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自由職業者比如大多數上班族來說,雖然沒有同事和平臺,但是在個人提高和人脈積累上是有天然優勢的。因為時間利用完全不一樣,當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慢下來去做獨立思考的時候,再配合上我們能有非常明確的目標,事情就能做得非常有針對性。所以,我更喜歡把自由職業者看成特立獨行的個人創業者,一個不喜歡受到束縛的追夢者。

簡單來說,要達到累積人脈、善用身邊的資源的目的,就是需要 「 Be a Better Yourself 」。當你成為更好的自已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人脈和資源會自然而然就獲得了。所有的社交都是雙向的,不對稱的社交關係其實沒有多大意義。所以問題來了,作為一個全職自由職業者,如何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已?

首先,明確一點為什麼我們要累積人脈,利用身邊的資源?現實點來說,就是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無論你是:

1.收取更高的時薪

2.接觸更多的客戶

3.獲取更多的專案

4.建立個人影響力

5.推廣個人的產品

這些的答案最終都會回到一個答案: 建立你的個人品牌 。每個成功的產品都需要有其獨特的 Value Proposition ,你的個人品牌也需要有。你的個人品牌,決定了你的競爭力。

要建立個人品牌,首先我們得先認識自已。問自已我們想成為怎樣的人,想做怎樣的事情。如果這個問題覺得不好回答,可以想想自已最欣賞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欣賞他。比如很多 Rails 工程師都希望能成為 DHH 這樣的人。同時找身邊的朋友聊聊,聽聽別人眼裡的你是怎麼樣的。品牌,最終並不是你自已怎麼定義你自已,而是其他人怎麼定義你。

一旦想清楚了自已想做什麼,那麼我們需要思考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有怎樣的能力,自已的優勢是啥,自已的劣勢是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加強優勢,彌補劣勢。而這,就會成長為你的目標。

而有了目標以後,就要開始透過對目標的執行過程去建立個人品牌,建立個人的可信性和權威性。不同的目標對於之後的做法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但是是非常值得你花時間去經營的。

舉個例子,我在 2007 年底剛開始做自由職業者的時候,我當時定位的起始目標是每個月透過 Web 開發做到 4000 美元,給自已定的時薪是25 美元一小時。那麼,我需要一個月接 160 個小時的活。假設一個專案週期是 60 小時的話,我需要一個月參與到三個專案裡去。如果每個月需要三個專案的話,我有兩種選擇,一是我找長期合作,二是我做短期合作。如果是第一種的話,我要定位的目標人群就是手裡有專案的諮詢公司,第二種是在外面找開發者的個人。

我當時選擇了第一種,因為首先我的人脈圈子還不足,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在尋找專案上,另外在自由職業者平臺上的很多專案時間短價格也不太高。所以,與其去競標所有專案,我收窄了我要針對的人群,定位清楚誰是我的目標人群,誰會最終為我的目標實現而買單。

當時的大環境是,美國有很多人有產品的 idea,希望能用更低廉的成本快速實現上線,所以會找諮詢公司。對於諮詢公司來說,要匹配使用者的價格需求,就要用短平快的方式,對於 Rails 框架來說是絕配。而我自已,在大部分人都對 Rails 開發不熟的情況下,我已經做過好幾個真正的商業專案,我需要讓這些人瞭解到我是一個 Rails 開發專家,我能投入足夠的時間解決他們的資源短缺和交付質量問題,這就是當時我的品牌定位。

所以我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在那些 自由職業者平臺 上, 尋找 那些 Profile 是 諮詢公司的投標人 ,檢視他們的背景和專案的專案裡針對性地介紹自已,希望能建立長期聯絡。而對於那些看上去是個人的專案,忽略。第二件事情是,持續投入自已的精力到 Rails 學習中, 提高自已的能力和影響力 。之後很快就跟幾個諮詢公司建立了長期的聯絡,之後的兩年多都是直接線上合作,不走任何的平臺,自已也基本沒有在外面找過專案,基本都靠 referrer,而且收入和時薪也在不斷地提高。

那段時間,為了建立個人在這塊的專業形象,我做過這些有意思的事情:

1.寫了不少開源的 Ruby 庫,一開始在 Google Code 上,後面在 Github 上。我記得一個很好玩的事情是,今年在公司的時候,同事因為要用 ruby 去讀取 hbase 的資料,然後去搜尋開源的庫,發現了我在 2008 年寫的那個 gem,然後直接發了個跪服的表情過來。

