宛如少女之峨眉初展。及至仲春,綠葉滿枝,垂絲萬條,似青煙繚繞,兼具風流之姿。至若暮春,柳絮飄飛,漫天皆白,宛若瑞雪紛飛,美不勝收。柳之美,不僅在春,雖盛夏酷暑,其葉仍青翠欲滴;金秋送爽,則其葉黃而垂金。至於隆冬,雖凋零殆盡,然其骨傲雪霜,更顯堅韌之性。

垂柳之形,亦多妙處。枝條柔長,隨風搖曳,婀娜多姿,宛若女子之舞袖翩翩。柳條之下,水波瀲灩,倒影如畫,相映成趣。春日清晨,薄霧繚繞,柳枝若隱若現,使人恍若置身仙境。至夜晚,月掛柳梢,疏影橫斜,清風拂過,如聞天籟之音,清幽深遠。

夫垂柳之德,亦非止於觀賞。其葉可製茶,解暑生津,有益健康。其枝可為藝,匠人取之,編為器具,質樸而實用。乃至其皮,亦有藥用,可治風寒,利關節。柳之全身,皆為人所用,誠可謂物盡其用。

垂柳之性,亦值人效仿。其臨風不撓,傲雪而立,乃堅韌之性也。其隨風而動,隨遇而安,乃通達之智也。古之人有言:“柳下惠坐懷不亂”,此亦柳之德也。故觀柳者,不僅賞其形,更宜思其性。

然予以為,垂柳之美,不僅在於其形,更在於其神。柳之生,順應自然,不驕不躁;柳之死,亦順其自然,無怨無悔。柳之一生,皆在奉獻,春為風媒,夏為蔭庇,秋為金葉,冬為骨幹。柳之精神,實乃天地之正氣,人生之楷模。

願世人皆能如柳,順應天地,自強不息。柳之生,亦可為人之生;柳之死,亦可為人之死。人生在世,當以柳為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則為《垂柳賦》之意也。

**註釋**:

1. **柳者,綠雲之影,春風之媒**:柳樹,是綠雲般的影子,是春風的傳遞者。言其飄逸多姿,為春風所依託。

2. **“柳色新”,“柳如煙”**:皆古詩詞中用以描繪春天新綠景象的詞語,言垂柳新綠如煙雲繚繞。

3. **依依之姿,飄然之態**:形容柳樹枝條輕柔、搖曳多姿的風采。

4. **臨水而生,迎風而舞**:描繪垂柳生長在水邊的特點,以及其隨風起舞的美態。

5. **“楊柳依依”,“柳下惠風”**:皆古詩詞中對柳樹情態的描繪,寓意柳樹給人以和風拂面的舒適感

6. **嫩綠點點,宛如少女之峨眉初展**:形容初春的垂柳,嫩綠的芽點如同少女的峨眉初展,清新可愛。

7. **青煙繚繞,兼具風流之姿**:形容春天垂柳滿枝綠葉的美景,如同青煙般繚繞,充滿了風流

8. **柳絮飄飛,漫天皆白,宛若瑞雪紛飛,美不勝收**:形容春天柳絮飄飛的景象,如同瑞雪紛飛,美麗動人。

9. **青翠欲滴,黃而垂金**:形容垂柳在盛夏和金秋時節的色彩美態,充滿了生機和

10. **傲雪而立,乃堅韌之性也**:形容垂柳在冬天傲然挺立的景象,展現了其堅韌不拔的性格。

11. **隨風而動,隨遇而安,乃通達之智也**:形容垂柳順應自然、隨遇而安的特性,彰顯了其通達的智慧。

12. **坐懷不亂**:語出《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意思是面對誘惑仍能堅守自已的道德底線,形容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13. **物盡其用**:形容垂柳全身皆為人所用,充分體現了其價值和作用。

14. **順應天地,自強不息**:這是對垂柳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人們應該追求的人生態度。

15. **柳之生,亦可為人之生;柳之死,亦可為人之死**:表達了作者對於柳樹生死的思考,認為柳樹的生命過程可以啟迪人們的生死觀。

此賦透過描繪垂柳的形態和神韻,讚美了垂柳的美麗和堅韌品格,同時也寄寓了對人生哲理和道德品質的深刻思考。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河美豔之偃花

亭亭玉立的東平懷王

快穿之炮灰以抱制暴整頓位面

餘暉璃茉

從小說變成現實開始

末班

相逢便夠

澤小光

清冷仙君俏公主

有點麻了

Z總駕到,嬌妻腐乳哪裡逃

東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