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餵飽了潘金蓮之後,武直就一直思考著怎麼樣才提提煉白糖,白糖在現在來說,是很簡單的工藝,可是在宋代這個科學不是很發達的時代,雖然也能煉糖,但不純,味道更是沒法和現代的相比,而且最困難的是沒有現代的裝置。

想來想去,武直還是想到了辦法。

不久之後,鄆哥兒叫來了三輛馬車,三輛馬車都拉滿了新鮮的甘蔗。

鄆哥兒說道:“大郎,你給的錢,加上運費,就只夠習這麼多甘蔗。”

武直知道,宋代的甘蔗很便宜,就是運費相當高。

這時,潘金蓮走了出來。

“大郎,要糖可以去市面上買,何必那麼麻煩,還要親自煉?”

武直淡淡一笑。

“我這是為了降低成本嘛!你想,糖是富戶人家才用得起的,我直接去買,那做出來的炊餅還得漲價,再好吃也沒人捨得買了。”

潘金蓮想想也是,心裡尋思著大郎不僅變得強壯了,頭腦也變得聰明瞭,現在看他,全身上下到處都是優點。

說幹就幹,武直帶著鄆哥兒把甘蔗扛回家裡,用自己家碾麵粉的碾盤把甘蔗榨成汁水,隨後盛入自己家的大鐵鍋裡,開始熬煮。

等把汁水熬成黃黑色的糖漿時,再冷卻一段時間,等凝結成黑沙糖後,又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再把黑渣過濾掉,漏斗中留下的就是白糖了。

這是武直當年在學校圖書館裡看過的一本關於明代製糖方法的書,沒想到今天竟然派上了用場,相比於北宋,明代的製糖方法已經有很大進步,糖更純更白,也更甜了。

“哇!辛苦這麼長時間,終於製成白糖了。”

“真甜啊!”

鄆哥兒撮了一點進嘴裡,感覺甜甜的,他出身貧苦人家,這還是第一次吃到糖。

……

第二天一早,還不等武直出門,門口就擠滿了來買飲餅的人。

當然,這一切早在武直的意料之中,所以他已經提前讓鄆哥兒幫著潘金蓮一起,比平時多做了三倍的炊餅。

可是,很快白糖就用光了。

“對不起各位,今天的炊餅已經賣光,大家明天再來吧!”

可是,前來購買炊餅的人群並未散去,仍然擠在武直的家門口,高聲地抗議著。

“我都聞到了,你家裡還在做炊餅呢!”

“昨天就說好了,今天一定給我做的,你不誠信經營。”

“要是今天你不賣給我,我就不走了!”

“對!不走了。”

眾人紛紛坐了下來,把武直的家門口都堵了起來。

“好吧!那我再做一百個炊餅,只能做那麼多了,你們排隊,先到先得,後排的買不到別怪我了。”

武直話音一落,所有人急忙爭搶有利的位置,你推我擠,很快排成一排。

後面的人只希望前面的少買一點,輪到自己時還有炊餅。

潘金蓮數錢都數不過來了,笑得花枝亂顫。

“這錢原來這麼好掙啊!”

武直搖了搖頭,這女人就是頭髮長見識短,就知道高興。

“娘子別樂了,你和鄆哥再做炊餅,我去街上採購現成的。”

說著,他從後門繞了出去,來到了一家糧油店裡。

“老闆,你這裡有沒有白糖賣?”

“當然有了。”

老闆提出了一袋白糖,看起來帶著一點黃色,根本不純,武直也知道宋代就這個水平。

“能不能便宜一點,我全部都要了。”

在北宋只有富戶人家才吃得起糖,所以這袋糖已經放了很久都沒有賣出去。

老闆一聽人家要全部買走,想了想,伸出了一個手指。

“一兩銀子,已經是底價了。”

武直笑了笑。

“太貴了,我最多出五百文銅錢,成嗎?”

老闆看了看白糖,雖然鐵定虧本,但放著也是等生蟲,只得嘆道:“你這個武大,平時看你老實巴交的,沒想到殺價這麼狠。”

很快,武大提著白糖回到了家裡,給做好的炊餅抹上,很快就又賣光了。

沒有買到的,一個個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潘金蓮和鄆哥兒卻沉浸在興奮中,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錢。

而武直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在想自己做糖太麻煩了,而且一次也做不了那麼多,而且浪費時間。

“鄆哥兒,等會你陪我去找一個做糖的作坊,我想直接低價去收購他們的白糖。”

“也是啊!我們自己做,太麻煩了。”鄆哥兒說道:“大郎,只是估計,你去收購也便宜不了多少。”

武直心裡冷冷一笑,我武直殺價從來還沒有失敗過,我自有辦法半價採購到糖。

而武大隔壁的王婆子,親眼目睹了生日火爆的炊餅,於是也動起了歪心思。

這個三寸丁,錢不能讓你給掙了,你能做飲餅,我就不能?

明天老孃不賣茶了,也改做炊餅,不相信賣不過你。

此時,陽穀縣和王婆子同樣心思的人不少,看到武大這麼掙錢,很多人都打算從明天開始改行做炊餅了。

本縣的知縣老爺此時正在品嚐著武大的炊餅,這是他的衙役剛才從武大那裡買來孝敬他的。

“這炊餅果然不錯,又香又脆又甜,味道好極了,本縣從來還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炊餅。”

“對了,這炊餅你是從哪裡買來的?”

衙役急忙回話。

“回稟老爺,這是小的從三寸丁的武大郎那裡買來的。”

“武大郎?武松他哥哥。”

知縣眉頭一皺,喃喃道:“本縣以前也吃過他的炊餅,味道普普通通的。”

衙役笑著說道:“老爺有所不知,這武大從昨天起改進了做炊餅的方法,味道就變得很好吃了,不過也漲了價,兩文錢一個。”

“嗯!”

知縣點了點頭,“如此可口的味道,漲價倒也理所應當,對了,你去告訴武大,讓他明天做五百個送到縣衙來。”

衙役張大了嘴巴。

“老爺,五百個是不是太多了?吃不完就放壞了,還不如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讓他做好送來。”

知縣笑了笑。

“本縣不是買了自己吃,你當本縣是豬嗎?”

“知府大人據說馬上就要調走了,留下的空缺還沒有合適的人選,他那裡也不缺金銀,那本縣就送炊餅給他嚐嚐,說不定他吃得高興,就把提名我做知府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輪帶來的愛之風

住在春山裡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