2.加入了 XRuby 這個很有意思的開源專案,一方面是個人興趣,專案真的很有意思,學到不少東西;另一方面也是給自已的履歷添彩。

3.給一些開源軟體貢獻 patch,記得當時在寫 hbase-ruby 的時候,就給 hbase 本身提了好幾個 patch,那時還是 版本。當時在使用 PostgreSQL 的時候,遇到一個它內建函式的 bug,好奇地去看程式碼,竟然很快就定位到問題,然後就把它修改提交給官方了。(PS: 對於 PG 和 HBase 我是小白,現在也是。只是在使用場景下遇到問題,沒有選擇去繞過,而是當成一次瞭解原始碼和學習的機會,去嘗試修復,並且最後真的做到了)。

4.堅持用英文寫技術部落格,並且經常寫。

5.參加並組織了一些 Ruby 社群的活動,並且做一些技術上的分享。

6.加入過頂級的 Rails consulting firm ,比如我在 HashRocket 和 Intridea 都待過。這些都是蠻機緣巧合的,就是我在做開源的同時擴大自已的社交圈子,跟一些在美國的朋友認識後經常交流,最後幫我搭線進入了這些公司。

這裡面,做很多東西其實一開始都是為了好玩,並沒有太強的目的性,但是當你做得越多,你會發現收穫就會越多,你去幫助別人的同時,他們也會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到你。慢慢地,你會發現有人開始給你介紹客戶了,有人開始給你推薦專案了,有人開始請你做教學了,有人開始介紹更多有意思的小夥伴認識了。

真正做全職的 Freelancer 就兩年多,從 2010 年開始到 2015 年更多是在遠端工作者的狀態,乾的更多是創業的活,是團體作戰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做過很多個人品牌的事情,基本跟 freelancer 時的做法也是相同的。

當明確目標後,剩下的就是數字遊戲,從目標開始逆推,逐漸往上分解預估,最終確定要達到這個目標,起點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一旦明確了起點,我們就明確了要達到這個起點,我們要做些什麼,我們如何建立起與之配合的個人品牌。然後又回到了前面說的,面向哪個圈子,面向哪個人群,定義清楚,就可以執行了。

我其實蠻推薦自由職業者多走出去看看的, 時間是我們的最大優勢 。比如可以經常去國外參加 conference ,有可能的話儘可能以講師的身份。我認識到的很多人都會認為這個是很瘋狂的想法,但是事實上大部分行業內的 conference 都是有 Call For Paper ,每個人都可以提交主題,如果我們有值得分享的,為啥不試試呢?而且說實話很多 conference 裡面有些主題蠻水的,還不如有些我們線下組織的 meetup 的分享來得有質量。一旦你參加過你就放心大膽多了,這種都行我們為啥不行。而且,這種大會講師的身份是非常好的個人 PR,同時也讓我們能接觸到更多的潛在客戶,擴大漏斗入口,何樂而不為。

Be a great people, trustworthy and responsible. 多在自已身上投資 ,祝你成功。

首先給出結論:「自由職業」在個人積累有絕對優勢的(我沒有說財富)。特別是人脈的積累。

雖然這個過程很辛苦也很辛苦。說到底就是一個字「熬」,但得到的(真的不是錢),都是自已的。

我有過四年的「自由職業者」生涯,後來開始創業,很多合作小夥伴,都是那幾年認識的。特別是給我第一桶金的那個公司(單指機會本身)。甚至於我團隊一些人,也有來自以前甲方公司的小夥伴。

說實話,這個問題本身很大,它至少涉及了兩個很大的人生命題——「自由」和「職業」——或者還可以更哲學的——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到底哪一個重要?

我先碎碎念一下我的自由職業生涯:

那個時候,PC 過渡去到移動網際網路——對,就是塞班時代。但,如你所見,很多人不承認「這幾年」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那個時候,沒有人想到會從天而降一個喬布斯。大家都以為自已,已經到了「智慧手機時代」,大家都只是在猜:弱雞鴨下一代會出什麼機型什麼新功能,都在想:如何配合他家的系統開發什麼樣產品。

那個時候,弱雞鴨幾乎一人獨大。佔了 80%的市場份額,產品都在移動夢網上「跑」。

我那四年的「自由職業」是什麼呢?斷斷續續接的專案是:

產品內建的單(這是 2011 年以後的專案了);原創手機屏保的單(純原創);手機鈴聲的單(也包括彩鈴和炫鈴的外包);單機版手機遊戲的單;WAP 網站建設的單。(我沒有按時代的程序列,你明白就好)

我當時交出去的東西只適配弱雞鴨(這個工作量已經很大了,因為弱雞鴨的機型那麼多)。

同時,我也兼職了幾家北京網際網路公司駐廣東分公司的 BD。(這個當下我還不到 25 歲,當時還有一個程式設計師哥哥一起合作)

當然了,現在拿我那個年代的經驗來說現在年代的事情,未免不配。但是我想,人性和商業的本質總是一樣的。所以,我只是希望:給夢想「職業自由」的小夥伴一些啟發式思考。

我的所答,應該和其他答主看法不一樣,知乎小夥伴們都是很容易接納的人,大約能容納我的意見。

我們現在再回到幾個最關鍵的問題:

一、我能接到這些單是因為我產品能力好過那些甲方貴公司的產品人員嗎?

