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蒨:我要進汴梁了,你們情況怎麼樣?】

【孫權:我到彭城了,宿州淮陽都不夠打的。】

【蕭賾:你那邊……是不是要去曲阜啊?】

【李璟:你小子可是發表過世修降表孔聖人的。】

【孫權:山東多豪傑,我感覺我這一路是最簡單的一路。】

【朱元璋:根據時間……劉知遠應該已經在太原稱帝了。】

【李璟:你們除了要防備契丹軍之外,劉知遠的漢軍也要小心。】

【孫權:我明白,放心吧。】

馮權把思緒拉回來,看著面前城門大開的彭城,摸不著頭腦。

“我們好像,一路上沒遇到多少敵人?”

“準確來說,是就沒遇到敵人。”

劉仁贍也是滿臉的疑惑,從淮南出兵之後,別說契丹軍了,投降契丹的晉軍都沒看到幾個。

“韓相那邊,已經築京觀了。這群契丹人只知道所謂的打草谷,被義軍牽扯不也是意料之中。”

“高行周和符彥卿已經向我們投降效忠了,韓相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

“馮相,韓相怎麼打的?”

何敬洙不解的問到,馮權思考了一下,轉過頭問劉仁贍:

“你敢讓後樓兵拿著一丈二的長槍去衝騎兵嗎?”

“我不敢……”

“韓相敢,而且成功了。”

馮權嘆了口氣,搖了搖自已的扇子,看著劉仁贍和何敬洙,無奈的說:

“朝堂上就是黨爭的再激烈,真的要上戰場了,我們兩個不會因為黨爭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再說了,韓相打的,難道不精彩嗎?”

“我還真沒想到有一天這話從馮相的嘴裡說出來。”

劉仁贍說完,馮權沒好氣的用扇子蓋了一下劉仁贍的腦袋,就去主持接收彭城的事情了。

“山東多義軍,你們節制住手下,別跟契丹人一個德行。”

馮權留下這句話之後,就去接管徐泗軍留下的賬目,名冊,錢糧。仔細清點過後,讓何敬洙,劉仁贍二人一人去泰寧,一人去淄青。

“德光避戰了,他把李從益留在汴京一路跑回去了。”

馮權看著自已手裡接到的這份線報,輕輕搖了搖頭。

“耶律德光命不久矣了,想要入主中原又不把中原人當成自已人,這就是他的下場。本可以當石勒,苻堅,拓跋珪,結果把自已變成了一串臘肉。”

雖然不知道臘肉是什麼意思,但劉仁贍,何敬洙兩人還是感受到了馮權對耶律德光的蔑視。

與此同時,李璟接到了三封戰報。湖廣方向,林仁翰,林仁肇兄弟兵不血刃的攻下了節度使被擄走的襄陽,正在防備荊南方向的高季興。韓潛拿下了汴梁,活捉了耶律德光留下的李從益。馮權全取整個徐泗,在攻略青齊。

與此同時,馮權帶著人,終於來到了曲阜。曲阜孔氏,聖人之後,不過在耶律德光稱帝時,孔家寫的勸進表,讓孔家一時間不知道馮權來是為了什麼。

“不知道馮相帶人來訪,所為何事啊?”

“沒什麼,就是作為讀書人,來拜會一下聖人之後。”

馮權雖然嘴上說著拜會的客氣話,但孔家人感覺馮權客氣的語氣裡,藏著刀。

“既然如此,請馮先生進來說話吧。”

“不必了,我只是來問一件事的。”

馮權輕輕笑了笑,隨手摸出幾枚金元寶來,問到:

“請聖人之後為天子寫一封勸進表,收費幾何啊?”

“一派胡言,我孔家乃是聖人……”

“聖人之後會給契丹蠻族寫勸進表,還是刀上沾著漢族軍民鮮血的契丹蠻族,必然是契丹人用重金收買了孔家之中的心術不正之人。”

馮權頓了頓,看著門內表情各異的孔家人,冷笑著繼續說道:

“呵呵,我家陛下,雖地處江南,但深感中原百姓困苦。故北伐抗虜,救中原軍民於水火,救黎民百姓於困苦。此等功績,莫非比不上那北虜的契丹蠻族?”

