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父親的一生,他過得並不幸福。母親文化水平低,性格強勢,很有自已的主見,越是對自已親近的人,她說話就越狠。而父親自恃自已文化水平高,有自已的思想和主意,與母親三觀不合。

從我記事開始,就是在父母每天的爭吵中長大的。長大後,因為上學和工作,在家的時間很少。而每次回到家,依舊會看到父母吵架,我因此常常自卑自已生活在這樣一個不幸的家庭之中,因此也很少回家,不願意回家,更甚至討厭這個家。

妹妹初中輟學,在家時間長,回家時間多,因此經常看到父母吵架。像絕大多數家庭一樣,父母之間的爭吵和矛盾,不是三五天積攢下的,這裡面的誰對誰錯無法說清。母親喜歡自作主張的做很多家庭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從不與父親商量,又常常與父親的意願背道而馳。

父親因此常常生悶氣,而母親總是指責父親為人自私,小氣,因為一點小事就大動干戈,沒有男人的度量和氣概。父母性格不合,三觀不一,但礙於傳統的婚姻理念,礙於有了我和妹妹,因此,他們將就著過了近三十年。

縱觀父親的一生,五十三年來他活得並不幸福,父親的原生家庭也是如此,奶奶出身書香門第,是個大家閨秀。因為被騙婚才嫁給自幼喪母,其貌不揚,大字不識的爺爺。奶奶後來要與爺爺離婚,但奶奶的父母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封建傳統思想進行勸阻,他們為了自已的顏面,並不在乎奶奶的死活和幸福,一段原本被騙而又錯誤的婚姻將就了幾十年。

父母不同意自已離婚,奶奶從此鬱鬱寡歡,感到生活無望,後來抑鬱成疾患了很嚴重的精神病,她瞧不起爺爺,仇恨爺爺,以語言和行動等種種方式對抗爺爺,生活上更是很少管父親兄妹三人。

父親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長大的,原生家庭讓父親在童年就缺少父愛和母愛,尤其是母愛。但父親深知奶奶婚姻和人生的不幸,所以對奶奶十分孝順。父親常常覺得作為長子,沒有能力改變家庭貧困現狀,沒有給奶奶更好的物質生活,因此內心自責,覺得愧對於奶奶。他對奶奶百依百順,從未跟奶奶吵過架,頂過嘴,這是父親在孝順父母方面做的最好的。

爺爺在2009年的時候因為疾病去世,因為爺爺走的早,父親內心也有很多愧疚,覺得自已沒有好好的孝順過爺爺,他想把這份愧疚,更多的彌補在奶奶身上。姥姥自從生病後癱瘓在床,經常在我們家住一段日子,父親總會每天早上給姥姥煮兩個雞蛋吃。這一點,姥姥說到什麼時候也不會忘記父親,她說父親是個孝順的孩子。

這麼多年來,我的家庭發生了很多不幸,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唯一的舅舅因為癌症去世,舅舅去世的時候,大表弟只有幾歲,母親因此成為了姥姥家的頂樑柱。雖說母親是表弟的姑姑,但卻是像親媽一樣的去疼舅舅家的表弟,經常去姥姥家看望姥姥姥爺,傾盡了很多心血去照顧姥姥家,照顧舅舅家的表弟。

父親因此缺少了母親的陪伴,缺少了家庭的溫暖。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當你去陪伴和照顧一個家庭時,必定沒有其他的時間和精力再去陪伴和照顧另一個家庭。父親跟我提及過幾次,每次晚上回家,家裡的燈都是黑著的,因為晚上母親總會在姥姥家住下。

二姨夫是公務員,有些權勢,家庭條件不錯,二姨夫人也很好,經常來到姥姥家照顧兩位老人。在財物上也給了姥姥家和我們家很多幫助,照顧姥姥家的重任由我家和二姨家平攤。2016年的時候,二姨夫意外去世,二姨家一家人陷入了困境,照顧姥姥家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的依靠母親。父親雖然不會去姥姥家照顧兩位老人,但他卻是母親照顧孃家身後的那個人。父親不善言辭,不喜歡錶達自已,但他只是用自已的行動,用自已的委屈,去默默的支援著母親去照顧孃家。

2017年年初,姥姥患了半身不遂,母親往姥姥家跑的更勤,父親一個人獨自放羊,一個人做飯吃飯的日子更多了。2017年夏,姥爺因為腦出血去世,從此照顧姥姥的重任,徹底的落在了母親的身上。2018年,姥姥徹底癱瘓坐上了輪椅,生活處於半自理狀態。 因此姥姥時常被接到我們家來養,母親在縣裡的早餐店上班,每天都要凌晨五點多起床,中午才下班,父親因此經常早上顧不上從吃早飯。

父親活著的時候,母親時常抱怨父親不關心她,抱怨父親自私,抱怨父親從不幫她做家務,抱怨父親的懶惰。但母親不同,她是一個很勤快的人,家裡家外,農田裡,羊圈裡,什麼事情母親都要親力親為的去做,也正是因為依賴於母親,父親這麼多年來才養成了不做家務,不關心母親的習慣。父母之間總是這樣,很多事情永遠也無法追究誰對是錯,這些客觀現實都已無法改變。三十多年來,夫妻二人養成的生活習慣,彼此的依賴程度,養成的思維方式早已成定數。

我有時候挺心疼母親的,覺得她過得很辛苦,很不容易,為我家,為姥姥家,為舅舅家的表弟等幾個家庭操勞了大半輩子。但我有時候又挺討厭母親的,討厭她的強勢,討厭她對父親的不理解,不關心,討厭她的嘴上和心裡表裡不一,討厭她總是關心別人,卻從未關心自已,討厭她總是把自已的時間,精力和愛給太多身邊的親人卻很少給父親。

我有時候也挺心疼父親的,心疼他在整個家庭裡沒有應有的家庭地位,心疼他身邊最為親近的人都不理解他,心疼他瘦弱的身軀,心疼他照顧不好自已。但我有時候又特討厭父親,討厭他對母親的關心少,討厭他的自私,討厭他總是和大家吵架,討厭他自從今年開始就催我結婚。

雖然自已常年不在家,但我每天都會想到父母,掛念著他們,會想到自已家裡的種種瑣事,想到父母這些年忍受的委屈和痛苦,想到他們的辛苦和不容易,每想到一次,就會在心底裡難過一次。無論一個人在面走多遠,飛多高,但他的心永遠都會牽掛著自已的家,想著生他養他的父母。 父親走後的一個晚上,我與妹妹徹夜長談,妹妹的想法跟我一樣,也是想到這個家就會很難過,就會為父母之間永無休止的爭吵而揪心。或許從這個角度講,父親走了,這一切也都解脫了。

直到父親走後我才明白,或許父母之間的爭吵,是絕大多數家庭的現狀,或許一直以來,我對於家庭的偏見,對於父母的偏見都是錯的。

無論他們怎樣爭吵,怎樣帶給我和妹妹負面影響,但他們自始至終,忠於彼此的感情,忠於家庭,忠於雙方父母,忠於我和妹妹,默默的承受著生活的心酸和壓力,而這些,都是一向執拗的我所從未想過和理解的。

2020年秋

於江西景德鎮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城往事之弱冠之年

嘿嘿嘿蕪湖

我的絕色女保鏢會出手

阿狗來了

末世:我繫結了超級系統

lykong

緣起皆緣滅

森子唯

一人之下:我和老天師五五開

周尊貴

神女大人她也害怕病嬌

霧夢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