答:不是,現在想想,原因有三個:

1. 我的產品氣質符合當時的市場主流。

2. 我價格便宜。核心競爭力不在能力最好,而是懂市場需求。更知道甲方想要什麼,能按他們的脾氣出牌,能按時完工。我沒有必要去證明我比誰誰誰強。

3. 比起其他 CP,我能提供版權,能整合一些資源。(這個事情,我們點到為止,你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我沾了資訊不對稱的光。)

二、那我獲得的行業人脈、外包資訊、工作機會,是靠什麼公開的平臺嗎?

是靠什麼 QQ 群嗎?是靠在網路上認識了什麼大 V 嗎?是靠熟讀唐詩三百首嗎? 答:別傻了好嗎?

三、那我有沒有掙到錢? 答:沒有。但,這只是對標我去打工可以拿到的工資。也是因為我太懶了,玩樂心太重。如果勤勤懇懇,夠養全家。也要感謝那個時代的背景了。

因為沒有掙到什麼錢,所以,我基本上沒有承認過那幾年的時間我是自由職業者,我一直都說自已是家庭主婦。

現在開始承認,是因為不想被質疑「××」怎麼來的,因為他們總是揶揄我上面有人。

四、那我得到了什麼?

答:「自由」和「人脈」,也積累了一些些技能點吧。

可是,想想本質原因——

掙到「自由」,是因為我父母我老公對我的寬容,掙到「人脈」,是因為我產品靠譜吧。

至於學會一些東西,是因為有自已的時間啊。

五、那自由職業想要出人頭地,有沒有運氣成分?

答:當然有。這個世界,事實上多「貴人」。所以,你要感謝,感謝在你那個行業,走在你前面的人,感謝她們和他們創造了那個世界,而不是質疑人家憑什麼有。

是的,你看,不管做什麼,「努力」基本上是一件私事。我們必須在「努力沒有用」和「必須要奮鬥」這兩種感覺之間保持平衡。而努力,唯一保證不會落空的東西:

她僅僅能讓你更獨立而已。她僅僅能讓你知道你努力過的那些事情有什麼套路在裡面。當然,如果你再走個心,你還能看清楚那些事情的本質。

但,但,但,從那以後,你張口說話,別人才知道你「真的去過」,然後就是,嗯,可以帶你一起玩耍,伸出手拉你一把,這就是「機遇」。

是的,這個世界,事實上多「貴人」。就怕你是 × 是 × 分不清。不知道自已幾斤幾兩都好說,別人知道你的斤兩就好——比你有能力的人,比你清楚你的斤兩。 你若懂做人、你若在努力,人家都會聞到那個味道,都會伸出手來拉你一把。

只怕你……

我當時的稅都是甲方公司代繳,不需要自已去麻煩,有時候我補不齊發票給他們,他們會自已想辦法,為什麼?因為他們是我的貴人。

六、我四年的「自由職業生涯」於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答:一言難盡。如果我說「很好啊,積累了一些知識體系」,但是我會想,如果這幾年出國讀書了呢?如果我說「很好啊,認識了一些朋友」,但是我會想,如果這幾年在職場,認識的人可以更多。

七、我四年的「自由職業生涯」於我的創業有什麼意義?

答:是的,最大的意義最大的就是這個,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你看我的現在的創業現狀,認為我這條路是值得的,但,這條路,我走了七年(開始創業後的三年+自由職業四年)。再說句難聽的,即便是我現在創業失敗,我完全可以從「自由職業」重新開始。

好,廢話真的太多了,現在回到題主的疑慮:「自由職業者」怎麼獲得目標市場的人脈和資訊?

我們必須先來看看什麼是「自由」,什麼是「職業」,然後,才能知道它們的關係。

至於目標市場?至於人脈?額,這是水到渠成的東西。

先說什麼是「職業」:

不要模糊化了「職業」這個很厚重的東西,不要張口就說「啊,我要去學××,然後以此為生」。

不能小看「職業」二字。兩個月學個全棧,三個月學個「編劇」,四個月學個攝影,就想以此當職業,你老闆傻嗎?