“若是這樣,曲阜還不願意給我主補一篇勸進表,認我主為中原天下之主……是不是有些有失公允了?”

“當然,若是聖人之後缺錢了,或者說大聖先師需要光耀門楣了,也可以談的嘛,畢竟我主能出的,不也比那耶律家少。”

說完過後,馮權直接一甩袖子,轉身離開,走了一會,突然突然想起來什麼事一樣回頭,對著孔府說到:

“我最近都會坐在兗州府,如果孔公想好了,就派人到兗州知會我一聲便可。”

說罷,馮權頭也不回的走了,只留下孔家人面面相覷。

“把事情通報給家主吧,請家主決斷。”

【李璟:老孫,你……厲害。】

【陳蒨:這下,以後孔家人就不敢亂寫勸進表了。】

【孫權:可惜了,從現世鏡看到的那麼多事情,真罵出口反而找不到詞語罵出來了。】

【劉裕:不管怎麼說,現在孔家控制在我們手裡,太原的劉知遠只能說是北漢,而我們現在應該叫……季唐?】

【蕭賾:李從益現在在我們的手裡,怎麼處理他,李璟你決定吧。】

【李璟:我想……認後唐……】

此話一出,六個皇帝的聊天群頓時炸了,孫權和陳蒨瘋狂的艾特李璟,大有要好好理論的架勢,蕭賾則是日常的潛水,這個話題他插不進去嘴。不過,朱元璋和劉裕這個時候罕見的保持了沉默。

【劉裕:老朱,你有沒有發現……】

【朱元璋:爆炸的都是旁系,對吧。】

沒錯,孫權以弟弟身份繼位,陳蒨以侄子身份繼位。李璟,蕭賾兩人都是皇長子。而朱元璋,劉裕兩人是開國皇帝,根本不用考慮小宗繼承大宗的問題。

【陳蒨:有沒有可能,我其實本來應該是大宗。】

【劉裕:你算什麼大宗,開國君主不看長幼,我還不能叫漢呢,氣死了。】

【蕭賾:各位,封建制度都沒了多少年了,還大宗小宗呢?】

【李璟:其實吧,你看西漢和東漢,是不是有個叫玄漢的東西?咱乾的好一點,以後長安那個就叫西唐,咱就是東唐。】

【朱元璋:咱覺得,說的不錯,再說回來,李存勖和李嗣源兩人,做的可能不是多好,但是比朱梁和石晉好的多。】

【李璟:就是如此,反正宗廟這邊,我自有辦法。】

【孫權:徐溫呢?】

孫權一句話,讓李璟頓時陷入了沉默。是啊,自已這南唐的太祖,姓徐啊。

【劉裕:重修宗廟這件事,可以過一陣子再說。在宗廟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

【蕭賾:你的意思是……】

【劉裕:遷都嗎?洛陽和開封在我們手裡,要不要遷都,看你了。】

【李璟:我要是遷都……那還能叫南京群團建嗎?】

【陳蒨:說的也是,李從益我給你送過去了,你讓他去跟王延政做個伴算了。】

【蕭賾:遲早你要修個百帝園出來。】

李璟晃了晃腦袋,看著手中的宗廟計劃,鬱悶的刪刪改改。李景遂看出了自已兄長的煩悶,連忙湊過來。

“三弟,你覺得……我們可以做雙廟制度嗎?”

聞言,徐知訓也趕緊湊了過來,三個人看著刪刪改改的名單,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陛下,這一招,雖然有用,但是劉知遠會上套嗎?”

“我們不要劉知遠上套,我們只需要穩定一部分沙陀人,就夠了。因為遲早,我們需要向北進發的。”

於是,李璟提筆寫下了兩廟之一的先賢廟的名單:

〔主祭:先祖——李耳〕

〔西側陪祭:高祖——李淵〕

〔東側陪祭:太宗——李世民〕

〔西側:高宗——李治〕

〔東側:中祖——李克用〕

〔西側:莊宗——李存勖〕

〔東側:明宗——李嗣源〕

“保大四年,世祖定開封為東都,洛陽為中都,並於開封修先賢廟,以祭祀李氏先祖及洛唐英傑。”——《後唐書·世祖本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縣令開始無敵

迪迦之光