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祠堂坐落在半山之巔,高聳的殿堂在周圍青松翠柏的映襯下,顯得莊重而肅穆。即便近日山下的河流泛濫,大水肆虐,但這片高地卻如同一個天然的屏障,將祠堂與那些肆虐的洪水隔絕開來。

村民們被村長急匆匆地召集到祠堂,心中都充滿了疑惑。他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試圖從彼此的隻言片語中探尋出這次緊急集合的緣由。

“村長,大家都已經到祠堂了,有什麼事就快說吧。”一位中年村民走上前來,對村長說道。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急切和疑惑,顯然也想知道這次集合的目的。

村長站在祠堂的臺階上,目光掃過每一個村民的臉龐。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佈。這件事情關乎我們青山村的未來,也關乎到每一個村民的安危。”

村民們聽到這裡,臉上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他們知道,村長從不會輕易召集大家前來,這次的事情一定非同小可。於是,他們紛紛停止了交談,屏息凝神地等待著村長接下來的話語。

“大家都知道,李大郎並非我青山村土生土長的人。”村長站在祠堂的臺階上,語氣平穩而深沉,彷彿帶著一種歷史的厚重感。

“我之所以提起此事,是因為接下來我要說的內容,就與他的真實身份息息相關。”村長的話音剛落,村民們便紛紛議論起來,好奇與驚訝的情緒在人群中蔓延。

“請大家稍安勿躁,等李大郎過來,我再一併將事情的原委告訴大家。”村長揮手示意村民們安靜,目光轉向遠方,彷彿在等待什麼。

隨著一陣腳步聲漸行漸近,李大郎在張的陪伴下走進了祠堂。他臉上帶著一絲疑惑,但看到村長和村民們都在等他,便快步走了過去。

“大郎,你來了。”

村長緩緩將一個略顯陳舊的包袱遞給李大郎,聲音中充滿了沉重與感慨:“你看看這個。”

李大郎接過包袱,輕輕開啟,一塊古樸的腰牌映入眼簾。腰牌上雕刻著精細的圖案和文字,透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他凝視著這塊腰牌,眼中閃過一絲迷茫與不解。

“這是當年那人將你帶來青山村時,放在你身邊的。”村長解釋道,“我年輕時曾隨將軍去過京城,有幸見過這種腰牌。這是前右相府的護衛的腰牌。”

李大郎聞言,心中一震,他從未想過自已的身世會與京城中的右相府有關。他抬頭看向村長,眼中充滿了詢問與不解。

“所以你的身份很可能與右相府有關。”村長繼續說道,“這麼多年來,青山村一直風平浪靜,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所以我也就沒有將這件事告訴你。”

“但今日徐家姑娘給你的這枚玉佩卻出現了異樣,我不得不將這個秘密告訴你。”村長深吸了一口氣,語氣中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擔憂,“若你真的與右相府有關,那麼你就得早做打算。”

“是繼續隱瞞身份留在青山村,還是另尋他處,這一切都由你自已決定。”村長看著李大郎,“若你選擇留在青山村,我和村民們一定會保守秘密,絕不會讓你有任何危險。青山村多數村民都是那場敗仗退下來的兵,當年若不是右相據理力爭,我們早就命喪黃泉了。我們深知你的身份可能帶來的危險,但我們也願意為你提供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一時間祠堂裡鴉雀無聲。突然,一聲細微的“啪嗒”聲打破了原本的寂靜。一封不起眼的信從包袱裡掉落在地,因為多年不見光,信封早已破裂,但信紙不知道用什麼做的,除了表面泛黃,紙張卻完好無損。

信紙緩緩展開,一行行字跡躍然紙上,李大郎的瞳孔逐漸放大,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速。信中寫道:

“孩子,你能看到這封信,說明那枚玉佩已經到你手中,並且已經生了異象。我知道,這一切對你來說可能太過突然,但你的身份確實非常特殊,信中不便直接透露太多。

你的身世之謎,關乎著許多人的命運,也關乎著國家的安危。若你感到迷茫或不安,可以去鎮北將軍府。將包袱中的腰牌交給鎮北將軍,他會明白你的身份和來意,併為你指明方向。

記住,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都要堅定自已的信念,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願你能找到自已的道路,實現自已的價值。”

李大郎讀完信,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他緊緊握著那枚玉佩和腰牌,彷彿能感受到它們所承載的沉重和期望。他抬起頭,看向村長和周圍的村民們,眼中充滿了感激和堅定。

“村長,謝謝您這麼多年來的照顧和庇護。我知道自已的身份不同尋常,但我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青山村和村民們。我會按照信中的指引,去鎮北將軍府尋找答案。”

村長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和擔憂。他拍了拍李大郎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你長大了,是時候去面對自已的命運了。無論未來路有多艱難,我們青山村永遠是你的家,村民們永遠是你的後盾。”

村長緩緩開口,目光中滿是關切,“我會讓文兒和你一起去,他聰明伶俐,兩個人路上也有個照應。”

張文一聽村長這麼說,立刻興奮地介面道:“是啊,大郎哥,我也一直想去北地走走,看看那裡的風土人情。這次能和你一起,我真是太高興了!你就帶上我吧。”

李大郎感激地看著村長和張文,心中充滿了暖意。

“好,那就多謝村長和阿文了。”李大郎鄭重地說,“我們一定會小心行事,不負眾望。”

村長點了點頭,又囑咐了幾句注意事項,便讓李大郎和張文回去準備行裝了。

很快,就到了出發的日子。

“大郎,文小子,你們兩人此行路途遙遠,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張村長站在村口,目光中滿是擔憂。

“這是大娘家雞下的蛋,新鮮得很,你們路上煮著吃,補充點營養。”趙大娘手裡捧著幾個雞蛋,笑眯眯地遞給李大郎。

“這是我們家烙的餅,已經炸過了,可以儲存很久。路上餓了也能墊墊肚子。”王叔將一包用布裹好的餅遞給張文。

村民們紛紛圍上來,手裡都拿著自家準備的食物和用品,有的還塞給李大郎和張文一些零錢,讓他們路上應急用。

李大郎和張文眼中閃爍著淚光,心中充滿了感激和不捨。他們一一接過鄉親們的好意,深深地鞠了一躬。

“各位鄉親們,請留步。”李大郎抬起頭,聲音有些哽咽,“你們的恩情,我李大郎永生難忘。此去北地,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盡我所能,不辜負大家的期望。若有機會,小子一定會回來看望大家的。”

說完,李大郎和張文背起行囊,踏上了北去的道路。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塢鄉里

孌汝

鬼古墟

妄川無想

邪神搭檔掉馬後我開始軟飯硬吃

林素子

穿越火影成為最強男人

超級老黃牛

重生:逆襲之人生璀璨

小主星辰

恐怖的依凡

武侯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