不要認為「自由職業者」就是:知道這個事情怎麼做,那個平臺提供了這樣的工作資訊,你甲方傻嗎?

再說說什麼是「自由」: 「自由」在中國古文裡的意思是「由於自已」,就是不由於外力,就是「自已做主」。自已能為自已做主需要的是什麼?是人格獨立, 如果人格尚未獨立,談個 P 自由? 所以,你若是為了逃避現實才打算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拜託你不要開始。

以前看胡適先生的雜文,他說到他自已:「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我自已也有這樣的感觸,且,在自由職業生涯和創業生涯都有很大的受益。

自由職業者,其實更需要更專業的職業精神,因為你就是你的品牌。 你倒是隨心所欲給我看看?

自由職業首先要讓你的甲方舒服,連「好用」這個基本功能都達不到,難啊。我們常常說,作為一個職場人錯把平臺當本事,那是自毀前程。那麼說到 「自由職業者」,錯把自由當「勞資才不看你甲方的眼色」,那是自掘墳墓 。

為什麼自由職業讓人愛,為什麼很多人死了也要愛? 宇宙毀滅心還在,到絕路都要愛?因為自由。那自由的另一面是什麼?沒有方向。是的,你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你不能妄想自由。

所以,沒有自律能力的人,不要去做自由職業者。

最後,給一些建議:

1.不管自已能力幾何,要有行動,走幾步出來看看,不要坐在那裡想。這種思考等於 0。然後給自已一個期限,如果家裡其他人沒有正常收入的話, 建議你至少要存夠 1—3 年生活費用再開始。你若認為我誇張,你開心就好。

2.不要迷信在 ×× 平臺接單。 任何一個東西一旦用程式化的方式可以解決的時候,一點價值都沒有。 這種自由職業者,分分鐘就被「沒有良心的平臺」拋棄了,被甲方嫌棄了(後浪分分鐘把你拍死在沙灘上)。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問題下面,關於平臺推薦的回答會有那麼多贊。那些只能作為你職業生涯的一個工作機會。

3. 自由職業本質是什麼?人家認的是「你這個人」,你不依靠任何公司資源,甚至於你可以不依靠任何平臺資訊。自由職業說到底靠的是個體行業名聲和過往案例。

4.「自由職業者」的目的不是「拋開人群」,而是「任何事情自已做主」。 情商低,管不住自已,不喜溝通的人,喜歡避開人群的人,事實上,做不好自由職業。

5.「自由職業」也好,「混職場」也罷,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明天會怎麼樣,誰知道?任何時候,別斷自已的後路。要留一手。

6.永遠不會變的法則:生產型的人創造財富,非生產型的人毀滅財富。什麼是非生產型,就是他利用旁門左道是把別人的財富拿到自已的手裡。

7. 多投資自已,多充電。 不要捨不得花錢,技多不壓身。你一個人就是一個隊伍啊,技能單一怎麼行?

8.做任何專案,不要有太強的目的性,以後的路還很長,不要為了一點利益和一個大頭爭來爭去,店大欺客那是幾千年的規則了,你不是第一人。你以後開口求人家的地方多著呢。

同時,自由職業者,除了現金流啥都沒有,社保醫保要自已買,在相關機構也沒有什麼個人信用記錄可查,想去貸款,困難重重。等你想出國浪,想辦出國簽證了,需要公司開證明了,反正涉及一切福利了養老了保證金了,困難重重。

9.要學會「抱團取暖」,要學會「抱團取暖」,要學會「抱團取暖」,不要「文人相輕」,不要「文人相輕」,不要「文人相輕」。

10.要有自已的真真實實的支持者。不管是家人、伴侶、業內人士,還是粉絲。這需要你用很長的時間積累。請習慣孤單。

對了,自由職業者不能靠「臉」吃飯,你在公司打工,如果走了狗屎運,遇到老闆心情好脾氣古怪喜好特別什麼的,或許願意養著一個花瓶。你做自由職業者,靠臉?你倒是試試?即便是開直播的那些,誰沒有幾下子?

最後的最後,我說的僅僅是我的經歷,不保證對你有用,我只希望啟發你的思考。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茫燈

杜玉娘

我在超神世界簽到的日子

小喬愛看書

冥月微冷映海棠

青鉉

宗罪遊戲

邱小雯子

我的世界:別人生存,我創造?

沉默的李兄

吞道龍帝

愛發呆的小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