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坐在虎牢關內,遠遠看見秦毅帶領著五千左右計程車兵接近,不由得撇了撇嘴,心裡暗想:區區五千步兵就想攻克這堅如磐石的虎牢關,簡直是痴人說夢。

秦毅等人很快來到虎牢關附近,一隊騎兵從中走出,疾馳向虎牢關巍峨的城樓,騎士在城樓下舉起長槍,直指城頭上站立的呂布和其他守軍。

騎士大聲喊道:“你們這些叛賊,哪個有種下來跟我一對一決鬥?”

原來這名騎士正是秦毅在京都之行中收服的張遼,作為昔日五良將之首,張遼的戰鬥力毋庸置疑。

城牆上,呂布手握方天畫戟,俯瞰著下面的張遼,眼中盡是對他的蔑視。

“高順,你去,砍下他的腦袋帶回來給我瞧瞧!”

高順——呂布的老部下,對他忠誠無比,立刻答應一聲,挺起大戟跳下城牆,直奔張遼而來。這個高順在戰場上早已聲名遠揚,據說連張飛也曾被他的大戟擊敗過。

很快,高順策馬從虎牢關城門口發起衝鋒,直衝張遼而去。張遼毫不畏懼,手中長槍迎了上去。

兩人一槍一戟,打法兇狠激進,實力相當。剛開始,高順還能勉強跟張遼平分秋色,但隨著時間推移,張遼依靠豐富經驗逐漸佔據主動,高順則陷入被動防禦。

兵器相撞,火星四濺。儘管高順處於下風,但他頑強抵抗,並未被張遼輕易擊敗,雙方形成僵持狀態。

城頭上的呂布看到這種情況,握緊手中的大戟,冷笑道:“看你呂布爺爺怎麼教訓你!”

說完,呂布便提戟走出城門,秦毅見狀微微一笑,對身邊的典韋說:“惡來將軍,對付呂布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儘可能拖延住他。”

典韋聽令,拿起大戟衝向呂布。呂布被譽為三國第一猛將,而典韋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雖然排位略遜於呂布,但戰鬥起來同樣兇悍異常。

與此同時,張遼與高順的對決變得乏味無力,高順漸漸支撐不住,呂布本想去支援高順,但典韋寸步不讓,使得呂布無法抽身。

呂布怒吼一聲,雙手揮舞大戟全力砍向典韋。典韋揮戟抵擋,卻被這股強大的力量震得虎口崩裂,手中大戟幾乎握不住。

然而,呂布也因此反彈出去,但卻佔了上風。眼看呂布即將一戟結果張遼之際,一杆長槍擋在了他的面前。

呂布驚訝地發現眼前之人並不認識,但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了非同尋常的氣息。

“我是常山趙子龍,請賜教!”

年輕的趙雲手持亮銀槍站了出來,面對呂布毫無懼色,槍尖點地,攻勢猛烈。呂布亦不甘示弱,以方天畫戟回應趙雲的攻擊。

趙雲雖然還未達到巔峰戰力,但在武藝上仍有不足,連續幾槍攻擊呂布的破綻都被後者成功防守。但趙雲並非只有武勇,他還具備傑出的指揮才能。

然而,隨著戰鬥持續,趙雲逐漸陷入下風,畢竟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絕非浪得虛名。此時,張遼與高順的戰鬥即將分出勝負,呂布不得不分心關注那邊的情況。

不久後,原本一對一的單挑演變為二對二的混戰。雙方激戰一百多回合後,趙雲一槍直刺高順喉頸,高順因被張遼牽制無法躲避。

關鍵時刻,呂布運用策略,用大戟擋住趙雲的攻擊,但這同時也給了趙雲反擊的機會。趙雲揮舞長槍反劈呂布,接著利用呂布格擋之力空中翻滾一週,再次挺槍直刺呂布。

此時,遠處觀戰的秦毅與曹操已按捺不住,他們的計劃已達成目標。身後兩千多輕騎兵整裝待發。

呂布和高順感覺情況不對,不再糾纏,各自回到城頭。趙雲、典韋和張遼完成秦毅交付的任務後,也隨之撤退。

秦毅其實並無生擒或擊殺呂布之意,他的目的是用智謀奪取虎牢關。當晚,按照預先的安排,眾人悄悄集結到城牆下,將城北區域特別是城門處塗抹上油脂,這是秦毅特別叮囑的地方。

至於秦毅的計謀,曹操這時也大致猜到了。從那天下午起,曹操就有了預感,直至傍晚時秦毅率軍出門挑釁,更加堅定了他的判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南宋當皇帝

浮沉的命運

開局給古人看武俠劇

豬無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