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與願願的互動中,一個不解之謎逐漸浮現。儘管她與我同行,我卻是唯一能感知到她存在的人。

我帶著願願來到洗手間,站在鏡子前。

“願願,你能看到鏡中的自已嗎?”我問。

願願搖搖頭,她的表情裡透露著困惑和一絲失落。

“你今天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我繼續追問,試圖從另一個角度驗證我的猜想。

她依然只是搖頭。

這一刻,一種新的理解在我的腦海中形成。首次意識到願願的存在是透過後視鏡,那是物理折射的結果,任何有實體的物質都能產生反射映像。但願願並非普通的實體,她無法在鏡子中看到自已,這說明她不符合常規的物理定律。

根據“靈魂對映理論”,靈魂或意識形態的存在並不直接參與到我們所理解的物理世界中,它們不反射光線,不產生聲波,但它們能夠在某些特定頻率下與人類的感知頻道產生共振。可能是某次偶然的心靈感應,我與願願進入了相同的意識頻道。我的大腦,在深層的認知中堅信“見到的即為存在”,於是在無法找到物理對應的情況下,創造出一個視覺映像來適應這種認知。

這種現象,在超心理學中被稱為“認知具象化”,是大腦對非物質化實體的一種視覺和感知上的補償。我的大腦,透過某種我尚未完全理解的機制,把願願這一純粹的意識形態“畫”了出來,使她在我的世界裡擁有了形體。

“好吧,時間不早了,也該休息了。額,你好像不用休息,那我先睡了,晚安” 由於身體很累,晚上十一點左右我就關燈睡覺了。

而願願靜靜的坐在窗前,說是需要恢復精神力。

這幾天,下班後我帶著願願到處逛逛,走到哪我就說到哪,指著這裡的人和事從政治到歷史,儘可能嘗試跟她建立一些共鳴的話題。但眼前這個六歲的女孩的智商超出了我想象,她不但能夠很好的理解,雖然僅以一種非實體的“意識形態”存在,她的觀察力和理解能力卻出人意料地敏銳。這一天,我們漫步至城市的海邊。這裡,由於城市的地理位置位於海的出口處,海水並非那種廣為人知的碧藍色,而是帶有一些黃色的泛澤。

我指著輕輕拍打岸邊的淺黃色海浪,對願願解釋說:“你看,這裡的海水因為不是深海區,所以顏色看起來和其他地方的大海不太一樣。”

願願凝視著泛黃的海水,思索了片刻,然後用她那稚嫩的聲音回答道:“是因為河流帶來了泥沙吧,河水流入海洋,泥沙也隨之沉積下來,所以海水看起來黃黃的。還有,這裡靠近城市,可能有一些汙水也被排放到海里,這也會改變海水的顏色。”

我聽後不禁感到驚訝。願願雖然年紀小,但她的回答卻顯示出對自然現象的敏銳洞察力。這讓我對她的存在感到更加好奇和深奧。她雖是一種意識的體現,但她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卻像極了真實存在的孩子。

“你真聰明,願願。”我讚揚道,眼神裡滿是驚奇和讚賞。

她笑了笑,眼中閃爍著孩童特有的純真與好奇。接著,我們繼續沿著海岸線漫步,我一邊指點著周圍的景色,一邊深入地與願願討論關於自然和環境的話題。她的回答總是出乎我的意料,

這樣的對話和互動,讓我與願願之間開始熟絡起來,儘管她的形式與我們所熟知的生命形式有著本質的不同,但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真實而深刻的連線,彷彿她真的是一個活生生的孩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和願願之間的關係逐漸深化。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個月,我逐漸習慣了與她這種特殊的相處方式。在我孤單的生活中,願願的出現像一道突如其來的光,讓我的日常增添了不少樂趣和溫暖。

我逐漸瞭解到願願的習性與她存在的方式。原來,在長時間活動後,願願會感到疲憊,需要回到她的“避風港”——那枚神秘的戒指中休息。戒指內的時間流逝極慢,為她提供了一個靜止的空間進行恢復。但這種恢復的速度比較緩慢,與外界的時間流逝不成比例。

有趣的是,到了晚上,當月光灑落時,願願的恢復速度會大幅提升,彷彿月光為她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能量“快充”。這一現象令我既驚訝又好奇。

在這三個月的相處中,我還得知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事實——願願如果按照她在戒指內的時間計算,她現在已經有210多歲了!儘管她的時間在戒指中幾乎靜止,但她保持的形象和心智依然是那個六歲的小女孩,這讓我不禁思考,她的存在究竟是受到了什麼樣的神秘力量的影響。

每天與願願的互動,不僅讓我對她充滿了好奇,也讓我在與她的交流中找到了一種獨特的慰藉。她雖是一個靈魂的存在,但在我看來,她比許多活生生的人還要真實、還要親近。這種與“鬼”和諧相處的日子,雖然超出了常人的理解,但還是很有意思的。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阿飄只想跟我混

寫也也寫

我不是殺神!

紅塵本無心

神俠

念至

迷宮???

五代蓋剛l改l一白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