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之湖,浩渺如煙海,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湖之周長八百里,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無邊無際。湖水波光粼粼,宛如碧玉鑲嵌於天地之間。湖畔峰巒疊嶂,古木參天,蒼翠欲滴,山色倒映湖中,宛如畫卷。

餘聞洞庭之名久矣,心嚮往之,今得閒暇,便攜友同遊。舟行湖上,但見碧波盪漾,漁帆點點,漁夫唱晚,歌聲悠揚。行者皆陶醉於湖光山色之中,心曠神怡。

湖中有一小島,名君山,相傳為娥皇、女英所居。遙望君山,蒼翠欲滴,雲霧繚繞,若隱若現。舟行至此,頓覺神清氣爽,彷彿置身仙境。島上古木參天,蒼翠欲滴,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漫步於島上,聽松濤陣陣,觀湖水滔滔,心曠神怡,恍若隔世。

洞庭之湖,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爭相吟詠之地。詩仙李白曾言:“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詩人杜甫亦云:“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此語道出洞庭湖之浩渺與壯美。更有范仲淹之《岳陽樓記》,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句,傳頌千古,使洞庭湖之名更是名揚四海。

夫洞庭之美,不僅在山水之間,更在於其深厚之文化底蘊。自古以來,洞庭湖畔便是英才輩出之地。文人墨客紛紛踏足於此,留下了無數傳世佳作。夫湖之美,與人才相互輝映,共同譜寫了一曲曲壯麗之篇章。

今餘遊於洞庭,感慨良多。願將所見所聞,付諸筆墨,以饗讀者。願天下之人皆能領略洞庭之美,共賞山水之韻,共沐文化之光。

**註解**:

1. **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跨越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2. **煙海**:形容湖面廣闊,水霧迷濛,恍如煙霧籠罩的大海。

3. **波光粼粼**:指湖水在陽光照射下閃爍出的光點,如同玉石般璀璨。

4. **漁帆點點**:形容湖上漁船眾多,帆影點點,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5. **漁夫唱晚**:指漁夫在傍晚時分唱歌,歌聲悠揚,迴盪在湖面上。

6.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島,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境內,與岳陽樓遙遙相對,因傳說娥皇、女英葬於此而得名。

7. **蒼翠欲滴**:形容山上的樹木綠得十分濃郁,彷彿要滴落下來。

8. **吳楚東南坼**:指洞庭湖將吳地和楚地分隔開來,形容湖面的遼闊。

9. **乾坤日夜浮**:指湖水盪漾,彷彿天地都在湖水中浮動。

10. **范仲淹**: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其《岳陽樓記》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之一,描述了洞庭湖的壯麗景色,並抒發了自已的政治理想。

11.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意為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就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表達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

本文描繪了洞庭湖的壯美景色,透過詩人的描寫,展現了湖水的浩渺、山色的蒼翠以及湖畔的文化底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配,我最愛的眸色

勿柑

月光下的沼澤地

菜瓜c

清蝶

陳思卿

落晴鳶

醉落拓

鬥羅之虛無稱王

漢堡莫有肉

離大譜!重生八零我成了前夫後媽

隅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